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倒逼輸入#125

Spread the love
createyourownlives-output-make-imput
你還記得你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嗎?而學習過程中,輸入和輸出到底哪個比較重要?

 

關於“說”英文這件事情上,相信大家身邊至少會有兩種朋友。有一種朋友,每天都坐在書桌前苦讀、查字典、背單詞,然後每次考試總是拿到不錯的分數,雖然這種人英文感覺不錯,但總是沒什麼看到他們在跟其他人用英文說話,更不用說是跟外國人了;而另一種朋友,雖然考試成績不怎麼樣、口音有時候也滿奇怪的,但是他們就是很敢開口說話,講得爛沒關係、外國人聽不懂也沒關係,反正語言的目的是交流,講就對了。

 

就這樣過了幾年之後,你猜誰能用英文來跟外國人好好交流?我的答案肯定是後者。

持續輸出的改變

在從今年初開始,我給予了自己一個連續XX天的寫作計畫,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培養自己的意志力、做屬於自己的思想舉重,還有觀察持續行動所帶來的變化。一開始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我希望自己可以每天寫。寫著寫著我發現,我其實沒有那麼多東西好寫。而在網路上的文章畢竟是公諸於世的,為了讓寫出來的東西不要太瞎,這也逼得我每天都去思考一些我認為比較深刻的問題,或是把我的學習心得提煉出來。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我不希望有時候自己的文章變成只是當下的心情抒發或是解決了自己的疑問,我更想要做的是讓讀到我文章的人,都能夠有所收穫。因為對我來說,不浪費讀者的時間、讓他們都能有所收穫,是最基本的尊重還有禮貌,如果沒有做到這點,寫了也與其不發佈。而這樣的想法改變,也成了另外一種挑戰。

 

所以我要思考哪些主題對人們是有用的?如何整理我的思緒讓人們能夠了解?如何讓我的文章更加通順更有說服力?我在寫文章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思考這些問題,這也幫助我每天思考更多問題、梳理自己的思緒、閱讀更多書籍,因為唯有這樣我才能不浪費每個造訪這個網站的人的時間。現在我在思想、構思文章、整理思緒的成長、甚至是掌握一個多小時寫出一篇1、2000字文章的能力,是我在開始持續寫文章之前,完全沒有辦法想像的。

不完美沒關係,做就對了

一開始我的文章真的寫得很不好,主題也滿特別的,我第一篇和第二篇算是正式公佈在網路上的文章,竟然是寫販賣機還有一種叫做““だっこ型スピーカー””的擁抱式音響(也太有才XD),而且那時還是間隔一、兩個禮拜才能寫出一篇呢。雖然我現在的文章還是寫得不好,但是我至始至終都知道一件事:「這世上永遠不可能有完美這件事,但是我們每一次的改進都會讓我們更趨完美。而最終到了某天,你所不斷打磨出來的成品,在外人的眼中,就像是完美的作品。」。

 

在一開頭的時候我們討論的了輸入與輸出,其實我認為輸入跟輸出並沒有誰先誰後的順序,但是最終沒有輸出的話,輸入再多也沒有用幫助。因為至始至終,我們輸入的目的,從來都是為了輸出。所以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獲取知識;而獲取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要讓它們為我們生活中所用。很多的東西,唯有當我們真正的去“用”的時候,他的價值才會被彰顯,也才有可能真的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份。

 

像專家一樣生活

而說到輸出倒逼輸入,還有另外一個類似的詞可以類比,那就是『像專家一樣生活』。在我們學習或是努力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希望可以像誰誰誰一樣厲害、或是像某某某一樣出色。但如果我說,如果你有一天要擁有跟他們類似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像他們一樣生活”呢?當你試圖像專家一樣生活的時候,其實就相當於你已經提前活在未來,為未來做打算。當你開始嘗試之後,你就開始思考:「我要怎樣才能像他們一樣?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做?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怎麼解決?」。

 

而這就像是輸出倒逼輸入的道理一樣,當你真的開始做了之後,你自然會知道你缺了些什麼,然後你就會慢慢得把那些你所缺少的拼圖一一補上。

小結

所以從今天開始,讓自己掌握輸出的習慣,開始實踐。相信我,只要你連續嘗試一段時間,一切都將有所改觀。
註:據說輸出到逼輸入一詞最早由Scaler提出,目前他的連續寫作已經到了第1000天;另外一個每天持續寫作的好例子是Seth Godin,已經連續寫了14年。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