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live《我的讀書經驗》聽後感#130

createyourownlives-thought-about-reading
在看完笑來老師的知乎live《我的讀書經驗》之後,想要花點時間整理一下我的想法,這些內容主要是我對於在live中所談到的主題的一些反思。

為何要閱讀

每個人閱讀的目的不太一樣,至少對我來說閱讀是為了讓自己獲取更多知識,而獲取之後期望這些知識能改變人生。所以對我來說閱讀的目的是增加學識、改變人生。

為何感覺閱讀了大量書籍,但卻沒什麼效果?

我認為是用得不夠多、讀得不夠多、想得不夠多、時間不夠久。

如何提高閱讀理解力:

1.用:
既然閱讀的最終目的是改變人生,我們就不能不採取行動。我們看了那麼多知識卻沒有實際拿出來用,那我們到底看(學)它幹嘛?而一但你開始實踐,你就能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更深一層理解,而你有了更深一層理解,你才會更加明白書中到底在說些什麼。
2.寫:
我個人的認知是,寫之所以能夠提高理解閱讀能力的原因在於,當我們單純在腦海裡思考一件事的時候,腦海裡的想法基本是多個段落、相對鬆散的結構,但是當你要透過寫作完整的表達意思時,你必然要把腦海裡的各個段落做有效的連結。而且不像當純的說,有時說得不好可以矇混過去,但是如果你要把文字寫下來,寫得好與不好一看便知,尤其是你放上網路公開。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更要好好的回想、吸收內容,而因為有了寫作的目的,到頭來你在閱讀時,必然會仔細地吸收書中的內容。
3.教:
教之所以有效就在於,教學本身就是個將知識統整、總結之後,用人們易於瞭解的方式將知識傳遞。所以一個人要教得好,他必然要能(1)統整、總結知識(2)自己要夠理解,不然一問就倒(3)構思教學方式前要先能說服自己(4)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學習者的反饋,調整自己的認知還有教法。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腦海裡必須不斷的去重新組織、整理我們學到的知識,而也就是這個過程,讓我們有大量的活用這些知識的機會,進一步提升了閱讀理解能力。

如果是必要的知識,即使看不懂書中內容也要把它讀完:

首先想解釋為什麼為了獲取必要的知識,即使不懂也要把它讀完。我們做事應該在正確與否之間選擇,而並非在困難與簡單之間抉擇,既然是一定必要做到的事,不管怎樣,都得要完成。
而為什麼一定要讀完,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1.學習不是線性的
有很多的著作他的內容和重點的敘述順序,並不見得是從第一章開始循序漸進地說明,有些章節的補述和額外解釋,可能需要其他章節的內容配合才會更加清楚。這就像是大部分著作的第一章通常都是全部內容的濃縮後的概述,如果你在第一章就能夠瞭解全部的內容那也真的滿強的……。所以一開始不懂絕對沒有關係,因為你想要的答案可能就藏在後面的章節裡。
2.將知識放在腦中發酵
(1)當我們認真閱讀時大多是使用focus mode來處理資訊,但有時過度集中反而會適得其反(Einstellung effect),而抽離focuse mode之後則會進入difuse mode,你的潛意識會在此時接手幫你處理你所遇到的難題。(2)當我們學習都會增加神經元上的突觸,而突觸越多,神經元之間更容易交互連結,進而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有錯請指正)。
3.習慣挫折
其實習慣挫折本身可能是學習事情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認知。因為簡單來說,過於簡單的知識大家都能夠迅速入門,既然大家都能掌握了那就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學習的誘因。所以困難本身就是一道門檻,告訴你跨過之後會有豐厚的回報。

是否應該隻字不差的閱讀?

在聽知呼live時,發現其他人都在討論說既然老師提倡隻字不差的閱讀,為何又推薦”How to read a book“這篇文章?畢竟這篇文章所提倡的就是”不要從頭到尾隻字不差的閱讀”。我個人認為所謂的學習就是在一個時間維度當中吸收正確的知識,並讓它為我們所用。而那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技巧可以大幅的提升短時間內我們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但是你用這種方式讀書,你多多少少還是會漏掉一些重要的內容,接著就會自以為的”腦補”書中的內容,而與作者傳遞的原意不同。
其實不管用什麼方法閱讀,最終還是要回到”精讀”,因為這才是真正有效的刻意練習。就像我認為不管你使用什麼練習法練習技能,最終取決於你熟不熟練的最終要素,還是你”刻意練習的總時數”。所以我們當然可以好好利用那篇文章的內容幫助我們學習,但既然是需要好好了解的內容,就更要一字一句的好好琢磨,不是嗎?

補充

最後補充兩個在聽live最讓我有收穫的兩件事
1.讀後感不重要,真的拿來用才重要
讀了那麼多書,卻沒有拿來生活中用,那到底讀了有什麼用?只要讀到有感觸的、認同的、值得在人生中實踐的,就停下來好好思考過去哪裡做錯了、如何能不再犯,又要如何在生活中採用,最終真的開始實踐。
2.如何思考?
不停問自己更深入的問題。問自己哪裡做錯了,之後要做什麼改變?思考的方式就是不斷向自己提正確的問題,並且嘗試回答那些問題。

小結:

一點想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像專家一樣生活,事前準備篇#126

createyourownlives-lives-like-an-expert
最近持續在上Launch School的課程學習Ruby,在課程中我們定期都必須繳交作業給TA評鑑。不過有趣的是,coding這件事本身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重點是你是否能夠解決問題。而且也許我目前還算是在課程比較前期的部分,所以TA並不會對我的coding架構有太多的修正,只要跑得順、沒有太大的問題都可以。

 

但是也因為如此,我一直在思考一些事,像是「如果我現在就養成壞習慣,之後怎麼辦?」和「我沒有一個好的效仿對象,我怎麼知道自己的coding好不好?」等等。既然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希望技能能為我們所用,並且最好還能夠用得有模有樣,那找出一個讓自己受益的學習方法和楷模的重要性自然不不言而喻。

有效的學習方法-實作

A Mind For Numbers: How to Excel at Math and Science這本書中,作者Babara Oakley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她說:『接受測驗本身是個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
Testing is itself an extraordinary powerful, learning experience.If you compare how much you learn by spending one hour studying versus one hour taking a test on the same material, you will retain and learn far more as a result of the hour you spent talking a test.

 

一般來說測驗有效的原因就在於,他讓受測者試著整合過去所學習到的知識,“實際的“去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而不只是不停的學習或閱讀,但卻沒有實踐。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讀了一堆英文沒開口和平常天天開口的區別,當你真的實際使用你的所學,你才會知道過去的學習有哪裡不足。

什麼是像專家一樣生活?

而所謂的像專家一樣生活,其實跟接受測驗很類似,都是學習如何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而跟接受測驗不同的是,像專家一樣生活是先藉由探索如何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再一步一步回頭補足自己哪裡不足。也就是說,我們藉由事先了解專家做事的原則、要求自己的標準、如何解決問題等等,然後開始模仿他們的行為,讓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達到他們的水準。而不是事先花大量的時間慢慢的學習所有的知識,然後再開始實作。而在我先前的一篇文章“輸出倒逼輸入”也有提到不少像專家一樣生活帶來的好處。

 

這就像是說,如果我要成為一個programmer,我不見得要事先修普物、微積分和線性代數再開始學寫程式,而是直接從我要學習的語言開始(假如是Ruby),然後像那些工程師一樣直接用Ruby來解決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我可以迅速瞭解專家們如何做事,並且補足我所不足的知識,而不用過度花費時間練習基礎知識,但卻遲遲沒有實踐。

你需要事先了解的事

所以在我們像個專家一樣生活之前之前,我們有必要事先了解這個領域的一些基礎必要問題,讓自己可以快速進入狀況。這些問題像是(以學習Ruby為例)

 

1.Ruby是什麼?
2.Ruby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3.怎麼學習Ruby
4.Ruby的資源去哪裡找?
5.怎樣才是一個好的Rubyist
6.怎樣的code才算是好的code?

 

在瞭解了這個領域的基礎知識、相關知識還有專家的標準之後,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不斷的透過這些要點,來檢視自己的學習狀況,或是否真的了解這個領域。若是沒有則修正,有則繼續保持。

 

而為了了解到底怎樣的code才是好code,我在google輸入了以下的句子”How good programmer code”,結果我在stack overflow上找到了這個網頁,其中票選回答票數最高的答案是
  • Good code is well-organized. Data and operations in classes fit together. There aren’t extraneous dependencies between classes. It does not look like “spaghetti.” (良好的結構)
  • Good code comments explain why things are done not what is done. The code itself explains what is done. The need for comments should be minimal..(最好用code來表達,而不是靠註解。)
  • Good code uses meaningful naming conventions for all but the most transient of objects. the name of something is informative about when and how to use the object.(好的命名規則)
  • Good code is well-tested. Tests serve as an executable specification of the code and examples of its use.(經過反覆測試的考驗)
  • Good code is not “clever”. It does things in straightforward, obvious ways.(好的code易於瞭解、表達明確,而不一定要看起來好棒棒)
  • Good code is developed in small, easy to read units of computation. These units are reused throughout the code.(unit可重複性高、易於使用、不要太肥大)
所以在未來coding的時候我就必須知道,我要用以上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因為這些都是所謂“好的programer”會做的事情。

小結

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若是有仿效的對象還有參考的標準,就能夠讓我們認清自己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強。如果沒有學習對象,我們難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闖亂撞,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還有注意力。而像專家一樣生活可以幫助你提前活在未來,少走冤枉路。

 

所以,先花點時間研究你想要專研的領域,看看專家們都怎麼做事,然後用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用他們的標準要求自己,這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

 

而其實,像專家一樣生活,還有另外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提前成為未來的你

輸出倒逼輸入#125

createyourownlives-output-make-imput
你還記得你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嗎?而學習過程中,輸入和輸出到底哪個比較重要?

 

關於“說”英文這件事情上,相信大家身邊至少會有兩種朋友。有一種朋友,每天都坐在書桌前苦讀、查字典、背單詞,然後每次考試總是拿到不錯的分數,雖然這種人英文感覺不錯,但總是沒什麼看到他們在跟其他人用英文說話,更不用說是跟外國人了;而另一種朋友,雖然考試成績不怎麼樣、口音有時候也滿奇怪的,但是他們就是很敢開口說話,講得爛沒關係、外國人聽不懂也沒關係,反正語言的目的是交流,講就對了。

 

就這樣過了幾年之後,你猜誰能用英文來跟外國人好好交流?我的答案肯定是後者。

持續輸出的改變

在從今年初開始,我給予了自己一個連續XX天的寫作計畫,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培養自己的意志力、做屬於自己的思想舉重,還有觀察持續行動所帶來的變化。一開始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我希望自己可以每天寫。寫著寫著我發現,我其實沒有那麼多東西好寫。而在網路上的文章畢竟是公諸於世的,為了讓寫出來的東西不要太瞎,這也逼得我每天都去思考一些我認為比較深刻的問題,或是把我的學習心得提煉出來。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我不希望有時候自己的文章變成只是當下的心情抒發或是解決了自己的疑問,我更想要做的是讓讀到我文章的人,都能夠有所收穫。因為對我來說,不浪費讀者的時間、讓他們都能有所收穫,是最基本的尊重還有禮貌,如果沒有做到這點,寫了也與其不發佈。而這樣的想法改變,也成了另外一種挑戰。

 

所以我要思考哪些主題對人們是有用的?如何整理我的思緒讓人們能夠了解?如何讓我的文章更加通順更有說服力?我在寫文章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思考這些問題,這也幫助我每天思考更多問題、梳理自己的思緒、閱讀更多書籍,因為唯有這樣我才能不浪費每個造訪這個網站的人的時間。現在我在思想、構思文章、整理思緒的成長、甚至是掌握一個多小時寫出一篇1、2000字文章的能力,是我在開始持續寫文章之前,完全沒有辦法想像的。

不完美沒關係,做就對了

一開始我的文章真的寫得很不好,主題也滿特別的,我第一篇和第二篇算是正式公佈在網路上的文章,竟然是寫販賣機還有一種叫做““だっこ型スピーカー””的擁抱式音響(也太有才XD),而且那時還是間隔一、兩個禮拜才能寫出一篇呢。雖然我現在的文章還是寫得不好,但是我至始至終都知道一件事:「這世上永遠不可能有完美這件事,但是我們每一次的改進都會讓我們更趨完美。而最終到了某天,你所不斷打磨出來的成品,在外人的眼中,就像是完美的作品。」。

 

在一開頭的時候我們討論的了輸入與輸出,其實我認為輸入跟輸出並沒有誰先誰後的順序,但是最終沒有輸出的話,輸入再多也沒有用幫助。因為至始至終,我們輸入的目的,從來都是為了輸出。所以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獲取知識;而獲取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要讓它們為我們生活中所用。很多的東西,唯有當我們真正的去“用”的時候,他的價值才會被彰顯,也才有可能真的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份。

 

像專家一樣生活

而說到輸出倒逼輸入,還有另外一個類似的詞可以類比,那就是『像專家一樣生活』。在我們學習或是努力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希望可以像誰誰誰一樣厲害、或是像某某某一樣出色。但如果我說,如果你有一天要擁有跟他們類似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像他們一樣生活”呢?當你試圖像專家一樣生活的時候,其實就相當於你已經提前活在未來,為未來做打算。當你開始嘗試之後,你就開始思考:「我要怎樣才能像他們一樣?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做?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怎麼解決?」。

 

而這就像是輸出倒逼輸入的道理一樣,當你真的開始做了之後,你自然會知道你缺了些什麼,然後你就會慢慢得把那些你所缺少的拼圖一一補上。

小結

所以從今天開始,讓自己掌握輸出的習慣,開始實踐。相信我,只要你連續嘗試一段時間,一切都將有所改觀。
註:據說輸出到逼輸入一詞最早由Scaler提出,目前他的連續寫作已經到了第1000天;另外一個每天持續寫作的好例子是Seth Godin,已經連續寫了14年。

【每日寫作】什麼是更有效的學習方式?循序漸進或直接像專家一樣生活?#119

createyourownlives-more-effective-way-to-learn
今天稍微翻了一下昨天剛到的一本書,書名叫做“The Art of Learning: An Inner Journey to Optimal Performance”。作者Josh Waitzkin九歲起八度榮獲全美西洋棋冠軍,是《天生小棋王》一書及其同名電影的主人翁。十八歲出版第一本著作《喬希.維茲勤的西洋棋攻略術》,自二十二歲起擔任全球最大西洋棋電腦遊戲《西洋棋大師》代言人。二十二歲初次接觸東方哲學思想,學習太極拳,獲十三次全美太極拳冠軍及多次世界太極拳冠軍;曾於2000、2002、2004年三度來台參加世界太極拳錦標賽。

 

而他在序言說了一段話,讓我覺得興奮不已,他說“What I have realized is that what I am best at is not Tai Chi,and is not chess— what I best at is the art of learning.This book is the story of my method”。

 

而自從開始學習網頁開發以來,我一直致力於學習更好的學習方式,今天整理了一下兩種我目前常看到的學習方式
1.穩札穩打,循序漸進
2.像專家一樣生活

穩紮穩打,循序漸進

我目前用來學習網頁開發的課程-launch school的創辦人,特別提倡一種學習方式,叫做mastery-based learning。mastery-based learning 在維基百科上面的介紹是這樣的”Mastery learning (or as it was initially called, “learning for mastery”) is an instructional strategy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Mastery learning maintains that students must achieve a level of mastery (i.e. 90% on a knowledge test) in prerequisite knowledge before moving forward to learn subsequent information.“

 

而這種學習方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要進入到下一個層級之前,必須接受測試,確保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才能被准許到下一個層級學習。其實這樣的學習方式,其實說穿了,就是循序漸進的學習,而在我們台灣的教育環境之下,普遍的被使用。

像專家一樣生活

在笑來老師的文章中看到一段很值得著墨的文字:

 

“習得任何技能的最根本技巧,就是一句話而已:馬上開始像那些已經精通這個技能的人一樣生活。這是很重要的方法論,它會讓你無視很多障礙,跨越很多障礙,甚至那些障礙對你來說就好像完全不存在一樣。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當你不開心的時候,假裝開心,做出笑臉,過一會兒就沒那麼不開心了,甚至真的開心起來…… 這個原理其實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某項技能你不會,但你想會,那就從假裝會了這個技能開始,然後當真去做、去學,沒多久就真的會了…… 我小時候學吉他也是這樣,買來吉他其實是不會的啊,但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慾望坐在那裡亂彈一氣,就好像會了一樣—— 可真的沒多一會兒就開始漸漸調整自己,讓手的撥動多少有點節奏…… 竟然比之前好聽多了!”

更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

Mastery-based learning:長遠來看是最穩紮穩打的,因為它可以讓學生一步一步的去接觸需要學習的知識,而不至於因為進度速度太快,讓學生感到恐慌。但是我個人認為,使用這個方法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夠好的老師以及教材,否則個人自學可能會非常容易找不到節奏,一直困在同樣的地方不同練習,浪費大量時間。

 

像專家一樣生活:其實採取的是相對激烈的學習方式,因為一開始你就被迫解決現實的問題,而且即使你做出來的成品還可以,你還是得要回頭補很多的坑。基本上我覺得這種方式更適合自學者,因為很多人總是希望穩紮穩打,到了最後卻還是沒什麼好的成果。就像我們過往學英文一樣,每天認真背單字考試的學生,總是說得沒有那些大膽跟老外聊天的學生好。

 

而這兩種學習方式到底哪個好,我其實但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定見,但我覺得與其單純討論哪種學習方法好,應該還有其他更重要的決定成果的因素。因為一個再好的方法,都有可能因為學習者本身的操作不慎,導致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是無效的學習。而比起探究學習方式,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的重要

不管你採取任何一種學習模式,到最後決定你程度的,應該都是來自於你“刻意練習”的時數。在“我比別人更認真:刻意練習讓自己發光”一書中提到,在人的學習狀況中,一般可以分成三種不同的範圍,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如果一個人的技能要有所進步,就必須讓自己在學習區裡學習,意思就是你要讓自己稍微有點不舒服,然後不停地學著去改善、強化那些你比較弱的技能。而一但這些困難已經被你克服了,你就要試著找出更有效率的辦法,或是繼續改善下一個弱點。對於想持續進步或是保持巔峰的人來說,在學習區學習是一個永無止盡的循環。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篇論文

總結

而最終我們都必須了解一件事,學習從來就不是舒服的,而是在滿身的不舒適當中習慣了某件事情,再折騰自己去習慣下一件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而最終的目標,就是得到、甚至掌握全世界人們都想要的東西-希望。
而到底什麼是希望,我們又要如何掌握希望,就等之後有機會再討論吧。

【每日寫作】嘗試用類比加快理解速度#116

createyourownlives-learning-coding-is-like-becoming-a-engineer
最近一直在思考要如何提高學習coding的效率,而今天在嘗試做“計算機”還有跟“電腦玩剪刀石頭布”(雖然感覺宅氣沖天,但是其實滿好玩的XD)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其實學習coding的過程,就像是養成任何一種其他工程師的步驟一樣。雖然我的發現很蠢,因為coding相關的工作基本上與Computer Science根本就是息息相關,而這個領域就是希望培育出許多專業的工程師,為人類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

為什麼要利用類比?

雖然我很愚蠢,但是我們在學習一件事情的時候,若是能夠利用類比(Metaphor)的方式幫助自己理解,其實是一件很有威力的事情。舉例來說,你要如何跟非天文學領域的人,簡單解釋太陽系和各個行星之間的概念?大部分的人可能不知道太陽系到底是什麼,但是如果這時候你說:太陽系由太陽和圍繞著他公轉的各個行星所組成,我們可以把每個太陽和其他行星,想像成一個又一個”球“,而這些”球“分別又繞著太陽系裡最的”球“太陽運轉,這樣是不是就好懂多了?
閱讀全文〈【每日寫作】嘗試用類比加快理解速度#116〉

【每日寫作】嘗試更有效率的讀書方法-聽有聲書#115

createyourownlives-use-audible-to-learn

學習其實是一件很愉快的一件事,因為每當你了解了一個重要的概念,甚至是真的實踐這個概念到生活中,你的生命從那一刻開始就完全的徹底改觀。這種感覺對我來說比很多的“快感”都還要強烈,因為每當一進入了這種狀況,你就會發現你人生前進的速度又快了一些、人生又重新被塑造了一遍。

“Reading is better than sex.”先前在笑來老師的文章中看到這一句英文的時候我的內心會心一笑,要是真的讓我在兩者之間抉擇的話,我可能真的難以取捨呢。(話說,在google上搜尋“The reason why reading is better than sex.”可以出現各種有趣的答案,像是”you can do it with as many people as you want.”還有”you can do it in public”……不得不說很佩服這些人的幽默感XDDDD)

我們之所以要讀書,就是希望吸收來自傑出人士的想法和技能。在傑出人士們當中,不論是單純想要分享、增加收入或拓展影響力等等,總是有許多的人們願意分享他們的知識和所學,並把它們撰寫成冊,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這些寶藏。而這種時候像我們這種“凡人”,若是真的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無價珍寶,感覺就像是習武之人得到了武林密技一樣興奮(當然練功太於急躁、或是練錯武功導致心智錯亂、氣血大傷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閱讀全文〈【每日寫作】嘗試更有效率的讀書方法-聽有聲書#115〉

【每日寫作】提高學習/做事的效率,從減少干擾開始#109

createyourownlives-cut-off-distraction

在文章開始之前,先讓我們想想今天的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在刷臉書、看訊息、回留言。這些時間中,哪些是真正有價值的被使用的?而哪些時間又是為了放鬆心情?而又有哪些時間是單純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我們被各式各樣的東西奪取我們的注意力,各種應用程式的提醒推送、即時通訊軟體的被濫用、對他人時間的不尊重等等,都造成了我們深度思考的時間被剝奪,進而造成了做事效率的降低。

集中精神的重要

在A Mind of Number這本書中也有提到,人們要足夠的專注,才有機會形成“知識團塊”(英文是Chunk,意思應該是有意義的資訊的集合,有錯還請指正)。Chunks are compact packages of information that your mind can easily access。在你腦海中的這些團塊,紀錄了對你來講許多重要的資訊,諸如事情要如何處理、必要的知識有哪些,基本上都記錄在一個又一個的Chunk裡面,他就像是你腦海裡的圖書館一樣,你把你所需要的知識放在裡面(書),想用的時候就隨時派得上用場(借書)。

 

但是今天在臉書訊息、Line的通知、信箱的信件等等,不斷的奪取我們注意力的情況下,我們很難有效率地去學習技能、解決問題。因為我們既無法思考得很深入,又不能幫助自己的腦海建立有意義的知識架構,而長久下來,效率低落似乎變成不可避免的結局。

Multi-tasking真的好嗎?

而其實不要說思考的途中被其他事物打斷不好,Multi-tasking其實也是造成效率降低的原因。一般人會Multi-tasking的原因不外乎:1.工作真的太多,常常得處理到一半就必須要救火。2.做得好累,轉換一下心情。第一種情形在工作上屬於不可抗力的因素,但透過團隊的努力,卻事實還是有機會降低工作到一半被打斷的機會;而第二種情形必須要建立在比較有系統化的方式上,否則往往後果也是效率不彰。

 

為什麼不要multi-tasking,因為即使你多麽努力,試圖一切換到新的工作項目就立刻進入狀況,但你腦海中還是免不了會殘存先前工作的片段(因為你的大腦其實也還是在處理先前的工作),而你可能需要數分鐘甚至十數分鐘才能完全投入。那如果你手頭上的工作只做了不到10分鐘又再度被打斷呢?那你真正深度投入的時間有多少?

 

如果不相信分工帶來的影響,現在就去看電視看個5-10分鐘,試著回頭看這篇文章時,完全不要讓自己腦海浮出剛剛看電視的內容。試一下你就知道這一切有多難。

 

其實對每個人來說,稍微放鬆一下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我有時候也會滑臉書,尤其是心情煩躁的時候會花更多的時間,但是我現在一天花在臉書上的時間不超過10-15分鐘,通常都是滑過去看有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事。但是你到底要花多少時間在上面,就是一件需要商榷的事。

你都拿“生命”做什麼?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要這麼在乎不被打斷,那就要問問我們對於時間的態度是怎樣。如果你希望把你的每分每秒花在值得你生命的人事物上,你就會知道如何衡量自己的時間,因為你付出的每個時刻,基本上都是在“賣命”。而時間,確實也總是一去不復返,你用什麼都買不回來。

如何主動減少被干擾(如何減少干擾自己)?

最好讓自己不要被中斷的方式就是1.關掉所有手機app的通知。2.減少無意義滑手機的時間。3.只看工作相關的訊息

關掉所有手機app的通知

老實說我真的覺得現在app的通知真的有點過度干擾,像是誰誰在哪個社團PO文了,誰誰誰又發新動態了。社群軟體當然是我們瞭解他人近況、增加互動的媒介,但並不代表我們要每分每秒的持續更新。如果真的要關心,我們也可以等手頭的事情處理完之後,再打開來看。

減少無意義滑手機的時間

如果你滑手機只是為了“殺”時間,那你也可以有意義的殺。不要看淘寶、不要看網購、不要玩手遊。你可以看看國際新聞、有意義的文章、背背單字,其實做什麼都可以,要殺時間也可以。但是切記不要過頭、不要沈迷。

只看工作相關的訊息

有時候在工作上會大量的利用line等等的即時通訊軟體來聯絡,我們可能不時的必須刷一下。但是刷完工作相關的訊息,並不代表你需要刷其他好友圈的訊息,就像是一開始說的一樣,其實沒有那麼急著隔一段時間就看一次。如果可以,回家的時候花個5-10分鐘一次看完就好了。老實說,很多訊息好幾天不看也不會對你的人生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

結論

這幾天在聽有聲書”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一開頭就提到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為自己建了一個石頭塔,把自己關在裡面、停用電子通訊設備,以便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而在書中也提到了另外一個商學院畢業的學生,中途轉職學程式語言,把自己關在地下室的書房當中,也是停用了電子通訊設備。這兩個人的學習效率都有顯著的提高,因為他們成功的避免了很多外在的干擾。

 

而由於這本書的啟發,我也從今天下午開始正式把讀書的地點換到屏大圖書館,而不是每天人多嘈雜的Caffe。今天一個下午實驗下來,讀書專注度確實提高很多,至少再也不會因為高中生喇賽或是路人大笑的聲音受影響。

 

所以,隨時隨地都能被聯繫到真的很重要嗎?我最近剛好換手機,新手機在啟用各種app時都會問我要不要開啟通知,而我把所有的通知都關了。經過幾天的實驗,我的結論就是-根本就沒差。有重要的事不會用網路,而會直接打給你。

【每日寫作】每天都要幫自己“洗腦”#108

createyourownlive-wash-your-brain

當觀念植入我們的大腦之後會形成認知,而認知會影響我們如何採取行動,而可怕的是,錯誤或是不知道正確觀念的存在,往往會鑄成大錯。

就像是中國早期的鍊金術士,希望透過煉丹來製作長生不老的丹藥,我們來看看煉丹的原料都有哪些:金、銀、銅、鉛、錫、汞、石灰、礬石、芒硝、石炭、石棉、砒霜、硃砂、雄黃、雌黃、雲母、曾青、硫磺等等。有注意到原料有哪些東西嗎?其中有重金屬汞、鉛等等,還有劇毒的砒霜,看來早期的鍊金術士沒有辦法把自己變得長生不老,倒是讓自己很快就成仙了。

這些就像是我前提到的險盲一樣,沒有正確的核心概念會很麻煩,而錯誤的核心概念往往由錯誤的資訊和觀念所引起。

而要讓自己有正確認知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輸入好的、正確的觀念到你的大腦裡。就像是你想要身體健康,總得吃乾淨、無毒、有營養價值的食物一樣。而要攝取這些所謂好的觀念,最好的方式就是靠閱讀、跟傑出的人交流,並且反覆的著墨確認,但其實這些做法的重點都只有一個-瞭解如何正確思考。

還記得在大學時代,看到了之初創投的創辦人-Jamie的一篇文章關於思想舉重的文章。那時候我只是恍恍惚惚地把這句話放在腦中:『思想舉重?所以大腦竟然也能像肌肉一樣鍛鍊是吧?』。這也讓我當時就下定決心,我一定也要開始寫文章,鍛鍊我自己的腦力。而當時的想法也為目前持續寫作的我,種下了一顆萌芽的種子。

自從那時候開始,我便會定期地看Jamie的文章。接著我順藤摸瓜的找到了Chris Guillebeau的部落格,更接下來我還發現了Seth Godin這個大寶藏。每個時期的我都有不同的rmole odel,而隨著一段時間的成長,或是心境的轉變,我的model也不停地變化,直到最近影響我最大的是笑來老師

在上面我也提到,對我來說,在不同階段的時候我都有不同的role model。那也是因為對我來說,我也不停的升級自己的認知、試圖找到更正確的概念。我有時候都會回頭去對照當初啟發我的人,還有現在啟發我的人有什麼不同。我會發現,有些人雖然厲害,但是卻已經開始停止成長了,或是對我來說他們的觀念已經不再是“正確”的觀念了。也就是因為此,所以我的價值觀開始與他們不同,我的role model也會開始改變,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

我們有時候不能確保某些觀念一定是對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先確信一個概念,並且透過生活中不斷的試誤來判斷是否正確。而當我們發現某個概念基本上已經不太可能被、甚至不可能被推翻了,我們就可以篤信這個概念,並把它植入我們的腦海中,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為了要保持身體的健康和清爽,我們每天都必須要洗頭、洗手、洗身體,但是有多少人卻不知道每天洗腦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每天都要透過輸入正確的思維、重新複習正確的概念、跟那些足夠聰明的人交流,來確保自己腦海中的概念是清晰的、正確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我們的認知會影響我們如何採取行動,若是不想要多走彎路、甚至是走上一條錯的路,就要保持每天”洗腦“的習慣。這,才是真正的好習慣啊。

【每日寫作】我目前的學習方法論#102

createyourownlives-my-way-to-learn
前幾天在看到笑來老師對於學習方式的一些想法之後,我就開始不斷的在思考要怎樣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而我也因為有機會學習到更多而著迷不已,而這也是為什麼我要開始撰寫“學習如何學習”的相關系列文章。
其實我活到現在(25歲),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真正有效的學習方式,所以學習什麼的時候都是感覺似乎有點上手,但是說不出來自己如何學習、又是如何架構整個知識的。先前在看launch school的課程時,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Mastery-based learning(又稱Mastery Learning)。
先讓我們看看wiki上的解釋“Mastery learning (It was initially called, “learning for mastery”),which is an instructional strategy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Mastery learning maintains that students must achieve a level of mastery (i.e. 90% on a knowledge test) in prerequisite knowledge before moving forward to learn subsequent information.
也就是說,這套學習的策略,是為了真正精進一個領域而學。仔細想想我過往的學習經驗,真正想要專精一門領域的念頭竟然真的還不算多,我活了這麼久還自詡是個不斷學習的人,竟然連這種覺悟都沒有,真是汗顏。
所以我後來又花了不少時間研究笑來老師的一些學習方法論,並結合目前實際的做法,整理出了一套我實行的方法論
以我目前學習git和command的方式為例,
1.找到當領域最經典的一份教材(或是課程提供的教材),
2.然後先仔細的研讀一遍這份教材(要慢慢看、仔細看)
3.不會的地方盡量看懂,不行的話就先往下走
4.全部看完之後,整理各章節還有教材的核心概念
5.把整份教材裡的各個重要的概念,和會用到的東西背起來(對,就是先死背)
到目前這個地方,你應該已經掌握了笑來老師說的:『最少必要知識,MAKE(Minimal Actionable Knoweldge & Experience)』,接著就可以開始實做了。
6.把原先不懂的地方再看一次
7.開始練習(我是跟教材跑,再跟codecademy做一遍)
8.有空再重頭了解教材,搞懂先前不會的地方
9.只要是重要的知識,就要常常看、多複習。
而我會先解釋一下各個步驟的目的是什麼

1.看教材:

一定要看教材,尤其是經典的教材,並且要慢慢看、仔細看。為什麼要看教材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是在這個領域中的聰明人,怕別人不會用,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教學手冊。所以與其一頭栽進去很多彎路,運氣差一點,還可能在腦海裡面植入很多壞的觀念,我們不如先看看聰明人和前輩的脈絡跟想法是什麼。

2.盡量看懂,不行就往下走

人的思維一般會分成兩成運作模式,一種是專注模式(foucused mode),它會在專注時啟動;另外一種是發散模式(diffuse mode),它會在放鬆時啟動。兩者無法並存,相互交替。我們在學習每一種技能的過程,其實就像是建立一座知識的城堡。在專注模式下運作的我們,就像是把所學到的知識凝聚、強化,形成一塊塊知識的磚頭;而在發散模式運作下的我們,就像是把所學的知識相互連結、黏著,提供像是水泥的功能。
所以不急著當下搞懂觀念的原因在於,當我們過度專注時,我們可能反而阻擋了不同知識相互連結的可能,而且當我們把知識放入腦海之後。若是我們稍微放鬆,或是轉移焦點,在發散模式下,我們的潛意識也會不時的自動學習和運作,學習反而更有效率。(有機會會深入解釋兩種模式的運作)

3.整理教材和章節的核心概念

我們在學習一個領域時,最重要的就是搞懂這領域的核心概念是什麼、不是什麼,他平常要怎麼用、不能怎麼用。等我們搞懂了這個概念相關的方法論之後,我們就算是瞭解了這個領域的概念。而當我們學習去整理和分類時,除了透過回想幫助我們對學到的知識更有印象,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如何快速的分類、歸納所學知識。

4.把各個重要的概念,和會用到的東西背起來

學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於實踐,當我們理解這個領域運作的原理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使用。就像是我們小時候學的數學課本,花了一大堆的頁面介紹乘法怎麼用、何時用,最後才是公式。而我們最後要記得的就是公式,那些一大堆的解釋字句在我們了解之後,就可以暫時放到一邊去了。(有人還記得課本的內容嗎?@@)

5.把原先不懂的地方再看一次

花少量的時間看是否理解不懂的地方了。

6.開始練習

做中學,這是最快的學習方法。我從來沒看過哪個整天研讀文法書,然後不“用”英文的人,能夠幫英文學好的。當你掌握了“最少必要知識”之後,照理來說你所需要的就是不斷的實踐,然後從錯誤中學習。

7.有空再重頭了解教材,搞懂先前不會的地方

經過一定量的練習,你對這個領域一定已經有了足夠的掌握。現在回頭看看,你對裡面所說的內容是否熟練、現在回頭看又有沒有不同的體悟。

8.只要是重要的知識,就要常常看、多複習

恩,多複習吧。
學習是永無止盡的,成長也是。我之後也會不斷的升級我的學習方法論。
對了,我今天終於升級了我的Mac Air,之前拖了很久都沒做。今天升級之後,真的感覺我的Mac恢復了之前的極速,各個地方都被優化了。我想,升級我們每個人的操作系統,也是相同重要的。

【每日寫作】持續打磨你的創作技巧#101

createyouronwlives-cultivate-your-writting-skill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我會把從學習cousera課程“Learning How to Learn”、閱讀“A Mind for Numbers”、研究相關補充資料以及總結個人學習到的一些方法論的內容,逐步寫成一連串關於自身學習方法論的文章。這些文章放在Gitbook上全文公開,並且會持續增加內容、修定更正,因為學習是一個不斷進展的過程,而我們每個人的學習方式和腦子的系統架構,都應該像是電腦一樣不停的升級。

為什麼要研究如何學習

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學習,從一出生開始學習如何直立行走、如何用語言與他人溝通;進入教育體制中,我們開始學習各項的基礎學科;進到社會中學習如何在職場生活、學習建構家庭、學習撫養子女。在我們的人生中需要學習的事情如此之多,所以我們必然要去了解怎樣才能更有效率地去學習。更何況在很多領域中,我們不需要做到深入瞭解其中的知識,更多情況下只需要快速地瞭解基礎架構就已足夠。就像是那些有修過機率學科的數學系,或是商管學系學生來說,他們是絕對不會透過買彩券、賭博等等的方式來賺取錢財,因為這某種程度上是污辱他們學識的行為。古人常說的:『十賭九輸』,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對吧?

而就像是簡單的了解機率,就可以免於在博弈相關的領域上損失金錢,如果我們知道了一個單一的行為,就可全面的提升你的健康、學習效果和睡眠,你願不願意學著去做呢?這個行為是『運動』,(運動對人體影響有大量的研究文獻,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查一下),而其實我們許多人早就知道這個概念,卻沒有深入去了解和實踐;更或者是當你遇到了這些問題之後,簡單的搜尋一下,就能夠找出海量有幫助的答案。所以我們不學習如何找出答案,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們確實讓過去的自己蒙受了不少時間、健康和各個條件的損失,不是嗎?

而在各個領域的學習根基上,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如何“學習”這件事。想像一下,一個人連如何有效率的學習都不了解,你能期望他在其他領域有什麼傑出的表現嗎?

我為什麼要寫這些文章

在“學習如何學習”這門課中,有提到學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recall”(回想)。這種讓自己回想某個知識的行為,確實有效地幫助人們學習和記憶,而其實相較於單純的“回想”,更有威力的學習方式應該是“總結+創作”。總結在回想之上,因為它不只試著去回想,甚至學習了如何歸類一門知識;而創作,更是利用了總結和結合自身其他的知識,來幫助自己在思考能力上有更深一層的突破。因為當你把學到的知識和原有的知識組合、並用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時候,從那一刻起,某些程度上這些內容就成為了你的思想。

而除了升級我自身的思考之外,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踐行。就像笑來老師所說的一樣:『想到了,學到了,就當真了;當真了,就當真做了,且真的做到了,這才是踐行。』,我學到了一些知識,我必然要透過自己的方式去統整、輸出,唯有經過這個過程,我才能進一步的去測試我所學所想是否是正確的。而持續的行動,更能夠帶來另外巨大的效應,也就是“複利效應”。所以我希望透過創作文字的過程,打磨自己的創作技巧。因為我堅信,創作技巧是幫助我邁向財富自由(甚至是豐富我的人生各個層面),最有用的方法之一。

有朋友詢問過我為什麼要一直寫作,難道不是為了成名嗎?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堅信這件事,能夠為我的人生帶來巨大的幫助。』,而我想,未來必定會有很多人質疑這些行為、甚至會有冷嘲熱諷還有攻擊的情況。不過我一定會持續的踐行下去,因為回想起來,那些冷嘲熱諷、只出一張嘴的人,常常都是最重要的反指標,不是嗎?

而且光想著未來能夠打那些人的臉,我就激動得不得了啊。(還是別浪費時間想有的沒的,做正事重要。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