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面試找到適當的人才(專業能力篇)— How to start a company系列

Spread the love


最近很幸運地有不少的機會參與面試,因為「創業」是我未來的目標之一,所以我也趁這段時間不斷的學習,究竟怎樣才有辦法招聘到優秀的人才。

組織為什麼存在?

組織的存在的目的是什麼?Ray Dalio(世界最大對沖資金—橋水資本創辦人)用了一個很有趣的類比,他將所有的組織都視為「為了完成某個目標而存在的機器」。

“Every organization works like a machine to achieve its goals. This machine produces outcomes. The machine consists of two big parts—the culture and the people. ” — Ray Dalio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類比,因為這個定義明確的說明了組織存在的目的。

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可以推想,一個組織所下的任何的決定,都應該圍繞著能夠讓組織有辦法盡快地達成目標;而事實上,人們在選擇職業或是做任何決定時,也應當考慮有沒有辦法幫自己最快的達成目標。

所以我認為公司要招一個人進來,最重要的應該是:「選擇一個能幫公司用最快的速度達成目標的人」。但是雖然我們知道了招募的目的,我們又應該如何挑選適當的人才呢?

招募時最重要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很多公司在找人的時候,往往只會看面試者的工作能力是否能夠滿足該職位的需求,但單純考量工作能力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舉例來說,我們都希望公司可以有許多高手,因為一個高手,能力跟可以創造的價值可能是普通人的數十倍,但是薪水可能只領他人的2-5倍;但也有可能因為他個性或是做事的方式,搞得公司烏煙瘴氣,反而讓團隊內部人心浮躁,進而導致整體效率大幅降低。

能力當然重要,但是當團隊超過兩個人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思考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而團隊的工作效率,往往會受到團隊的文化、氛圍還有成員的人格特質所影響。

基本上我面試的時候主要透過「專業能力」和「人格特質」這兩件事,來判斷面試者是否是適當的人選,以下的內容我會探討平常我如何判斷「專業能力」,「人格特質」的部分則會留在下一篇文章。

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的要求,基本上基於這個職缺在未來某段時間內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定。

面試的時候我都會跟團隊負責人確定該職缺「近期」(一般是3到6個月內)跟中長期(一般是6個月到1年)的工作場景、需要解決哪些問題,藉此釐清怎樣的人才能在這個職位上幫助公司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目標。

所謂的「近期」工作場景,應該是面試者onboard之後,1到2個禮拜內就能上手開始解決;而「中長期」就是沒那麼急迫,但是面試者onboard數月之後可能會需要的能力。比如說,

近期:

公司網站不久後要上線了,會需要切不少的頁面,而網站的效果不用太花俏,有基本的動態效果即可。此外,找進來的工程師最好略懂公司使用的後端框架(Rails),這樣才不會需要花很多時間重新教。

中長期:

之後公司的網頁需要加上更好的動態效果來增加使用者的體驗,所以會需要對方能夠使用前端框架。此外,公司之後也會有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規劃,所以希望該職位的人也有扎實的程式基礎。

了解這個職位近期、中長期會需要處理的問題,專業能力的要求就很明確了,像是必要技能應該會像是下表:

初期必要技能

  1. 能夠快速切版
  2. 至少足夠熟練jQuery(JavaScript的函式庫)
  3. 最好會Rails(Ruby程式語言的後端框架),或有接觸過其他後端語言

中長期必要技能

    1. 優秀的JavaScript能力(一種程式語言)
    2. 能夠使用如Vue、React任一框架(根據JavaScript這個語言寫出的框架,能夠有效幫助開發網頁)
    3. 不排斥學習新技術,如區塊鏈技術

如何篩選?

既然已經知道了必要技能是什麼,那此時我們又要如何判斷呢?

一般來說可以分成三個階段來判斷,分別是:

      1. 作品集和部落格
      2. 筆試
      3. 面試

作品集和部落格

我現在第一波的篩選都是直接看作品集。和平常是否有在寫技術文章。如果沒有足夠作品集、能力也不夠,基本上都是直接略過。

因為如果一個人手頭上沒有足夠的作品集(不論是自己的作品或是公司的專案),實在很難讓人相信這個人有足夠的能力或是動機。(可以參考這篇「尋找那些有作品集的人」)

雖然不排除有璞玉的存在,但希望璞玉至少要稍微打磨自己,讓別人看出他的潛力,否則要讓人們從石頭中挑出璞玉也是很困難的。

筆試

筆試的時候我會針對這個職務近期和中長期可能碰到的工作場景,把需要的相關知識按比例放在考題裡面。基本上面試者在近期公司可能會碰到的問題,要能夠盡可能答對,中長期的部分則是加分用。

面試

接著就是看現場的對談,看對方是否能對應該有的專業技能對答如流,從中判斷對方是不是真的有料。

還有,如果對方被指出錯誤,會不會有很強烈的防衛心態;不太懂或是答錯的地方,會不會想要進一步理解、或是請教這方面的知識。

而中長期必要技能,基本上可以透過好的學習能力跟積極的態度彌補。

自學能力很重要

好的自學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知道雖然目前的面試者有些能力還不足,但是只要給他一些時間,他會願意、也能夠盡快上手這些技能,解決公司和自己可能會遇到的難題。

平常我判斷一個人有好的自學能力時,我往往都會問對方

你平常都如何自學?未來三個月內要如何上手公司的工作內容?

當我問對方平常如何自學或如何上手工作內容時,一般來說平常有自學習慣的人,這些題目應該不回答得太差。

以網頁或是資料工程師的職位來說,如果對方只回答是透過上網查資料或是Stack Overflow(一個程式設計領域的問答網站)學習(老實說還真不少),我會對對方的自學方式感到質疑。

因為上網Google確實是一種學習方式,但遇到問題就透過搜尋找到答案比較像是「基礎」的解決問題技能。並不是說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好,因為我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一步一腳印的入門一項技能。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逐步「在腦海中建立有組織的技術體系」。

如果單純的遇到問題就去查,雖然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但是有時候不是最佳解,未來常常會需要打掉重練;更好的情況應該是另外透過研讀官方文件、線上課程、書籍和加入讀書會等方法來學習,往往更有效、也更扎實。

此外,如果對方有在寫技術筆記,那我們可以判斷這個人應該是有不錯的學習能力。因為寫技術筆記時,不只是需要知道該問題的「解決過程」,更需要知道如何去解釋每個步驟背後的原理,這往往會比單純的能解決問題了解的更多。

小結

一般來說,我認為面試者一定要能夠符合「初期必要技能」的所有條件,否則即使其他條件都很優秀,但擺在此職位上來看都算是不及格的。有些面試者很傑出,但沒有被錄取的原因其實也很單純 — 因為他不是該「職位」的最佳人選。

不過很多面試官往往過於在乎技術能力,而忽略了人格特質的重要。

而我平常如何判斷面試者的人格特質是否符合公司的需求,我會在下一篇跟大家分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