我如何分配我的時間?時間管理文章讀後感#137

createyourownlives-how-you-manage-your-time
前兩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一個CEO如何同時管好兩家公司?這14招你一定學得會。裡面提到Mikael Cho這個擁有兩家公司的CEO如何提高他的工作效率,恰巧我對提高自己的效率還有專注程度也很有興趣,所以我想仿照這個文章的內容,分享一下我目前的時間分配。

 

從先前的工作離職之後,我希望能夠盡快的學習全端開發的技術。而為了讓自己單位時間的投入能有更高的產出,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專注程度就變成了不得不研究的課題。所以在過去這段時間我研究了一些書籍和資料並不斷的修正,目前已經有了些心得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論,雖然還沒有完整的成形,但是也希望有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減少干擾源

關掉你的軟體提示音
先前一段時間剛好換手機,安裝新軟體的時候手機都會詢問你要不要開啟提示音,而我的選擇是一律不要。很多時候當我們專注的再處理事情的時候,如果你的line一直在旁邊「line」的響來響去,到底要怎麼專心處理重要的事情?尤其是當我們專注的模式一被打斷,往往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夠重新進入狀態;尤其是真的點開了app,一定會不知不覺花上比想像還多的時間。

 

對app的製造商來說,的提示音最大的目的就是提醒你開他們的東西來用,一但你花越多時間在上面他們越開心;但是相反的,你在上面花上自己的時間、還有被中斷的注意力,兩相權衡之後,真的划得來嗎?
不讓別人輕易找到我
被通訊軟體吃掉大部分的時間似乎是目前人們普遍遇到的困境,但是偏偏很多時候通訊軟體所提供的訊息太片段,導致價值不夠高;另一方面人們濫用通訊軟體溝通的下場就是-溝通的品質往往很低落,大家常常要掛在通訊軟體上,但卻被迫回覆或接收其實沒有那麼重要的訊息。我後來體悟到,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力。如果真的重要的事情別人就會用電話找你,用通訊軟體大部分情況都沒有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事情會打電話還是傳簡訊呢?)。雖然偶爾還是會有例外,但是你可以設定定期查看的時間解決這個問題。

 

至於你說這樣會不會影響友情?我個人的想法是友誼的交流不一定在量,有時候質更重要。

專注在工作上

把任務分時間段
我目前的時間分配是這樣:早上讀書約兩個小時,上午coding3個小時,下午coding3小時,晚上看書加寫文章2小時。一般來說會盡量在11點前上床,盡量在7點起床(不過顯然還是有不小的誤差)。會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希望做事情的時間可以固定,減少重複適應也能幫助自己更快的進入狀況。
1.5個小時休息一次
先前在Deep Work這本書裡就聽到一個有趣的概念,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持續專注時間大約可以維持1.5小時(當然這因人而異)。我起初的時候沒有特別設定每次的工作時間,先前的做法是在3個小時內盡量專注的工作,累了就休息。但是我現在調整的做法是每次只工作1.5小時,時間到了之後出去稍微散步約10分鐘,回來繼續下個1.5個小時。設定1.5個小時的最大好處就是,我會告訴自己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專心致志,其他的事情都等時間結束之後再說。
設定好工作結束的時間
Deep Work作者Cal Newport提到,有些頂尖的學生的讀書時間比其他成績稍差的學生更短,而Cal Newport本人也是在五點左右就不再處理工作上的事務,回到家中基本上不用電腦,僅僅在孩子入睡之後才會用電腦寫部落格。這段資訊聽起來至少有兩個有趣的資訊,「為什麼要設定停止時間,不是工作時間越長越好嗎?」「要怎麼做到工作時間比別人短,卻有更好的效果?」。

 

答案是,跟文章中的CEO一樣,一開始我有一整天的工作時間的時候,我常常會想我還有很多時間,連帶的造成工作效率低落;而再加上我本身刻意的另外切出時間來閱讀和寫作,這也代表了coding即使再重要,我還是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時間要處理。也因此我必須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如何在相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工作的效率。而刻意設定結束時間,恰好就有這個功效。

維持自己的健康

運動和散步
對大部分的工作者來說,久坐和運動量不足根本就是身體健康的殺手。我們都知道久坐會造成血液循環下降、坐姿不良會造成骨盆和脊椎變形;運動量不足則可能導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等。而要避免這些事情,其實我們可以從「多動」開始著手。像是我每1.5小時會起來走個10幾分鐘;中午則會走路或騎腳踏車20-30分鐘;下午六點後則是會慢跑、騎腳踏車半小時以上,真的不行的話就走路。

 

雖然這些運動或活動強度不一定強,但就是盡量爭取多活動的機會。而可以的話,盡量維持運動的強度,因為對人體來說運動是最好的靈丹妙藥。運動可以活化你的大腦、幫助血液循環、腦內啡也能提振你的情緒,長期下來能夠讓你的身體更健康、工作更有效率。
擁有充足的睡眠
每個人對睡眠的情況要求不同,但是大多數的人每日所需睡眠時間大約落在7-9小時之間。雖然我們常常會看到有許多人聲稱自己睡眠時間很短,能夠處理更多的事情,但是我對這件事情抱持懷疑的狀態。充足的睡眠基本上能夠幫我們排除腦中的毒素、讓大腦重整記憶、恢復身體機能等等的效果。(有興趣請參考Learning how to learn)

 

所以如果你的睡眠時間被剝奪的話,其實是很傷身體的。先前的我就是試圖壓縮自己的睡眠時間,但是反而讓我的工作效率變低,所以雖然睡眠少看似得到了更多的工作時間,但有可能換取了更低的工作效率,導致整體效果不如預期。(但是如果你用科學的方法找到一趟更有效率的睡眠法,我想就另當別論。)

增加自己的動力

利用音樂來激發能量
自從在Learning how to learn 的課程中找到一些音樂可以幫助提高工作效率的文章之後,我就會在工作時搭配音樂來幫助自己提高專注力,有興趣看各種音樂類型適合哪種工作情境的可以看這篇文章

 

不過一般來說我並沒有照這篇文章的方式來選擇我要聽的音樂,我一般都是看我的疲勞程度來決定音樂類型。。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在早上第一個1.5個小時coding的時候不需要聽音樂,但是在第二個1.5個小時的時候就會開始變得疲倦,需要一些可以提振精神但又不會奪取我注意力的音樂,所以這時候我會聽古典樂。而在下午的第一個1.5小時疲倦感會來得更快,有時候真的是累到不想動古典樂也幫不了我。所以這時候我就會聽比較high的流行樂,先振奮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後下午第二個1.5小時則是視情況,不累就不聽、有點累就古典樂、太累就流行樂。

結論

以上這些就是我目前做事的方法論還有原則,也許乍看之下會有點枯燥或是冷冰冰,但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注意力還有整體的效率,我覺得是很值得的。畢竟人的時間有限,我希望可以善用時間來爭取更多自己想要的事物。

 

因為我認為人們所有的選擇都是一種交易,你可以用你的時間換取與家人相處;你可以用你的時間來成為神奇寶貝大師;你可以用你的時間來閱讀;你同樣也可以用你的時間在操場上揮灑汗水。所有的這一切都只是看你想要用什麼換取什麼。
我還記得在Elon Mask的自傳上看過一段話:「如果有方法可以讓我不用吃東西,我就可以多工作一些。我希望有方法讓我可以直接得到營養,而不需要花時間坐下來吃一段飯。」,他說,
“One night he told me, ‘If there was a way that I could not eat, so I could work more, I would not eat. I wish there was a way to get nutrients without sitting down for a meal.”

 

看到這段話的我心中除了讚嘆還有傻眼,怎麼有人可以為自己的理想付出那麼多?那他的家人呢?小孩呢?娛樂呢?(註:Elon Musk有過兩任太太,第一任妻子是Justin Wilison,而與第二任妻子Taulah Riley離婚兩次)
我只能說,我們所做的所有選擇,都是交易。

坪林街左邊系列IV:挫折是什麽?能吃嗎?你是成長型心態或固化型心態?#136

createyourownlives-which-mind-set-you-have
在Mindset : How We Can Learn to Fulfill (中譯:心態致勝,小小抱怨一下,這種神書竟然已經絕版了!?)這本書當中,作者把人們劃分成兩種心態,一種是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而另外一種是固化型心態(Fixed Mindeset)。

這兩種心態有什麼樣的特徵?

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他們認為挫折是成長的機會;相信能力可以透過努力成長,智慧並不是固定的;認為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學會任何的事情;挑戰幫助他們成長

 

固化型心態(Fixed Mindeset):他們認為挫折是他們能力的極限;喜歡被認為聰明,而不願意犯錯;認為他們的能力、聰明才智,都是固定無法更改的;相信才華創造了成功,而不是努力。

 

有興趣知道自己是哪種心態的人,可以試著做看看以下的測驗(不想看我的破翻譯,可以到以下連結
1.你無法改變太多你的智慧
2.你可以學習新的東西,但是你並沒有辦法改變你的智慧
3.不論你多有智慧,你總是可以多多少少改變它
4.你整體上總是可以改變你有多聰明
5.你是某種類型的人,而且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自己
6.你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但是你無法改變你自己
7.不論你是哪種類型的人,你本質上總是可以改變自己
8.你總是可以從不同的事情上改變自己
其中認同1、2、5、6題的人偏向固化型心態,3、4、7、8則是成長型心態。

 

試著回想一下,你身邊一定有這種人:不論何時總是默默的在努力,遇到別人訕笑或是挫折,總是稍加回應便繼續動身朝自己的目標邁進。似乎不管外界發生什麼事他都無所謂,他總是默默的在前行;又或者這類型的人還有另外一種面貌,他們熱愛挑戰、習慣挫折,總是在人群面前顯得神采奕奕,而當你對他們說:「你運氣真好,這種事也能讓你碰上。』,他們只會笑了笑,拉開衣服讓你看看他全身上上下下長年來留下的傷疤,什麼話也不多說。這些類型的人可能有各式各樣的性格,但他們基本上都篤信自己正在成長-他們是成長型心態。

 

而你的身邊一定也還有另外一種人:總是汲汲營營的證明自己的能力,生怕別人沒有注意到他們一樣;他們總是拒絕一切可能讓他們出糗、看起來不完美的挑戰,有些更嚴重的甚至會嘲笑別人、打擊別人,見不得別人好。因為他們可能覺得既然自己無法成長也比不上別人,不如盡一切的可能摧毀別人…….畢竟這是讓自己看起來聰明或傑出的唯一方法-「對手都消失了,我當然是第一名!」。這些類型的人可能有各式各樣的性格,但他們基本上都篤信自己無法成長-他們是固化型心態。

要如何成為成長型心態

其實就三個字,「做」和「積累」,就像是之前文章提到的一樣,要做出任何改變一定得行動,而在行動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大量的挫折。不過挫折往往就是最好的學習機會,而習慣挫折,正是進化成成長型心態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如果想知道作者Carol Dweck解釋如何成為成長型心態的具體做法,可以參考這個網站

 

其實我們早期的心態,或多或少都被環境影響到,不論是在家庭、學校或是朋友之間。但是這些都已經過去了,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也沒有必要改變過去。我們需要關注的是,不論是固化型心態或是成長型心態,他們都是被培養出來的(cultivated)。意思也就是說,你有改變自己思維的能力,而思維一但改變,很多事情將就此不同。就像我在這篇文章中所寫的一樣,有些事情你一但知道了,你的生活將從此改變。

拿回自己生命的主導權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固化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的混合體,要在每個方面成為成長型心態,都必須伴隨著許許多多的掙扎,更不用說是全面進化成成長型心態了。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如果智慧、能力都是能透過努力培養的,那不也就代表著隨著我們的努力,我們可以解決更多人生的問題、創造更多價值和保護重要的人事物,不是嗎?如果讓自己改變的鑰匙就在自己手上,為什麼要把它丟掉?而更離譜的情況甚至是-把它緊緊的抓在手上,卻從不好好善用它。

 

在這本書中還特別引用了一個七歲小女孩的話,讓我特別有感觸,她說:「我認為智慧是某種你必須去努力…….而不僅僅是天生被給予……對大部分的孩子來說,如果他們不確定答案,他們就不會舉手回答問題。但我平常做的是把手舉起來,因為如果我錯了,我的錯誤就會被糾正。或者我會舉手說:『這個題目要如何解答?』或是『我不太了解這部分,你可以幫幫我嗎?』。透過做這些事情,我的智慧漸漸地在增長。」。回想起台灣的教育還有環境,只能說是可惜了。

 

每當我遇到挫折之後,我總是會短暫的失落,必且開始苦思該如何是好。雖然這個過程並不好受,但是我總會漸漸地找到解決的方法,甚至愛上挫折,因為挫折總是能讓我停下來檢視我自己。而就像是所有的能力一樣,不論面對挫折、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夠培養甚至透過「刻意練習」不斷精進。

 

之後的文章,有機會會好好討論一下什麼是「刻意練習」,而這幾天的功課,就是先好好研究自己到底是哪種心態,並且找出成為或是更精進成長型心態的方法。很期待能看到我們共同的成長。:)

 

註:圖片已獲作者授權

坪林街左邊系列III:行動才能改變一切#135

createyourownlives-action-create-everything

Trying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like trying to drive down a country road at night with no lights while looking out the back window.-Peter Drucker
「試圖預測未來,就像在黑夜裡,把車開到沒有燈光的鄉間道路上,一路望著後車窗。」-彼得杜拉克

 如果說預測未來是怎麼回事的話,我想心情就像是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說的一樣,難以感知風險、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永遠處在驚恐狀態。

為何遲遲無法跨出第一步?

我們在面對未來之所以無法跨出去的原因,就是因為太過於驚恐,以至於什麼決策都無法做。我們擔心的原因可能很多,像是「如果失敗了怎麼辦?」、「我怎麼知道這件事是不是對的?」、「我已經沒有時間了……」,在各式各樣的負面情緒下,人們往往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更何況像是人生未來這種何等的大事。在這種情緒之下,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拖延。有很多我們該做的事情,但因為不知如何下手所以一天拖過一天;總是有很多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但因為不願面對所以不斷逃避。

 

我們在人生中每天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小至每天的飲食、大至人生的方向,都不停在每天的生活中上演。但是如果我們細心的觀察之後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問題都可以一一細分的:像是會隨著時間被解決的問題(小感冒)、人類長期無法解決的問題(貧窮、疾病)、必須自己動手解決的問題(你的未來)等等。當然如果要繼續細分下去我們還可以得到更多的分類,但是我們必須要很清楚的一點是,你人生面對到的問題很多都不是小感冒(會隨時間被解決的)、或是貧窮(人類長期無法解決的)這類的問題,而是那些你必須自己動手解決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只要你一天不動手處理,這問題就會永遠晾在那邊。這種感覺就像是欠債,你一天不還,利息只會越滾越大,最後讓你生活整個都變質,而你還是不得不清償債務。

如何解決問題?

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說穿了就只有一個字-「做」;而很多人為什麼拖延的原因也很簡單-「不知道該怎麼做」。這種感覺就像是如果想學游泳,不管做了再多事前準備,如果沒有真的至少下水一趟,是不可能學會游泳的。

我始終都認為絕大多數的人遇到的問題都不是獨一無二的或是無法解決,也就是說你總是可以找到其他那些有同樣問題的人,然後研究他們如何成功的解決問題。重點只是在於你到底要怎麼找到他們。讓我們試看看搜尋我們人生常見的問題會有什麼結果。我剛剛在Google上搜尋“cant find my passion”,在網頁上得到了900多萬個搜尋結果,而這至少說明了兩件事(1)很多時候,你並不孤單(2)總是有很多熱心的人願意提供解答供你參考。

 

既然「做」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我們一開始就應該要開始摸索、開始做、開始學,反正人生這問題你不得不解決,既然都是掙扎,為什麼不早點給自己改變的機會?

 

賈伯斯2005年在史丹佛大學的演講中,有一段話我特別喜歡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有太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哪些事情會在我們人生中發生決定性的改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並且不斷前行。

 

關於拖延,最後還有一些想法想要補充。如果心裡想著、嘴上也常說著某件事,但卻都遲遲沒有行動,這只說明了一件事-這件事對你來說可能沒這麼重要、你沒那麼想完成它。如果真的發現這種情況,可能就要靜下心來想一想到底碰到了什麼困難,然後盡快踏出第一步。

坪林街左邊系列II:如何找到人生的方向#134

createyourownlives-where-is-your-destimation

「人生沒有目標,就像是一艘船不知道目的地,只能在大海上任意漂流。」,一艘船要到達目的地都至少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心想事成是怎麼回事?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自我實証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在wiki上他的定義是這樣的: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s a prediction tha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auses itself to become true, by the very terms of the prophecy itself, due to positive feedback between belief and behavior. It is 20th-century sociologist Robert K. Merton who is credited with coining the expression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nd formalizing its structure and consequences.
In other word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prophecy, strongly held belief, or delusion—declared as truth when it is actually false—may sufficiently influence people so that their reactions ultimately fulfill the once-false prophecy.

它的中文解釋大致上是這樣的:「一個本來不存在、或是虛構的預測被創造之後,人們傾向於開始相信這件事,甚至做出一些事情幫助事件的發生,最後竟導致一個看似不可能、也不會發生的事件成真。」。

舉個例子來說,很多學生在剛升上高中或大學時,在一開始面對新學科的學習常常會受到挫折,而受到挫折之後有些學生就會開始對自己開始產生懷疑,他們會思考:「我到底是不是讀這個學科的料?」、「這個科目太難了…」,而在腦海充斥這樣的情緒之下,進一步的影響他們讀書的意願。然後,第一次考試結果當然不盡理想,而如預想中的「自己辦不到」又再一次的強化了他們認為自己不行的論點,最後期中、期末的成績就真的都沒救了……。

那假使我們把這個效應放在自我的目標實現上呢?如果你的腦海裡想的盡是「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我這樣什麼都不做也很好。」、「我就是想要隨心所欲地過日子」,不管你想的是什麼,你離它可能都不會太遠。

如果我們想要改變,但卻什麼行動都沒有採取的話,那就是象徵了我們其實是被困在了永恆的當下。

解決問題從犯錯開始

試錯幾乎是解決問題最基礎也最好用的方法之一,在維基百科上它的解釋是這樣的:
Trial and error is a fundamental method of problem solving.[1] It is characterised by repeated, varied attempts which are continued until success,[2] or until the agent stops trying.
中文:試錯是解決問題的基礎方法,它的特性是透過不斷的嘗試直至找到目標,或是操作者自己主動停止為止。

有學習程式經驗的人都知道,coding的過程基本上就是不斷跟bug奮鬥的過程。尤其是你在初入門的時候,一個bug就可以花上你數個小時甚至是數天,最後當你竭盡全力找到答案時,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就只是少了個括號或是少打了個字。這種尷尬但又不得不解決的情況每天都出現在programmer的身上,而且隨著技能的提升,跟bug奮鬥的情形也不見得會減少。 不過有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如此,你什麼都不做,它也躺在那邊跟你陪你虛度人生。

再跟大家分享我一個廢材朋友的故事。我這個朋友大一讀不分系時本來想轉材料系,但是發現材料系感覺不是他的菜,所以轉到環工系希望能夠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但是進到環工系時才發現環工系跟環境保護一點關係都沒有,所學基本上是末端的控制,也就是廢污水相關的處理,雖然幫助環境變好了,但卻離自己心中的目標很遠;基於已經相當於轉了兩次系他死心了,所以他打算把利用環工學分才129的特點,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他參加了活動到飯店經理人的麾下學習、參加了環境保護和動保社團、跑到菲律賓當志工、參加工學院的跨領域課程、在大四時延畢一年到日本交換、畢業後跑去電商公司當行銷實習生。

在經過不斷的嘗試之後,最後有一個想法慢慢的在他的腦海裡成型,他想要的是能夠靠著一台電腦和網路就能在各地討生活。所以他漸漸的開始每天寫文章、開始學習程式語言,因為文字能夠在網路世界自由流轉、而coding的能力則是全球通用的。寫到這裡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可能猜到我就是我的廢材朋友,但我也被當作廢材其實我也無所謂,畢竟每個人都是這麼跌跌撞撞過來的,也沒有人真的是完美的。

如果我20歲那年的那個晚上沒有做出主動選擇、如果我什麼都沒有做,我可能還是被困在永恆的當下-不斷地自怨自艾但是始終沒有作為。我完全不敢說我的經驗有什麼了不起或是別人一定得遵循的,我只想說的是目前的我完全在我所設想的軌道上前行,往我的第一個里程碑邁進-有跨國、不受區域限制的工作能力。

所謂的學習,簡化來看就是不斷的重複犯錯和改錯的過程。如果你不敢犯錯,基本上就等於你喪失了大量學習的機會,而犯錯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這才是真的常態。

你的熱情是什麼?

既然犯錯和改錯是學習的基礎,那麼盡快開始行動便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事。就像是我前面所提到的,如果什麼都不做,那我們只會被困在永恆的當下;如果什麼都不做,那自然無法引起任何改變。

但是這時可能又會有人說了,但是我不知道我的熱情在那裡,我不知道我會不會走錯路?那我該如何是好?而這些問題,其實側面的在傳達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到底需不需要熱情?」

待續……

有趣的新知識-元認知能力#133

createyourownlives-metacognition
元認知能力,英文叫做Metacognition。雖然之前就曾經在笑來老師的電子書上反覆地看到這個名詞,但是直到今天得到專欄上開始討論這個話題,加上最近對心理學還有腦神經科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我立刻上網查資料還有到圖書館借書來看。根據得到專欄上的解釋,所謂的英文解釋是“Metacognition: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one&s own thought process”,而中文是「元認知能力: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

在Metacognition這本書中類比了一個metacognition應用的實例。想像一下今天你的一個朋友興高采烈地打電話跟你分享她剛剛看的電影,她一開頭就批哩啪拉的說了一堆,所以你試圖去了解她到底在說什麼(monitoring),而在大致接受訊息之後,你便可以中斷她的談話、放空、開始跟你朋友討論劇情等等(control)。而真實的元認知能力就是類似的情形,只不過把你朋友跟你談話的作為,換成你自己在做的事;換言之,你監控自己的行為,並做出相對應的行為,而這正是簡單的metacognition的應用。

雖然對元認知能力瞭解的還不夠深入,但我想它最大的價值在於-知道自己到底在搞什麼。我猜想有太多的時候我們都會下意識地進入一些狀態,卻無法自拔。就拿我們每天都會使用的FB、網劇、電視來說,有多少人只要一開始用,就會整個了忘我地投入數十分鐘甚至好幾個小時,並且直到最後才回神自己竟然花了那麼多時間;另一方面,元認知能力應用在學習上也是很有價值的。因為一但你“意識”到你的學習狀態出了問題,你自然會試圖找出解決方法。

但是截至目前為止我更想知道的是,元認知能力既然作為一種能力,那要如何有效加強(冥想似乎可以)?加強了之後又能在哪些領域實際發生效果(似乎能在學習能力和記憶力上有幫助)?

目前都還在只是剛剛開始探索這個有趣的領域,隨著時間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認知,到時候再跟大家分享這個神秘又有趣的知識吧。

面對慌恐的人生,要如何找出方向?#132

createyourownlives-what-do-you-want-in-life
「有時候早上醒來,我也會煩惱到底下一步是什麼?但是即使再惶恐,我還是會對著鏡子裡的自己加油打氣,告訴自己可以。」,在我眼前的是一位連續創業家,也是面試我的對象。他在過去幾年創立了幾間公司,據他透露其中幾間公司有進軍海外的意圖,他個人在台灣網路界也頗有名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們的面試持續了約一個小時,我還記得面試結束前我問了他一個問題「未來你的目標或願景是什麼?」。「我想建立我自己的企業版圖」,他說。噢,對了,他後來跟我說在我們面試的第一分鐘他就決定不錄取我了,真是有趣的面試經驗。

改變的起點

我大概是從大二下一個準備工數的夜晚開始覺悟(萬惡的工數啊),我對環工系的所學一點興趣都沒有,難道我要繼續花時間在這我完全不感興趣的事情上嗎?這樣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而我也是從那個時刻開始真正做出了「主動選擇」,即使我還是不知道未來的我到底想做什麼、該做什麼,但是我就是深信一件事,「我必須活出屬於我自己的人生」。而從大二下的那個時刻開始,直到現在我寫下這段文字的這個剎那,時間已經過去了六年多。

 

其實從古到今,人們對於想要的事情總是渴望能夠越快入手、越快達成越好,就像是人們總是癡迷於一夜成功、一夜致富、一週學會XX,而在英文裡也有一個類似的單詞,叫做”Overnight success”。而關於自己人生的方向,很多人持有一樣的看法,我們總是煩惱著,為什麼別人早就有了明確的方向,但自己卻還在原地踏步?為什麼別人都已經在實現自己的理想了,自己卻還是對未來感到一片茫然?借用笑來老師的話來說,這種情況就是「人們傾向於只看到賊吃肉,而看不到賊挨打。」,人們總是只看到他人光鮮亮麗的一面,卻總是忘了背後所需要付出多少的汗水和努力。就像是Mark Zuckerburg絕對不會在10歲的時候就會建立FB、Elon Musk不會在11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會入主Tesla-他們都是經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後,才體悟到自己到底想幹麻。

學著定義一件事

我發現當我們能夠明確的定義一個事件之後,我們就能對這件事情有著更深入的看法。就像是當我定義出跑步對我來說的意義是「用最不傷害身體、最有效率、最能鍛鍊自己的方式讓身體健康,並不斷跑下去。」,而我想清楚了這個定義之後,我就再也不敢藉口跑步前不暖身、跑步後不收操,因為這些方式都有可能讓我的身體受到損傷,和藉由跑步變健康這個目的完全背道而馳。

 

我們每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是想著我們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但是我們究竟有沒有仔細想過自己想要怎麼樣的人生?大家也許都會希望自己有足夠的收入,然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然後呢?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嗎?你能鉅細彌遺地敘述自己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嗎?還是我們想要的其實只是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不需要為了金錢煩惱,每天過得很愜意就好?

 

讓我們回到正題,就此打住。所以對你來說,「你到底想要過怎樣的人生?」

 

如果你真的沒有辦法從正面定義一件事,或許也可以試著從反面來定義一件事,這種方式可能還更有效。
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在1986年對一所叫做Harvard School的中學發表了一場演講,主題就叫做「如何讓自己生活悲慘」,他給出了四帖讓生活變得悲慘的良藥。一、要反復無常,不要虔誠地做你正在做的事。二、避免廣泛吸收知識的另一種做法是,別去專研前輩最好的成果。這帖藥的功效在於讓你得到盡可能少的教育。三、當你在人生戰場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挫折時,就請意志消沈,從此一厥不振吧。四、為了讓你能過頭腦混亂、痛苦不堪的日子,請忽略這個鄉下人的故事「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可以永遠不去那裡。」。

小結

我們大多數的人其實既勤奮又懶惰,我們總是看似勤奮地生活著,卻懶於去做真正最有價值且影響深遠的事,那就是思考。
在你試著想要突破慌恐的人生,找出人生的方向之前,請放下自己的勤奮還有懶惰,花時間好好想想,「你到底想要過上怎樣的人生?」。
待續…

腦神經科學和心理學-這輩子一定要花時間鑽研的學科#131

createyourownlives-knowledge-change-your-lives

心想事成是怎麼回事?

昨天在書本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名詞,中文叫做自我實現預言(英文是Self-fulfilling prophecy),以下是Wiki的解釋: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s a prediction tha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auses itself to become true, by the very terms of the prophecy itself, due to positive feedback between belief and behavior. It is 20th-century sociologist Robert K. Merton who is credited with coining the expression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nd formalizing its structure and consequences.

 

In other word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prophecy, strongly held belief, or delusion—declared as truth when it is actually false—may sufficiently influence people so that their reactions ultimately fulfill the once-false prophecy.

 

基本上中文的意思就是說,一個本來不存在、或是虛構的預測被創造之後,人們傾向於開始相信這件事,甚至做出一些事情推播事件的發生,最後竟導致一個看似不可能、也不會發生的事件成真。而這樣的自我實現預言出現在負面的情況比較多,也許是人們天生就畏懼恐懼的發生,而一但相對應的論點被創造之後,人們就傾向相信這件事。

 

舉個例子來說,很多學生在剛升上高中或大學時,在一開始面對新學科的學習常常會受到挫折,而受到挫折之後有些學生就會開始對自己開始產生懷疑,他們會思考:「我到底是不是讀這個學科的料?」、「這個科目太難了…」,而在腦海充斥這樣的情緒之下,進一步的影響他們讀書的意願。然後,第一次考試結果當然不盡理想,而如預想中的「自己辦不到」又再一次的強化了他們認為自己不行的論點,最後期中、期末的成績就真的都沒救了……。

不向命運低頭又是怎麼回事?

在查到了這個自我實現預言之後,我又在Wiki上查到了另外一個名詞,叫做Self-defeating prophecy。這個名詞的中文我不太清楚,不過根據定義這個詞是跟自我實現預言這個名詞有相關性,以下是Wiki的解釋:

 

A self-defeating prophecy is the complementary opposite of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 prediction that prevents what it predicts from happening. This is also known as the “prophet’s dilemma”.

 

A self-defeating prophecy can be the result of rebellion to the prediction. If the audience of a prediction has an interest in seeing it falsified, and its fulfillment depends on their actions or inaction, their actions upon hearing it will make the prediction less plausible. If a prediction is made with this outcome specifically in mind, it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reverse psychology or warning. Also, when working to make a premonition come true, one can inadvertently change the circumstances so much that the prophecy cannot come true.

 

跟自我實現預言不同的是Self-defeating prophecy 是對預測的一種反抗行為,也就是說一個預測或是論點被創造之後,個人或群體傾向不讓這件事發生,而最後在個人或群體的努力之下,這個預測被證明是錯誤的。這就像是鄉土劇中或是電影中最常見到男生被女生的父母嫌沒錢、感覺很廢、未來沒出息等等,而為了使他們的預測不成真,男生拼了命的努力最後證實這個女生的爸媽是錯誤的。簡單來說就是不向命運低頭,然後拼了命準備在未來打對方臉,最後還打臉成功。

 

其實有時候真的會驚嘆於學識對人的重要性,因為有些知識一但學到,從此你的人生就完全不同了。

壓力真的有害健康嗎?

就像是每個人的生活當中多多少少都會承受壓力,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壓力有害健康,但真的是這樣嗎?在美國一個長達八年的研究當中,追蹤了三萬名成年人,而在研究的最初研究人員問了這些對象們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你在過去一年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嗎?」,而第二個是:「你是否相信壓力對你的健康有害」。

 

而之後他們利用戶政所的死亡記錄查出哪些人過世了。而這項實驗的結果是,那些回答過去一年承受了其大壓力的人,其中有43%的人死亡的風險增加了。而真正有趣的事情是,「只有相信壓力有害於健康的人的風險增加了」。所以假設這項研究的結果足夠正確,那過往的我們對於壓力的認知是不是完全都是錯誤的?而在我們知道我們改變對壓力的想法可以對健康帶來如此大的改變,我們的人生是否在這一刻就此完全改觀了?(有興趣的可以看這個影片。作者著作。)

你是成長型心態還是固化型心態?

在《心態致勝》這本書中提到,根據人們的心態,可以把人們分成兩種類型,第一種是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而另外一種是固化型心態(Fixed Miondset)。Growth Mindset的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視挫折為成長的機會;而Fixed Mindset的人格則視挫折為個人能力的極限。簡單來說Growth Mindset不會輕易被挫折擊倒,而且會越挫越勇、越變越厲害;而Fixed Mindset則是固守已有的能力,遇到挫折就再也無法翻身。

 

但是知道有這兩種人格然後呢?因為我接著要告訴你,心態是可以改變的、也有辦法學習,幫助自己從Fixed Mindset變成Growth Mindset,但是在知道心態是有辦法訓練甚至改變之前,我們有很多人是不是一直默默接受著其實心智、個人能力是不會持續增長的?而在我們知道這些事之後,我們是否就能運用這些知識,試圖讓我們擁有更好的人生呢?

 

不管你信不信學識改變人的一生,反正我是信了。看書去。

知乎live《我的讀書經驗》聽後感#130

createyourownlives-thought-about-reading
在看完笑來老師的知乎live《我的讀書經驗》之後,想要花點時間整理一下我的想法,這些內容主要是我對於在live中所談到的主題的一些反思。

為何要閱讀

每個人閱讀的目的不太一樣,至少對我來說閱讀是為了讓自己獲取更多知識,而獲取之後期望這些知識能改變人生。所以對我來說閱讀的目的是增加學識、改變人生。

為何感覺閱讀了大量書籍,但卻沒什麼效果?

我認為是用得不夠多、讀得不夠多、想得不夠多、時間不夠久。

如何提高閱讀理解力:

1.用:
既然閱讀的最終目的是改變人生,我們就不能不採取行動。我們看了那麼多知識卻沒有實際拿出來用,那我們到底看(學)它幹嘛?而一但你開始實踐,你就能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更深一層理解,而你有了更深一層理解,你才會更加明白書中到底在說些什麼。
2.寫:
我個人的認知是,寫之所以能夠提高理解閱讀能力的原因在於,當我們單純在腦海裡思考一件事的時候,腦海裡的想法基本是多個段落、相對鬆散的結構,但是當你要透過寫作完整的表達意思時,你必然要把腦海裡的各個段落做有效的連結。而且不像當純的說,有時說得不好可以矇混過去,但是如果你要把文字寫下來,寫得好與不好一看便知,尤其是你放上網路公開。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更要好好的回想、吸收內容,而因為有了寫作的目的,到頭來你在閱讀時,必然會仔細地吸收書中的內容。
3.教:
教之所以有效就在於,教學本身就是個將知識統整、總結之後,用人們易於瞭解的方式將知識傳遞。所以一個人要教得好,他必然要能(1)統整、總結知識(2)自己要夠理解,不然一問就倒(3)構思教學方式前要先能說服自己(4)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學習者的反饋,調整自己的認知還有教法。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腦海裡必須不斷的去重新組織、整理我們學到的知識,而也就是這個過程,讓我們有大量的活用這些知識的機會,進一步提升了閱讀理解能力。

如果是必要的知識,即使看不懂書中內容也要把它讀完:

首先想解釋為什麼為了獲取必要的知識,即使不懂也要把它讀完。我們做事應該在正確與否之間選擇,而並非在困難與簡單之間抉擇,既然是一定必要做到的事,不管怎樣,都得要完成。
而為什麼一定要讀完,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1.學習不是線性的
有很多的著作他的內容和重點的敘述順序,並不見得是從第一章開始循序漸進地說明,有些章節的補述和額外解釋,可能需要其他章節的內容配合才會更加清楚。這就像是大部分著作的第一章通常都是全部內容的濃縮後的概述,如果你在第一章就能夠瞭解全部的內容那也真的滿強的……。所以一開始不懂絕對沒有關係,因為你想要的答案可能就藏在後面的章節裡。
2.將知識放在腦中發酵
(1)當我們認真閱讀時大多是使用focus mode來處理資訊,但有時過度集中反而會適得其反(Einstellung effect),而抽離focuse mode之後則會進入difuse mode,你的潛意識會在此時接手幫你處理你所遇到的難題。(2)當我們學習都會增加神經元上的突觸,而突觸越多,神經元之間更容易交互連結,進而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有錯請指正)。
3.習慣挫折
其實習慣挫折本身可能是學習事情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認知。因為簡單來說,過於簡單的知識大家都能夠迅速入門,既然大家都能掌握了那就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學習的誘因。所以困難本身就是一道門檻,告訴你跨過之後會有豐厚的回報。

是否應該隻字不差的閱讀?

在聽知呼live時,發現其他人都在討論說既然老師提倡隻字不差的閱讀,為何又推薦”How to read a book“這篇文章?畢竟這篇文章所提倡的就是”不要從頭到尾隻字不差的閱讀”。我個人認為所謂的學習就是在一個時間維度當中吸收正確的知識,並讓它為我們所用。而那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技巧可以大幅的提升短時間內我們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但是你用這種方式讀書,你多多少少還是會漏掉一些重要的內容,接著就會自以為的”腦補”書中的內容,而與作者傳遞的原意不同。
其實不管用什麼方法閱讀,最終還是要回到”精讀”,因為這才是真正有效的刻意練習。就像我認為不管你使用什麼練習法練習技能,最終取決於你熟不熟練的最終要素,還是你”刻意練習的總時數”。所以我們當然可以好好利用那篇文章的內容幫助我們學習,但既然是需要好好了解的內容,就更要一字一句的好好琢磨,不是嗎?

補充

最後補充兩個在聽live最讓我有收穫的兩件事
1.讀後感不重要,真的拿來用才重要
讀了那麼多書,卻沒有拿來生活中用,那到底讀了有什麼用?只要讀到有感觸的、認同的、值得在人生中實踐的,就停下來好好思考過去哪裡做錯了、如何能不再犯,又要如何在生活中採用,最終真的開始實踐。
2.如何思考?
不停問自己更深入的問題。問自己哪裡做錯了,之後要做什麼改變?思考的方式就是不斷向自己提正確的問題,並且嘗試回答那些問題。

小結:

一點想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麼?#129

createyourownlives-combine-your-abilities

今天的文章是《得到》專欄中提到的一些問題,雖然因為版權的問題而無法轉載文字,但我強烈建議大家可以看看這次專欄中的問題,順便想想到底要如何組合自己能力。如果真的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訂閱裡笑來老師的專欄,我會把二維碼(QR code)附在下面,想要的人自己研究一下,不過我個人認為訂閱絕對是超值的。如果你真的覺得不好的話…我也不能怎樣XD。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麼?」,這篇文章裡其實主要討論的就是,我們如何跨維度的建立自己的競爭力?在幾乎所有的單一領域中,第一名永遠就只會有一個,像是運動、音樂、產業等等。大部分的參賽者,也總是為了競逐那唯一個名額而花上大量的精力,甚至擠得頭破血流。而這篇文章所要討論的就是,既然在單一維度上要取勝那麼難,不如就組合自己的各項優勢,讓自己成為跨領域中的佼佼者。

我稍微總結一下這篇文章所想要傳達的內容,如果你要成為跨界中的佼佼者的話,你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件事(1)頂尖(2)多維度(3)有效組合。
(1)頂尖:你一定要在至少一個領域中有足夠好的成績(不能只是還不錯,而是要夠好)。
(2)多維度:既然在單一領域沒辦法拼過別人,就想辦法靠其他方式決勝負。
(3)有效組合:不是所有能力兜在一起就有用,組合技也要看技能放在一起效果有沒有加乘。

以下是五個問題,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以下的我為李笑來)
1.以你對我的了解,想像一下,除了寫文章之外,我會從哪些個維度去設計這個專欄的競爭力?在每個維度上,我大概能打幾分?
2.認真琢磨一下,在賺錢方面,你的哪一個專業技能能夠比掉80%以上的人?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圍繞著它打造多少個維度?以便打造一個他人無法招架的競爭力?
3.仔細觀察一下生活,從過往自己的經歷,他人的經歷,書本中的閱讀,找出更多的運用這種獲得競爭力的方法論的實例。
4.為了在某一個維度上獲得足夠的競爭力,你打算為它投資多少金錢、時間、注意力?你有沒有考慮過行之有效的提高得分的方法?你最早什麼時候就可以開始行動了?錯過了多久?
5.如果你能圍繞著某項技能展開多個維度,你有沒有認真考慮過成本究竟是什麼?在每個維度上你要超過多少分才能“收支平衡”?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本人的答案,反正我本來就還很廢,大家笑笑沒差,但是記得做功課就是。

1.我倒是真的還不太確定,但是我猜裡面會牽涉到建立社群,這部分至少能夠達到80幾分吧?

2.在賺錢方面我倒是目前沒有什麼能夠超過80%的人,英日文或許可以超過80%的人,但是真的放在專業的人面前,大概就只能等著被洗臉。我目前真正在強化可以拿來賺錢的能力是編程(coding)還有寫作,如果硬要算的話還可以加上英文。而目前這樣看起來這樣至少就可以打開三個維度,但是這三者要如何做更有效的組合我還不太清楚。而且coding、寫作、英文要如何打開更多有效維度我也還在思考,希望可以早點找出答案。

3.太多了,族繁不及備載。像是Elon Mask、Muck Zuckerberg、Bill Gate從寫程式到商業巨頭;周杰倫從音樂到餐飲到遊戲;國外很多工作者都是邊做正職邊出書的,像是Cal Newport(教授兼作家)、Malcolm Gladwell(紐約客撰稿人兼作家)。

4.目前是在投資coding和寫作,coding一天約5-6小時,寫作1.5-2小時,課程的錢還有書錢都是小事,所以不值得一提。coding至少會盡力練個3-5年甚至更久,寫作應該會寫一輩子。Coding大概錯過了4-5個月,寫作大概錯過超過一年了吧。

5.關於成本我倒是沒有仔細考慮過,只能說我的思考不夠全面,但是最主要的成本應該就是時間和注意力,還有其他被放棄的組合。我認為coding希望3-5年後就能夠到相對有競爭力的位置,寫作的話可能也要5-7年甚至更久。

除了本來的(1)Coding(2)寫作(3)英文,我下一個會加強的能力應該是商業和投資。還有像是思考能力、吸收速度、邏輯辯證這些都是必修,我在此就不多提了。

我在先前的一篇文章「如何突破收入的天花板」,就有提到類似的觀念,像是“精通”還有“跨界”,而所謂的有效組合我是以創造的“影響力”來看,但是應該也滿符合有效組合的要求。

其實要如何有效建立自己的跨界競爭力是個很大的主題,我也無法一時半刻對這個題目下什麼結論,只是想在這裡拋磚引玉讓大家思考一下「你在哪個領域有相對傑出的表現?」、「有相對傑出能力的領域是否不只一個?」、「要如何有效跨界組合自己的能力?」。
14138325_1316081918411409_1547128518_n

追求卓越#128

createyourownlives-pursue-for-greatness

失敗了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但是成功的時候大家都在想些什麼?

 

經過了好幾天的掙扎還有痛苦,我終於完成了新的assignment,然後我也利用完成後的空擋,回頭把之前沒做完的作業做完。在做先前的作業時,我發現我竟然進步了這麼多!以前看起來困難的問題,現在看起來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我想就這樣好好努力,所有的問題對我來說應該只會越變越簡單吧?

 

今天在聽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這本書時,書中的一個章節剛好在講述許多傑出運動家的故事,像是麥可喬丹、老虎伍茲和拳王阿里等等。這些運動員究竟跟其他人們有什麼不一樣,照理來說這在個領域的人都是非常頂尖的,但是憑什麼只有少數的人統治這些領域?

 

我剛剛抽空看了一下拳王阿里過去在賽場上的影片,在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對他的速度跟技能感到讚嘆,但是除此之外我更好奇一件事情,阿里和他的對手們,到底都在想些什麼?當你是第一的時候,每個人都想把你扯下來。你的對手想擊潰你、觀眾也想看你被擊倒。世人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看著曾經的神走下神壇,而且最好不是走下來,最好可以摔得鼻青臉腫。但是這個時候,這些傑出的運動員都在想些什麼?

 

書中說,老虎伍茲總是喜歡練習一些難度極高的球,像是他練習從沙坑開球時不只是把球放在沙坑上,他有時候會刻意把球多踩幾下,讓球埋得更深之後在開球;麥可喬丹在大學時即使是假日,也都會泡上好幾個小時練球,而在比賽輸球的隔天,他會花上更多的時間來練習投籃。這些球員們總是把自己置於不舒服的環境,讓自己時時刻意練習,強化自己的技能。

 

Marta Vieira da Silva,據說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子足球員,有興趣了解她的表現的人可以稍微看一下這個影片。曾經有記者問她,你覺得要成為一個好的足球員最必要的條件是什麼?她只回答了兩個字“Metal Toughness”。當阿里的挑戰者想要從他手上奪下腰帶時,阿里用他的拳頭粉碎了對手的無知。不過即使強悍如阿里,也總有狀況不好的時候。

 

在1997年,公牛和爵士在籃球場上上演了激烈的廝殺,前四場比賽兩隊戰成2:2平手,而第五場在爵士的主場鹽湖城比賽。在賽前Jordan食物中毒,病情相當的嚴重。但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Jordan即使帶重病上陣,依然繳出了38分、7籃板、5助攻、3抄截的成績,並幫助公牛隊拿下了關鍵的第三場勝利。

 

在今天我完成了作業之後,所湧現出來的感覺不只是滿足感,其實還有一種喜悅,一種稱之為能夠逃避痛苦的喜悅。其實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逃避痛苦是在正常也不過的行為,但偏偏就有一群人,天天把自己置於極度的不舒適當中。強者永遠不會覺得夠了,讓他們變強的永遠不是天份,而是無盡的努力還有“mental toughness”。而這些人也因此比其他人成長的更快、擁有更強悍的技能還有強大的心智。

 

不過我認為一般人不見得要把自己搞得這麼痛苦,但我們至少一定要做到一件事,那就是「好好生活」。對一個熱愛音樂的鼓手來說,不時的跟其他音樂人切磋可能是生平一大樂事;對熱愛競爭的籃球員來說,對手太弱只會讓他想打呵欠;而對一個好好生活的人來說,每天都感到充實,就是最大的滿足。

 

你今天,感覺到充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