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寫作】要如何在時間壓力下,用高效率的方式達成目標#104

createyourownlives-running-under-time

釐清自己的目標

1.先確定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2.它的核心關鍵是什麼?
3.目前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4.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5.方案該如何拆解,並如何實施

開始執行之前

1.盤點手上資源
2.整理目前代辦事項的前十項,並列出優先順序
3.將清單的第三項甚至是第二項之後全部劃掉

作息和生活

1.盡量使生活有規律
2.勿讓自己超過體力負荷,反而造成之後效率下降
3.保持運動、冥想及書寫的習慣

做事的心態

1.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2.專注在目標上
3.了解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

如何有效率的做事

1.每個時段只專注處理一件事
2.優化各個環節
3.學習如何提高效率

【每日寫作】我為什麼要掌握全端開發的能力#103

createyourownlives-become-full-stack-developer

前幾天去高雄的rails meetup時,有前輩詢問了我過往的一些經歷,對我原先想投入行銷領域,最後又跳入學Rails這個過程感到一點疑惑。我試著讓他了解我的想法,但他似乎不太認同,我也覺得我還想得不夠清楚。雖然別人認不認同,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要讓每個人都認同我不是累死了嗎),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夠釐清自己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所以透過這篇文章來整理一下我的想法,
為什麼我要掌握程式語言的能力,因為它是
1.跨國都用得到的能力
2.能解決我問題的能力
3.複利效應極強的能力

挑跨國都用得到的能力

我從兩三年前就在想一件事,我到底要怎樣才能不受地域限制,有一台電腦就能夠賺取收入的?
在開始行銷實習到上一個計畫的途中,我就開始思考一件事:『要靠行銷這件事來完成我的目標,有沒有搞頭?』,我的答案是:『很困難』。因為若是要靠行銷跨出國或不受地域限制工作,必須要掌握至少這一個重要因素:也就是強勢文化。因為台灣人口就是這麼少,你要搞強勢文化,建議你直接從浸淫在歐美或中國大陸這些強權國家開始。
舉例來說:今天Nike找Kobe、找Lebron來拍球鞋廣告,全世界的籃球迷一定都看得很開心。但是你今天來找陳信安、林志傑來拍,其他國家會有反應嗎?華人世界的高度大概姚明就極限了,而且僅限中國大陸市場,所以強勢文化在行銷的時候會相對順利,因為他不需要重新教育TA
不過今天如果我會Rails,而且英文夠好,我幾乎是到任何地方都能生存。因為不像行銷在執行的時候需要在文化、種族、地域上著墨很多,但是coding完全沒有這個問題,你的code是通用的、而且各處都有需求(有需要網頁或後端),只要你能解決問題,你就有機會。
而如果coding能力夠好,我幾乎就能達到不受地域限制工作的目標了。

挑能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

也一樣是從出社會開始,我發現自己很多想做的事情都牽涉到程式語言相關能力,從一開始實習(當然growth hack不一定需要複雜的科技)、到先前在做該死的wordpress(我恨wordpress!),我都在思考一件事:『如果我會coding,我做事的效率就絕對不是這樣了。』。
在做wordpress的時候,因為不會PHP,導致我要花一大堆時間跟兩個公司在那邊來來回回的討論事情,WPML真的很有效率、系統又好,但是Siling我就不敢恭維。我每天都花了一大堆時間,卻無法有效解決問題,也無法培養自己的能力,那我到底做它何用呢?
如果我全端能力夠好,我可以迅速幫我們家架一個夠用的網站;如果我全端能力夠好,我可以迅速架好該死的網站,還不用用wordpress;如果我全端能力夠好,我可以直接在之前實習的公司做growth hack。我已經遇到了這麼多如果,而我完全不想再聽到”如果”這個詞了,我要靠自己的能力一個一個解決他們。

挑複利效應極強的能力

我一直深信英文是我通往這個世界的知識之門的第一把鑰匙,而Coding是第二把鑰匙。未來是跟機器共舞的時代,你學會如何用機器的語言跟他們溝通,你就能讓他們為你所用。舉例來說:在meetup的時候,有一個前輩秀了他所做的後台給我,是他用Amazon的API,抓出競爭對手的每日賣出的各種鞋款,並把資料變成長期的趨勢圖,幫助自己公司透過對手資料來幫助下決策、進貨等等,而且他說他大概只花了一個禮拜左右(加後台的一些介面美化)。
我看到的時候我整個嚇傻了,以前要搜集的對手資料有多難啊,現在只要一個工程師加API,就能輕輕鬆鬆地做出這樣的趨勢圖,更何況只花了一個多禮拜!我如果是老闆我一定愛死他了,因為我知道他能為我創造出多少價值、省下多少無謂的浪費。
更何況在這個領域當中努力的人,有很多人都是菁英中的菁英(看看他們拿的薪水,就知道這個技能有它的價值),若是我能在這個領域跟這些強者共同努力、共同成長,天知道我會進化的有多快。

總結

其實我自己還真的不太確定,若是我把前後端開發的能力都學好之後我的下一步在哪,但是我深信這個能力會對我的人生帶來巨大的好處,就像是我深信提升英文能力絕對是對的一樣。既然我相信一個想法是對的,我就要試著去證實、修正,直到了解這個想法是否足夠好,是否好到應該植入我的腦海為止。
人生就是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創造價值,而剛好掌握程式語言的能力,恰好可以同時滿足這兩個目標(跟強者一起升級、做能解決問題的作品)。而在我釐清了我自己的想法之後,相信我可以越走越遠、越走越踏實。

【每日寫作】我目前的學習方法論#102

createyourownlives-my-way-to-learn
前幾天在看到笑來老師對於學習方式的一些想法之後,我就開始不斷的在思考要怎樣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而我也因為有機會學習到更多而著迷不已,而這也是為什麼我要開始撰寫“學習如何學習”的相關系列文章。
其實我活到現在(25歲),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真正有效的學習方式,所以學習什麼的時候都是感覺似乎有點上手,但是說不出來自己如何學習、又是如何架構整個知識的。先前在看launch school的課程時,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Mastery-based learning(又稱Mastery Learning)。
先讓我們看看wiki上的解釋“Mastery learning (It was initially called, “learning for mastery”),which is an instructional strategy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Mastery learning maintains that students must achieve a level of mastery (i.e. 90% on a knowledge test) in prerequisite knowledge before moving forward to learn subsequent information.
也就是說,這套學習的策略,是為了真正精進一個領域而學。仔細想想我過往的學習經驗,真正想要專精一門領域的念頭竟然真的還不算多,我活了這麼久還自詡是個不斷學習的人,竟然連這種覺悟都沒有,真是汗顏。
所以我後來又花了不少時間研究笑來老師的一些學習方法論,並結合目前實際的做法,整理出了一套我實行的方法論
以我目前學習git和command的方式為例,
1.找到當領域最經典的一份教材(或是課程提供的教材),
2.然後先仔細的研讀一遍這份教材(要慢慢看、仔細看)
3.不會的地方盡量看懂,不行的話就先往下走
4.全部看完之後,整理各章節還有教材的核心概念
5.把整份教材裡的各個重要的概念,和會用到的東西背起來(對,就是先死背)
到目前這個地方,你應該已經掌握了笑來老師說的:『最少必要知識,MAKE(Minimal Actionable Knoweldge & Experience)』,接著就可以開始實做了。
6.把原先不懂的地方再看一次
7.開始練習(我是跟教材跑,再跟codecademy做一遍)
8.有空再重頭了解教材,搞懂先前不會的地方
9.只要是重要的知識,就要常常看、多複習。
而我會先解釋一下各個步驟的目的是什麼

1.看教材:

一定要看教材,尤其是經典的教材,並且要慢慢看、仔細看。為什麼要看教材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是在這個領域中的聰明人,怕別人不會用,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教學手冊。所以與其一頭栽進去很多彎路,運氣差一點,還可能在腦海裡面植入很多壞的觀念,我們不如先看看聰明人和前輩的脈絡跟想法是什麼。

2.盡量看懂,不行就往下走

人的思維一般會分成兩成運作模式,一種是專注模式(foucused mode),它會在專注時啟動;另外一種是發散模式(diffuse mode),它會在放鬆時啟動。兩者無法並存,相互交替。我們在學習每一種技能的過程,其實就像是建立一座知識的城堡。在專注模式下運作的我們,就像是把所學到的知識凝聚、強化,形成一塊塊知識的磚頭;而在發散模式運作下的我們,就像是把所學的知識相互連結、黏著,提供像是水泥的功能。
所以不急著當下搞懂觀念的原因在於,當我們過度專注時,我們可能反而阻擋了不同知識相互連結的可能,而且當我們把知識放入腦海之後。若是我們稍微放鬆,或是轉移焦點,在發散模式下,我們的潛意識也會不時的自動學習和運作,學習反而更有效率。(有機會會深入解釋兩種模式的運作)

3.整理教材和章節的核心概念

我們在學習一個領域時,最重要的就是搞懂這領域的核心概念是什麼、不是什麼,他平常要怎麼用、不能怎麼用。等我們搞懂了這個概念相關的方法論之後,我們就算是瞭解了這個領域的概念。而當我們學習去整理和分類時,除了透過回想幫助我們對學到的知識更有印象,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如何快速的分類、歸納所學知識。

4.把各個重要的概念,和會用到的東西背起來

學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於實踐,當我們理解這個領域運作的原理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使用。就像是我們小時候學的數學課本,花了一大堆的頁面介紹乘法怎麼用、何時用,最後才是公式。而我們最後要記得的就是公式,那些一大堆的解釋字句在我們了解之後,就可以暫時放到一邊去了。(有人還記得課本的內容嗎?@@)

5.把原先不懂的地方再看一次

花少量的時間看是否理解不懂的地方了。

6.開始練習

做中學,這是最快的學習方法。我從來沒看過哪個整天研讀文法書,然後不“用”英文的人,能夠幫英文學好的。當你掌握了“最少必要知識”之後,照理來說你所需要的就是不斷的實踐,然後從錯誤中學習。

7.有空再重頭了解教材,搞懂先前不會的地方

經過一定量的練習,你對這個領域一定已經有了足夠的掌握。現在回頭看看,你對裡面所說的內容是否熟練、現在回頭看又有沒有不同的體悟。

8.只要是重要的知識,就要常常看、多複習

恩,多複習吧。
學習是永無止盡的,成長也是。我之後也會不斷的升級我的學習方法論。
對了,我今天終於升級了我的Mac Air,之前拖了很久都沒做。今天升級之後,真的感覺我的Mac恢復了之前的極速,各個地方都被優化了。我想,升級我們每個人的操作系統,也是相同重要的。

【每日寫作】持續打磨你的創作技巧#101

createyouronwlives-cultivate-your-writting-skill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我會把從學習cousera課程“Learning How to Learn”、閱讀“A Mind for Numbers”、研究相關補充資料以及總結個人學習到的一些方法論的內容,逐步寫成一連串關於自身學習方法論的文章。這些文章放在Gitbook上全文公開,並且會持續增加內容、修定更正,因為學習是一個不斷進展的過程,而我們每個人的學習方式和腦子的系統架構,都應該像是電腦一樣不停的升級。

為什麼要研究如何學習

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學習,從一出生開始學習如何直立行走、如何用語言與他人溝通;進入教育體制中,我們開始學習各項的基礎學科;進到社會中學習如何在職場生活、學習建構家庭、學習撫養子女。在我們的人生中需要學習的事情如此之多,所以我們必然要去了解怎樣才能更有效率地去學習。更何況在很多領域中,我們不需要做到深入瞭解其中的知識,更多情況下只需要快速地瞭解基礎架構就已足夠。就像是那些有修過機率學科的數學系,或是商管學系學生來說,他們是絕對不會透過買彩券、賭博等等的方式來賺取錢財,因為這某種程度上是污辱他們學識的行為。古人常說的:『十賭九輸』,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對吧?

而就像是簡單的了解機率,就可以免於在博弈相關的領域上損失金錢,如果我們知道了一個單一的行為,就可全面的提升你的健康、學習效果和睡眠,你願不願意學著去做呢?這個行為是『運動』,(運動對人體影響有大量的研究文獻,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查一下),而其實我們許多人早就知道這個概念,卻沒有深入去了解和實踐;更或者是當你遇到了這些問題之後,簡單的搜尋一下,就能夠找出海量有幫助的答案。所以我們不學習如何找出答案,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們確實讓過去的自己蒙受了不少時間、健康和各個條件的損失,不是嗎?

而在各個領域的學習根基上,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如何“學習”這件事。想像一下,一個人連如何有效率的學習都不了解,你能期望他在其他領域有什麼傑出的表現嗎?

我為什麼要寫這些文章

在“學習如何學習”這門課中,有提到學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recall”(回想)。這種讓自己回想某個知識的行為,確實有效地幫助人們學習和記憶,而其實相較於單純的“回想”,更有威力的學習方式應該是“總結+創作”。總結在回想之上,因為它不只試著去回想,甚至學習了如何歸類一門知識;而創作,更是利用了總結和結合自身其他的知識,來幫助自己在思考能力上有更深一層的突破。因為當你把學到的知識和原有的知識組合、並用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時候,從那一刻起,某些程度上這些內容就成為了你的思想。

而除了升級我自身的思考之外,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踐行。就像笑來老師所說的一樣:『想到了,學到了,就當真了;當真了,就當真做了,且真的做到了,這才是踐行。』,我學到了一些知識,我必然要透過自己的方式去統整、輸出,唯有經過這個過程,我才能進一步的去測試我所學所想是否是正確的。而持續的行動,更能夠帶來另外巨大的效應,也就是“複利效應”。所以我希望透過創作文字的過程,打磨自己的創作技巧。因為我堅信,創作技巧是幫助我邁向財富自由(甚至是豐富我的人生各個層面),最有用的方法之一。

有朋友詢問過我為什麼要一直寫作,難道不是為了成名嗎?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堅信這件事,能夠為我的人生帶來巨大的幫助。』,而我想,未來必定會有很多人質疑這些行為、甚至會有冷嘲熱諷還有攻擊的情況。不過我一定會持續的踐行下去,因為回想起來,那些冷嘲熱諷、只出一張嘴的人,常常都是最重要的反指標,不是嗎?

而且光想著未來能夠打那些人的臉,我就激動得不得了啊。(還是別浪費時間想有的沒的,做正事重要。XD)

【每日寫作】為何快速成長,是邁向財富自由的唯一捷徑?#100

createyourownlives-launching-rocket
在閱讀得到專欄時,笑來老師反覆提到:『若是要邁向財富自由,必然要將注意力投資在成長上。』,但是這又讓我想到,過往笑來老師在《我是如何獲得財務自由的?》的這篇文章中提到:『賺錢的速度一定要快。』。如果照笑來老師所說,要邁向財富自由要把注意力投資在成長,但是卻同時又要滿足快速賺錢這件事,這兩件事看起來雖沒有互相抵觸,但卻讓我無法仔細的連結,所以我特地重看了幾遍笑來老師的文章,得到了以下一些體悟。

 

在笑來老師過往的人生經歷當中,他曾經就在一週之內賺進了10萬台幣;在成為金鷹闆卡的東北區總代的期間,他也賺進了百萬級別的現金。而這樣的賺錢速度,已經非常非常之快了。在後來雖然因為一些人生的轉折,他進到了新東方“為人打工”,而在離開新東方之後,他並沒有回去繼續操先前“賺很多”的銷售老本行。而是選擇出書,還有搞其他所謂不務正業的副業。笑來老師是個聰明人,沒有回去重操舊業一定有它的道理,想必是因為找到了更快速賺錢的方法。

 

而我們可以在文章中一窺笑來老師的想法。他說:『你在籌劃自己的賺錢計畫時,必須要有以下兩個標準來幫助你判別:1.你可能賺到多少錢?2.你最快多久可能賺到那麼多錢?』。
『Peter Thiel 當年做Paypal 的商業計劃的時候,清楚地知道,按照計劃,Paypal 的90% 以上的收入來自於第19 年…… 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尋找的是遵循這樣模式的、複利曲線式的增長。』。

 

所以對於Peter Thiel來說,他所著眼的是在第19年之後,那90%以上的收入。這是一個橫跨了19年的時間維度,但他在金錢的維度上卻是有巨大的突破(Paypal於2002年已15億美元賣給ebay)。讓我們再打個比方,單純就賺錢來說,讓你選擇一個一年可以幫你賺進一台賓士,然後同意的讓你連賺十年;還有另外一個是前十年,每一個月賺不到2萬,但在第十年卻可以一年讓你賺進一台私人噴射機,你要選哪一個?

 

而在這裡我們又看到了另外一個重要的名詞,那就是複利。

複利的威力

createyourownlives-compund-effect
先前在網路上流傳了一張很有趣也很勵志的圖片。意思就是如果你每天比前一天成長1%,在一年之後,你會成長1.01 365,也就是37.78倍,很勵志對吧。但是讓我們來代換一下其中的數字,如果你維持這個成長速度,經過2年之後,你會成長1.01730,也就是1427倍,那如果經過10年呢?根據我按Casio得到的答案是5.29X10的15次方。很驚人的數字,對吧。

 

笑來老師說:『愛因斯坦說過這麼一句:“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知之者賺、不知之者被賺。』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選擇我們的賺錢方式,絕對是選擇能夠用複利去賺,這樣才能賺得又快又多。

賺錢和成長間的關係

如果我們要每一天都能夠比前一天多賺1%(或是任何比例都行,只要大於零都可),那我們必然要比前一天創造出大於0%的價值(這道理很樸實,你拿出有價值的東西,別人才會買單。),而你能比前一天創造出更多價值的方式,就是成長。唯有造創造價值的過程中成長,你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而成長也有屬於它的複利成長方式,那就是透過踐行還有積累,而最明顯例子的就是透過對自己的操作系統的升級。(之後有時間會詳細討論踐行、積累,還有操作系統的升級。)。

 

最後讓我們來複習一下
  1. 我們賺錢的速度一定要快,就像是火箭要飛離地球,你的成長速度就是飛離速度
  2. 判斷賺錢計畫是否靠譜的兩個標準
  3. 試著了解複利的威力,它會把你的生活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

而其實,寫作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複利等級的成長,有機會的話,我也會就這個主題來好好討論一下。

【每日寫作】邁向財富自由之前,先搞懂它的定義#99

createyourownlives-the-concept-of-finacial-freedom

在邁向財務自由這個專欄的第二篇文章當中,笑來老師就用了很大的篇幅來說明“定義”對一個領域的重要性,甚至是對一個單詞定義上的偏差,都有可能對一件事情的認知帶來重大的影響。

在專欄中,笑來老師提到,所謂的財富自由應該是:『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而當我們能夠清楚的定義一件事情之後,我們便能針對這件事情,做出相對應的行為。而財富自由其實重點不是在於我們最終能擁有多少收入,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擁有自由-時間上的自由、選擇上的自由,甚至是注意力上的自由。

盡可能用價值低的換取高的

而在接下來幾天的數篇文章當中,笑來老師又進一步的定義了我們所“擁有”的資產的優先順序,他們的順序分別是:注意力>時間>金錢。當我們對優先順序有了進一步認知之後,我們就能夠知道,用低順序的東西換取高順序的東西,是非常超值也是最優先要去做的事情。讓我們打個比方好了,今天銀行開放讓你拿一百紙鈔(真鈔)換一千元紙鈔(真鈔)你換不換?而用金錢換取時間甚至是注意力,就是類似的概念。

而其實單純一個用低換高的行為,就能讓人的認知感到無比的震撼,但其實如果讓我們來看貨品或是服務的買賣上來看,你就會覺得再正常也不過。你覺得一本原文參考書值得買,所以你花了上千塊台幣;你覺得坐商務艙舒服多了,所以你多花了幾萬塊升級;你認為買車就要買安全的車,所以雙B以下的車你絕不考慮。因此基本上,大部分的交易,都是在我們認為物超所值的情況下才會成立。

交易的成立是你情我願

當平常人們討論到財富自由的時候,人們都喜歡說些什麼?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如果等我有錢的話,我就要XXX』。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人們在達到財富自由這個“里程碑”之後,他們其實真正想要的是選擇上的自由,也就是他們能夠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注在哪的自由。因此,對於“財富自由”來說,你擁有多少錢根本就不會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辦法擁有,決定自己要投注注意力在哪的自由。

最徹底的財富自由方式?

因此,我們究竟要如何不用再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一開始,大家可能會想到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單位時間能做的錢給提高,最終在存了一大筆錢之後,能夠安穩地享受生活。又或者是把自己的時間賣成多份,像是寫書、長期持有股票都是類似的做法。但其實更厲害的做法應該是創造可以“長期”有持續收入的方法,像是寫長銷書、創造可口可樂等等。而若是可以把這些事情做得更極致,時間創造的成果可以超越數十年,甚至數百年(你知道Bemjamin Framklin的自傳已經賣了多久了嗎?),這些時間創造出來的成果,仍舊可以不停的販賣。

所以這種能夠接受時間考驗,但卻還能持續創造收入的方式,應該才是最徹底的財富自由的方式。(請注意,財富自由的定義跟賺大錢的定義,切記不要混為一談。有很多人即使沒有我們認知中很高的收入,但他們早已找到屬於自己財富自由的方式了,像是我崇拜的宗翰。)

如何達到財富自由?

而當我們回頭來看,如果創造財富自由的方式,不外乎就是提高自己單位時間的收入,或者是把單位時間賣出多份。但在我們達到這些目標前,我們都還需要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能夠創造足夠的價值。』。而沒有價值的東西沒人要,就像是如果我們沒有特殊的技能,想必是無法創造太多價值。所以在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創造足夠的價值之前,我們很不幸的必須去出售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來換取金錢滿足生活必需。

不過在我們真正意識到,擁有能力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之後,我們就必然要把我們的金錢、時間還有注意力投注在成長之上,因為只有成長,才能幫助你解決你所遇到的難題。

成長才是至關重要的事

如果努力成長,讓自己能創造更多價值來達到財富自由是我們的目標,那成長就是我們重要的標的。而在這裡,我要進一步闡述為什麼資源的優先順序,分別為注意力>時間>金錢。讓我們回想一下,你有錢之後花錢買書就會撥出時間好好看書嗎?你有時間閱讀之後會在讀書時間內專心致志,並且勤做筆記然後實踐嗎?看看我們書櫃上那些沒看完的書,或是空空如也的書架就知道了:『重要的從來不是我們買了多少書,而是我們投注多少注意力去試圖理解和實踐一個知識。』,但是很明顯的很多人連好好的把書看完都做不到,更不用說投注資源讓自己成長了。

而成長這件事,說來簡單卻也不簡單。成長所依靠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積累,但是世上能好好長時間持續把事做好的人永遠都是少數。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在我們正式走上財富自由這條道路之前,我們必須試圖理解它的核心概念是什麼。而即使我們對它的定義有了錯誤的認知,我們也應該透過各種方式,來為自己“洗腦”,釐清最正確的觀念。因為一但當我們能夠瞭解正確的定義,就能夠幫我們少走很多彎路,進而更早的達到我們的里程碑。

【每日寫作】欠債不慘,更慘的是你要用注意力來還#98

 

createyourownlives-debt

拖延就像是欠債,不管你如何不想處理,你還是得還。而且你拖越久、更多利息要還。而更慘的不是用金錢還債,而是用注意力還債。
其實離開先前的工作的時候,我還有一些工作項目沒有完成,但是由於在之前的地方實在太痛苦了,所以我根本就是連滾帶爬的逃離(不要問我為什麼),而且我還自願的放棄了幾天假,並犧牲了自己的個人時間來完成工作項目。

察覺注意力的重要

回來之後我根本就是完全沈浸在coding的世界當中,每天都希望可以好好的學習前後端的東西。但是我心裡知道,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完,而在我沒有處理完之前,沒辦法跟先前的工作切得一乾二淨,而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個人的注意力會不斷的被犧牲。所以長遠來看,我需要解決它,越快越好。因為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從過往中學習

這兩天至少花了超過10個小時的時間,來收尾之前的工作。在這段時間裡我也思考了很多事情,像是:『我一定要自己掌握技術,而不是透過效率這麼低的方法做事。』、『未來我要找怎樣的人一起工作?』、『如何有效的辨別他人?』,等等。而在其中,我思考的最多的就是:『我到底做了些什麼,所以導致了我欠下了這麼多”債“,讓我不得不用自己寶貴的注意力來償還?』。

資源的優先順序

在每天閱讀《得到》專欄的過程中,我逐漸掌握到了注意力是我們所擁有,最珍貴的財富。而注意力跟時間還有金錢的重要性分別為,注意力>時間>金錢。所以當我發現我這麼長的時間以來,都是花我的注意力去換取金錢,而更慘的是並沒有換到多少成長,每當想到這裡我都覺得心痛不已。因為這麼多的注意力,我可以拿來投注在多少我有興趣的事情、想投資的技能還有重要的人身上。
而其實這也是一種債,一種必須要用自己寶貴的注意力來還的債。

為什麼會欠下注意力的債?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1.能力不足。2.不會識別環境。
1.能力不足
因為我的能力還不夠,所以我不得不出賣我寶貴的注意力來換取時間。所以為了擺脫這種狀況,我必須把我的金錢拿來買時間,甚至是換取注意力,因為這才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2.不會辨別環境
簡單的來說,就是不會看人事物。有很多東西自己早該察覺,像是為人、現況、環境等等,是我每每都把事情想得太簡單,然後自以為樂觀,採了坑以後才在該該叫,還認為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其實更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能辨別對的事物,免去後面的一堆麻煩事。

總結

金錢是稀缺資源,時間也是,而注意力更是。在人的一生當中,盡量不要用未來的金錢,支付今日的消費因為你不僅是在透支自己的財務,更是在拖累自己的成長。而比起欠下金錢的債務,小心更要避免欠下注意力的債務。因為注意力,比金錢值錢太多了。

【每日寫作】成為能說那話的人#97

createyourownlives-people-who-can-speak
今天在《得到》專欄又看到了這句話:『成為能說那話的人』。記得之前“剛”出社會的時候,也曾經給了團隊一些我認為有幫助的建議。結果當時團隊的人看起來都沒什麼反應,也許是認為我想太多,或是因為當時其實氣氛沒有很好,總之那些話就像是風一樣,消逝在空中。
結果過了不久,就看到團隊的人在臉書總結前輩給他的一些建言,開心的說:『前輩講得真是太好!』,結果裡面有幾個內容就是我先前建議的。看完那則貼文,我也只能尷尬了一下。而那時,我跟從笑來老實的文章中,學到標題那句話。

強者是稀少的

剛剛花了不少時間學習lauchschool的課程。在課程一開始的時候,instructor花了很多時間講學習習慣、課程目的,以及應該要用什麼心態來對待這個課程。在影片途中我聽到了一段話:”There are only few people,who are really good at something.“,聽到這段話的時候,我不由得把影片暫停,開始思索這句話。
launchschool跟其他課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很強調Mastery based learning。因為他們希望你在學習過程不要以Performance為追求目標,而是以Mastery為追求目標,因為有太多的人只想找捷徑、思考可以多快完成課程,卻不願意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想想自己需要投注多少時間。

別人為何不聽你的話

為什麼我們願意聽“權威人士”的話,即使他們說的可能是錯的;但我們卻不願意聽常人,或是魯蛇的話,即使他們可能是對的?也許就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真正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實在太少了,加上人們習慣追隨權威,所以就造就了人們一股腦的不思考,輕而易舉的就相信別人。而通常這個時候,即使你怎麼說破嘴也沒人要聽,因為你不是個“專家”。

時不時做出令人敬佩的事

所以與其說得口沫橫飛地想說服別人,不如好好地增進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所說的話匹配上屬於自己的印象。就像笑來老師說的:『想要別人主動接近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時不時做出令人敬佩的事。』,而這確實也是贏得別人尊重的方法,最終它也會幫你成為那個“能說那話的人”。

總結

不過別忘了,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時,切記需要同時創造價值,畢竟你做的事若不是有益他人,就算再厲害也不會有人搭理你、社會也不會有任何進步。所以記得要:1.成為能說那話的人。2.時不時做出令人尊敬的事。3.創造社會價值

話說,最終我還是決定買Lauchschool的課程。因為他是市面上目前我看到最貴的,價位我剛好也算是能負擔(199鎂/月)。而且照他們所說大約在500-800小時內就能完成,我應該可以如期完成這個課程。期望可以看到好的成果。

【每日寫作】慢慢來,比較快#96

createyourownlives-step-by-step

今天的我陷入了極度的恐慌當中。一方面由於codecademy project的卡關,另一方面煩惱到底要怎麼處理8X8的app,最後就是學習rails,根本就是在進行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而今天的我,也面臨了很多矛盾。
『笑來老師你好,看到老師今天這篇問答很有質量,讓我花了不少時間省思,但我的想法卻開始困惑起來。我目前開始自學Rails,而我想透過線上教材(codecademy等等)、教學(上傳教學影片)、分享、交流的方式,依靠自己大部分的力量“搞懂”一份技能,而我也從中學會如何“教會自己”的這個技能,我想這對我未來會很有幫助。但是聽到老師這麼說:『我們應該節省時間、在經濟能力承受範圍內選擇最貴的。』。這讓我不免開始思考,我是否該去找足夠好的線上課程,讓老師一步一步地帶著我做。畢竟給專業的老師帶,未來我也可以避免很多技術債,節省更多時間。如果從節省時間的角度來看,兩者都能為未來節省很多時間,但當下的我,還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在得到專欄上,笑來老師提到了:『為了避免選擇上的偏誤和成本,我們應該在經濟能力承受範圍內,選最貴的。』

我該如何取捨?

其實我很想透過學習Rails這個技能,“教會自己“很多事。因為一旦當我學會如何”教會自己“,未來我就可以更快速的教會自己其他技能;但是他說的很有道理,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為自己節省時間,而若是跟好的老師學習,未來的我能夠避免很多在學習程式上的技術債。這兩件事都能創造極大的價值,一個是幫我教會自己,另一個是讓我在Rails變得足夠強大。
今天的我就帶著這份恐慌,到了高雄的meetup。但是在跟那邊的前輩聊了聊之後,我的恐慌立刻就消失一大半。他們跟我分享他們如何學習,推薦了幾份教材,也告訴我有什麼問題可以在每週聚會提出來討論,大家都很樂意解決。而此刻的我,也漸漸冷靜了下來。

過往的經驗教我的事

之前的我一直把學習程式語言,當作學習一門新的外語,而我有時候也會拿過去學日語的經驗來對照。那時候學日語的時候我暑假一天花5個小時,開學之後平日一天也花約2個小時,在一年中孜孜不倦,好不容易才累積了1000多個小時的學習時數,並通過了日檢二級。那時的我心中充滿了惶恐、迷惘還有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現在的我也是(但其實也沒那麼大啦)。所以現在的我,有沒有從過去的經驗,總結什麼不同的結論?

刻意練習的威力

通過JLPT日檢二級的漢字圈學生,他們的學習時數,一般落在約1150~1800 小時之間。也就是說,如果你要通過N2,基本上你累積的學習時數會落在這個區間(當然每個人的情況略有不同,會說中文又會說韓文的學生,所需時間應該會小於1000小時。)。而學習Rails應該也是類似的情形。
你根據一個人累積的學習時數、做了多少project、擁有多少作品集等等,基本上就可以判斷這個人的程度在哪。有好的老師最大的好處就是,他可以幫你減少走偏的機會、加快你的學習速度。不過『師父領進門,學習在個人。』,唯一不變、最重要的成長因素,就在於你付出多少的努力,也就是積累。
如果我在一個技能上投注了一千個小時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基本上就稍微進入了senior的境界;若是我在一個技能上投注一萬個小時的刻意練習,基本上我很有可能就進入了expert的境界。所以我該想的就是,
1.該如何累積足夠的練習時間。2.該如何創造足夠強度的練習機會。3.我要如何提高學習的效率。
而其實比起思考這三件事,更重要的就是,持續動手做。

Just Do It!

在A mind of number這本書提到,要幫助自己進入到”心流“狀態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聚焦於過程,而不是結果。人會拖延(procrastinate)的原因就是,當我們遇到不舒服的情況時,我們就會逃避,並選擇相對舒服的事情去做。最後把原本該做的事情拋在腦後,一拖再拖。但是有趣的是,要破解拖延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動手做(有機會再來介紹一下書中的做法)。因為實際動手的痛苦程度,事實上小於想像不想做的事情的痛苦程度。

總結

一個頂尖的優秀選手,要如何頂住壓力,最後突破自己?我認為答案是,聚焦於每個動作,把他們做到完美,而不是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創造出美好成果。我想我該做的也是一樣,不斷地投注時間、練好每個project、累積自己的能力,而當我能夠把每個動作做到接近完美的時候,美好的果實,自然就開花結果。
註:關於選擇教材和練習的方式,我想我最終會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答案的。

【每日寫作】里約奧運給我的啟示#95

createyourownlives-life-is-a-deal
最近正逢奧運賽事,各國的頂尖好手都齊聚里約,目的就是在世界最高殿堂,展示平時訓練的成果,期盼一舉拿下好成績。這幾天也剛好有些時間,觀賞台灣選手跟其他各國選手交手。我看著他們比次互相較勁,分數偶有超前、偶有落後,而他們臉上的表情也隨著比賽的進行有所變化。

我當然知道一個人的身手跟情緒似乎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如果不讓我們看比數,很多時候只要看選手的表情,我們就能夠知道他們目前是領先還是落後,所以我開始思考幾個問題:

1.如何不讓情緒(壓力)影響表現?
2.世界頂尖的選手都在追求什麼?
3.最佳跟次佳的選手差在哪?

1.如何不讓情緒(壓力)影響表現?

雖然我無法體會這些頂尖選手承受的壓力,但是這些壓力施加在他們身上的感覺,可能就像是我們面對人生重要的場面一般,稍有不慎,過去的心血便功虧一簣。但是不是就是因為擔心太多,而導致實力無法發揮呢?我還記得在看《秘密》這本書時提到,世界頂尖泳將Michael Phelps在奧運奪冠的過程中,其實就跟他往常練習的節奏一樣,當他站上泳池,一切就進入自動模式,而強悍如他,也毫無懸念的一次又一次的創造佳績。

我想要說的是,基本上你在賽場上的表現,不太可能超出你平時的表現太多。當然每個選手的體能狀況都會有所變化,但是如果你不是最強,即使你的狀況剛好在巔峰,你也不太可能會樂勝其他人。 所以對頂尖選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平時的訓練。要靠扎實的訓練讓自己變強、優化各個環節,一定要在練習的時候就能屢創佳績,唯有這樣,才有本錢在正式的賽場上跟人決鬥。

2.世界頂尖的選手都在追求什麼?

也許是成為世界第一、也許是超越自我、也許是透過奪得佳績達成某些目標,但是我敢肯定的是,他們絕對不是單純“喜歡”所以才花這麼多心血。他們也知道一切都是一場交易,你必須犧牲點什麼,才能換到你想要的東西。選手犧牲玩樂的時間,目的是爭取更多的練習;選手忍受身體的傷痛,因為他們知道對手不會在賽場上同情你;他們必須忍受孤獨和枯燥,因為那些各項基礎訓練是如此的單調。

而在這裡我想借用日本棒球名將-鈴木一郎的兩段名言: 『「楽しんでやれ」とよく言われますが、 僕には、その意味がわかりません。』 。意思是,雖然常有人說:『因為喜歡,所以去做』,但是對我來說,我不懂這句話的意思(意味著很多事情不是單看自己爽不爽決定要不要做好)。

『少しずつ前に進んでいるという感覚は、人間としてすごく大事。』 。意思是,一點一點向前邁進的感覺,對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我想,對那些頂尖的選手來說,透過努力來突破過往自己的極限,並且證明自己的存在,這就是讓他們義無反顧的往前邁進的原因吧。 他們每天接受這麼多訓練,份量這麼重、這麼辛苦,但是他們為什麼都沒有逃開?他們追逐的到底是什麼? 我想,每個人必然出犧牲點什麼、才能得到些什麼,這是一場公平的交易。

3.最佳跟次佳的選手差在哪?

我覺得最大的差別是心態和付出的犧牲。
『前日職球星稻葉篤紀對媒體說,今年6月時曾到一朗邁阿密的家作客,就在一朗完成日美4257安的世界紀錄3天後,一起吃晚餐慶祝。 但即使客人來訪,一朗排定的訓練也不中斷,稻葉說,大約9點過後,一朗致歉表示須離開一下,就到隔壁房間練習1個半小時,房內還擺放多台訓練機器,「他真的是一天到晚都在想棒球啊!」。』 。

你自己想想,一般選手晚上這個時候早就在休息放鬆,而一郎卻還在練習。假使他一天比別人多練1.5個小時,一年就是547.5小時,二十年就是11000個小時。你自己想想,面對一個比你多練幾百幾千、甚至是一萬小時的對手,你的勝算還有多少?而這樣的情形,我在我的偶像Kobe Bryant身上也看得到。他們對運動還有自身成績的態度,即使是其他稱作“頂尖”的選手,仍無法企及。所以, 想要成為頂尖中的頂尖,請先抱持好該有的覺悟。

總結

其實寫到最後,我們可以知道,這世上存在的一切,都是透過不斷的交易而成形的。你將你寶貴的注意力,投注在你愛的人身上,所以你有機會得到良好的親密關係;你將你的資源投注在你的能力上,你很有可能在自己的能力上,樂勝其他人;你將你的時間花在玩寶可夢上面,你最後就有可能成為神奇寶貝大師(誤)。

如果讓你選擇,你會拿你的人生,去換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