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寫作】為何我們應該鼓勵別人,追求自己的目標#105

createyourownlives-encourage-others

因為從很久以前我就知道,擁有一個目標,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我真正醒悟,發現自己需要尋找自己人生意義的時刻,大概是大二下的時候。從那個時刻開始,我每天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想:『我的熱情到底是什麼?我到底未來過的或是什麼樣的生活?』,有時的我沮喪、有時的我失眠、有時的我因為自己的無能而落淚(寫了都覺得有趣XD)、有時的我誤以為自己找到了答案,而這樣的事情,幾乎在每天的生活中輪流上演。而直到最近,我才開始慢慢的放下自己的焦慮還有恐懼,也逐漸確定了自己的目標,而到了這些時刻為止,大約經過了六年的時間。(天阿,六年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啊…)
所以當人們有了目標之後,我們更應該去鼓勵他們,因為這個世界上冷言冷語太多,相較之下,鼓勵這種東西根本就是無比稀少的東西啊。
說到目標,大部分的人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而相較之下,有目標的人就更顯得難能可貴。但是雖然目前可能還沒有目標,這並不代表我們就需要自怨自艾,因為目標(或者你想說熱情)從來就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們往往都是在人生中各項經驗和體會的交集,而很多時候它們更需要我們刻意去理解甚至是創造。

如果你還不了解自己的目標…

想要了解自己的目標,從善用自己的注意力開始。Pokemon Go出來之後,我就很喜歡說一句話:『如果你想成為神奇寶貝大師,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抓神奇寶貝就對了!』,所以反過來看,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的目標,你就要有決心花足夠的時間,來幫助自己找到目標。
我其實還沒有辦法完整的說出,這段時間我是因為經歷了些什麼,最終才幫助自己得到了結論。而我最近很喜歡一句話“Lady luck favors those who tries”,我只知道其中最關鍵的事是,永遠不要放棄找出答案,因為只要你願意持續努力,有很大的機會你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意外的驚喜。
目前的我,只能給以下幾個建議,希望大家(我也是)都能花時間好好想想
1.你想要過上怎樣的生活?
2.什麼是你人生值得追求的事?
3.你能夠為別人創造什麼價值?
4.你應該培養什麼能力來累積自己的資本?
5.如何善用自己的注意力(你的注意力花在哪,你就會去哪)?

如果你已經瞭解了自己的目標…

我必須先說聲恭喜你,因為人生有了目標之後,事情就簡單太多了。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想盡辦法完成目標。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很多時候人們總是喜歡潑其他人冷水,一次又一次的嘲笑其他人,似乎別人有目標是件很可笑的事。但是人因夢想而偉大,世界上有多少偉大的發明、對人類有傑出貢獻的是,都是由這群“夢想”家所帶領我們達到的。
很多時候,我們做什麼並不需要別人批准,甚至別人認同,只要你自己覺得是對的事,你就應該去做。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應該固執地堅持己見,而應該靈活地去一步一步的驗證自己的想法,等到你深信不已之後,就把這個念頭深植到你的大腦裡,成為你身體的一部份。就像是lean startup的精神一樣:『先抱持一個觀念,然後不停的測試,最後找到MVP之後,再野蠻生長。』。
所以你應該要做的,就是堅定自己的信念,然後一步一步的向其邁進。但是一路上,你絕對會碰到很多挫折、很多困難,但這是很正常的,因為人生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如果你遇到挫折就想放棄目標,或是你訂下目標不久就開始淡忘,都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說明:『你其實沒有那麼想完成它。』。而若是有這種情形出現,你必須靜下心來思考,問題出在哪?試著找出問題之後,再繼續前行。

我想做的是什麼?

我建立自己的網站,並為網域取名為create your own lives最大的希望就是,透過自己成長的軌跡告訴大家,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透過持續的努力,達到屬於自己的目標、完成屬於自己的夢想。而在不久的將來,我也希望能夠幫助許多人共同成長,讓我們一起完成屬於我們自己的目標。
但是很多時候,人微言輕,你的地位不夠或是不被認同,所說出的話是沒人願意聽的。不過沒有關係,我會透過一步一步的成長,並記錄我的成長歷程,讓大家知道一開始的我一點都不耀眼。但是我透過每天持續的努力,幫助自己朝向自己的目標邁進。如果我都可以,大部分的人絕對也可以。
我們想做什麼,不需要別人授權。因為至始至終,這都是屬於你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屬於那些這輩子沒有參與過你的人生超過10小時,每次都只是出一張嘴想要“改變”你的人。我總是請我媽不要擔心我,因為我比她更擔心我自己,如果我自己都找不出答案了,她擔心有什麼用呢?
說到底,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旅程,而我們最需要的,就是不時有些補給站,讓自己可以恢復體力,繼續朝向目標。而我們每次的鼓勵,恰好有可能就是那些旅途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所以不要吝惜自己的鼓勵,多幫助身邊的其他人,讓更多人能夠完成屬於自己的夢想。

【每日寫作】我為什麼要掌握全端開發的能力#103

createyourownlives-become-full-stack-developer

前幾天去高雄的rails meetup時,有前輩詢問了我過往的一些經歷,對我原先想投入行銷領域,最後又跳入學Rails這個過程感到一點疑惑。我試著讓他了解我的想法,但他似乎不太認同,我也覺得我還想得不夠清楚。雖然別人認不認同,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要讓每個人都認同我不是累死了嗎),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夠釐清自己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所以透過這篇文章來整理一下我的想法,
為什麼我要掌握程式語言的能力,因為它是
1.跨國都用得到的能力
2.能解決我問題的能力
3.複利效應極強的能力

挑跨國都用得到的能力

我從兩三年前就在想一件事,我到底要怎樣才能不受地域限制,有一台電腦就能夠賺取收入的?
在開始行銷實習到上一個計畫的途中,我就開始思考一件事:『要靠行銷這件事來完成我的目標,有沒有搞頭?』,我的答案是:『很困難』。因為若是要靠行銷跨出國或不受地域限制工作,必須要掌握至少這一個重要因素:也就是強勢文化。因為台灣人口就是這麼少,你要搞強勢文化,建議你直接從浸淫在歐美或中國大陸這些強權國家開始。
舉例來說:今天Nike找Kobe、找Lebron來拍球鞋廣告,全世界的籃球迷一定都看得很開心。但是你今天來找陳信安、林志傑來拍,其他國家會有反應嗎?華人世界的高度大概姚明就極限了,而且僅限中國大陸市場,所以強勢文化在行銷的時候會相對順利,因為他不需要重新教育TA
不過今天如果我會Rails,而且英文夠好,我幾乎是到任何地方都能生存。因為不像行銷在執行的時候需要在文化、種族、地域上著墨很多,但是coding完全沒有這個問題,你的code是通用的、而且各處都有需求(有需要網頁或後端),只要你能解決問題,你就有機會。
而如果coding能力夠好,我幾乎就能達到不受地域限制工作的目標了。

挑能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

也一樣是從出社會開始,我發現自己很多想做的事情都牽涉到程式語言相關能力,從一開始實習(當然growth hack不一定需要複雜的科技)、到先前在做該死的wordpress(我恨wordpress!),我都在思考一件事:『如果我會coding,我做事的效率就絕對不是這樣了。』。
在做wordpress的時候,因為不會PHP,導致我要花一大堆時間跟兩個公司在那邊來來回回的討論事情,WPML真的很有效率、系統又好,但是Siling我就不敢恭維。我每天都花了一大堆時間,卻無法有效解決問題,也無法培養自己的能力,那我到底做它何用呢?
如果我全端能力夠好,我可以迅速幫我們家架一個夠用的網站;如果我全端能力夠好,我可以迅速架好該死的網站,還不用用wordpress;如果我全端能力夠好,我可以直接在之前實習的公司做growth hack。我已經遇到了這麼多如果,而我完全不想再聽到”如果”這個詞了,我要靠自己的能力一個一個解決他們。

挑複利效應極強的能力

我一直深信英文是我通往這個世界的知識之門的第一把鑰匙,而Coding是第二把鑰匙。未來是跟機器共舞的時代,你學會如何用機器的語言跟他們溝通,你就能讓他們為你所用。舉例來說:在meetup的時候,有一個前輩秀了他所做的後台給我,是他用Amazon的API,抓出競爭對手的每日賣出的各種鞋款,並把資料變成長期的趨勢圖,幫助自己公司透過對手資料來幫助下決策、進貨等等,而且他說他大概只花了一個禮拜左右(加後台的一些介面美化)。
我看到的時候我整個嚇傻了,以前要搜集的對手資料有多難啊,現在只要一個工程師加API,就能輕輕鬆鬆地做出這樣的趨勢圖,更何況只花了一個多禮拜!我如果是老闆我一定愛死他了,因為我知道他能為我創造出多少價值、省下多少無謂的浪費。
更何況在這個領域當中努力的人,有很多人都是菁英中的菁英(看看他們拿的薪水,就知道這個技能有它的價值),若是我能在這個領域跟這些強者共同努力、共同成長,天知道我會進化的有多快。

總結

其實我自己還真的不太確定,若是我把前後端開發的能力都學好之後我的下一步在哪,但是我深信這個能力會對我的人生帶來巨大的好處,就像是我深信提升英文能力絕對是對的一樣。既然我相信一個想法是對的,我就要試著去證實、修正,直到了解這個想法是否足夠好,是否好到應該植入我的腦海為止。
人生就是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創造價值,而剛好掌握程式語言的能力,恰好可以同時滿足這兩個目標(跟強者一起升級、做能解決問題的作品)。而在我釐清了我自己的想法之後,相信我可以越走越遠、越走越踏實。

【每日寫作】為何快速成長,是邁向財富自由的唯一捷徑?#100

createyourownlives-launching-rocket
在閱讀得到專欄時,笑來老師反覆提到:『若是要邁向財富自由,必然要將注意力投資在成長上。』,但是這又讓我想到,過往笑來老師在《我是如何獲得財務自由的?》的這篇文章中提到:『賺錢的速度一定要快。』。如果照笑來老師所說,要邁向財富自由要把注意力投資在成長,但是卻同時又要滿足快速賺錢這件事,這兩件事看起來雖沒有互相抵觸,但卻讓我無法仔細的連結,所以我特地重看了幾遍笑來老師的文章,得到了以下一些體悟。

 

在笑來老師過往的人生經歷當中,他曾經就在一週之內賺進了10萬台幣;在成為金鷹闆卡的東北區總代的期間,他也賺進了百萬級別的現金。而這樣的賺錢速度,已經非常非常之快了。在後來雖然因為一些人生的轉折,他進到了新東方“為人打工”,而在離開新東方之後,他並沒有回去繼續操先前“賺很多”的銷售老本行。而是選擇出書,還有搞其他所謂不務正業的副業。笑來老師是個聰明人,沒有回去重操舊業一定有它的道理,想必是因為找到了更快速賺錢的方法。

 

而我們可以在文章中一窺笑來老師的想法。他說:『你在籌劃自己的賺錢計畫時,必須要有以下兩個標準來幫助你判別:1.你可能賺到多少錢?2.你最快多久可能賺到那麼多錢?』。
『Peter Thiel 當年做Paypal 的商業計劃的時候,清楚地知道,按照計劃,Paypal 的90% 以上的收入來自於第19 年…… 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尋找的是遵循這樣模式的、複利曲線式的增長。』。

 

所以對於Peter Thiel來說,他所著眼的是在第19年之後,那90%以上的收入。這是一個橫跨了19年的時間維度,但他在金錢的維度上卻是有巨大的突破(Paypal於2002年已15億美元賣給ebay)。讓我們再打個比方,單純就賺錢來說,讓你選擇一個一年可以幫你賺進一台賓士,然後同意的讓你連賺十年;還有另外一個是前十年,每一個月賺不到2萬,但在第十年卻可以一年讓你賺進一台私人噴射機,你要選哪一個?

 

而在這裡我們又看到了另外一個重要的名詞,那就是複利。

複利的威力

createyourownlives-compund-effect
先前在網路上流傳了一張很有趣也很勵志的圖片。意思就是如果你每天比前一天成長1%,在一年之後,你會成長1.01 365,也就是37.78倍,很勵志對吧。但是讓我們來代換一下其中的數字,如果你維持這個成長速度,經過2年之後,你會成長1.01730,也就是1427倍,那如果經過10年呢?根據我按Casio得到的答案是5.29X10的15次方。很驚人的數字,對吧。

 

笑來老師說:『愛因斯坦說過這麼一句:“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知之者賺、不知之者被賺。』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選擇我們的賺錢方式,絕對是選擇能夠用複利去賺,這樣才能賺得又快又多。

賺錢和成長間的關係

如果我們要每一天都能夠比前一天多賺1%(或是任何比例都行,只要大於零都可),那我們必然要比前一天創造出大於0%的價值(這道理很樸實,你拿出有價值的東西,別人才會買單。),而你能比前一天創造出更多價值的方式,就是成長。唯有造創造價值的過程中成長,你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而成長也有屬於它的複利成長方式,那就是透過踐行還有積累,而最明顯例子的就是透過對自己的操作系統的升級。(之後有時間會詳細討論踐行、積累,還有操作系統的升級。)。

 

最後讓我們來複習一下
  1. 我們賺錢的速度一定要快,就像是火箭要飛離地球,你的成長速度就是飛離速度
  2. 判斷賺錢計畫是否靠譜的兩個標準
  3. 試著了解複利的威力,它會把你的生活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

而其實,寫作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複利等級的成長,有機會的話,我也會就這個主題來好好討論一下。

【每日寫作】成為能說那話的人#97

createyourownlives-people-who-can-speak
今天在《得到》專欄又看到了這句話:『成為能說那話的人』。記得之前“剛”出社會的時候,也曾經給了團隊一些我認為有幫助的建議。結果當時團隊的人看起來都沒什麼反應,也許是認為我想太多,或是因為當時其實氣氛沒有很好,總之那些話就像是風一樣,消逝在空中。
結果過了不久,就看到團隊的人在臉書總結前輩給他的一些建言,開心的說:『前輩講得真是太好!』,結果裡面有幾個內容就是我先前建議的。看完那則貼文,我也只能尷尬了一下。而那時,我跟從笑來老實的文章中,學到標題那句話。

強者是稀少的

剛剛花了不少時間學習lauchschool的課程。在課程一開始的時候,instructor花了很多時間講學習習慣、課程目的,以及應該要用什麼心態來對待這個課程。在影片途中我聽到了一段話:”There are only few people,who are really good at something.“,聽到這段話的時候,我不由得把影片暫停,開始思索這句話。
launchschool跟其他課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很強調Mastery based learning。因為他們希望你在學習過程不要以Performance為追求目標,而是以Mastery為追求目標,因為有太多的人只想找捷徑、思考可以多快完成課程,卻不願意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想想自己需要投注多少時間。

別人為何不聽你的話

為什麼我們願意聽“權威人士”的話,即使他們說的可能是錯的;但我們卻不願意聽常人,或是魯蛇的話,即使他們可能是對的?也許就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真正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實在太少了,加上人們習慣追隨權威,所以就造就了人們一股腦的不思考,輕而易舉的就相信別人。而通常這個時候,即使你怎麼說破嘴也沒人要聽,因為你不是個“專家”。

時不時做出令人敬佩的事

所以與其說得口沫橫飛地想說服別人,不如好好地增進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所說的話匹配上屬於自己的印象。就像笑來老師說的:『想要別人主動接近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時不時做出令人敬佩的事。』,而這確實也是贏得別人尊重的方法,最終它也會幫你成為那個“能說那話的人”。

總結

不過別忘了,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時,切記需要同時創造價值,畢竟你做的事若不是有益他人,就算再厲害也不會有人搭理你、社會也不會有任何進步。所以記得要:1.成為能說那話的人。2.時不時做出令人尊敬的事。3.創造社會價值

話說,最終我還是決定買Lauchschool的課程。因為他是市面上目前我看到最貴的,價位我剛好也算是能負擔(199鎂/月)。而且照他們所說大約在500-800小時內就能完成,我應該可以如期完成這個課程。期望可以看到好的成果。

【每日寫作】里約奧運給我的啟示#95

createyourownlives-life-is-a-deal
最近正逢奧運賽事,各國的頂尖好手都齊聚里約,目的就是在世界最高殿堂,展示平時訓練的成果,期盼一舉拿下好成績。這幾天也剛好有些時間,觀賞台灣選手跟其他各國選手交手。我看著他們比次互相較勁,分數偶有超前、偶有落後,而他們臉上的表情也隨著比賽的進行有所變化。

我當然知道一個人的身手跟情緒似乎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如果不讓我們看比數,很多時候只要看選手的表情,我們就能夠知道他們目前是領先還是落後,所以我開始思考幾個問題:

1.如何不讓情緒(壓力)影響表現?
2.世界頂尖的選手都在追求什麼?
3.最佳跟次佳的選手差在哪?

1.如何不讓情緒(壓力)影響表現?

雖然我無法體會這些頂尖選手承受的壓力,但是這些壓力施加在他們身上的感覺,可能就像是我們面對人生重要的場面一般,稍有不慎,過去的心血便功虧一簣。但是不是就是因為擔心太多,而導致實力無法發揮呢?我還記得在看《秘密》這本書時提到,世界頂尖泳將Michael Phelps在奧運奪冠的過程中,其實就跟他往常練習的節奏一樣,當他站上泳池,一切就進入自動模式,而強悍如他,也毫無懸念的一次又一次的創造佳績。

我想要說的是,基本上你在賽場上的表現,不太可能超出你平時的表現太多。當然每個選手的體能狀況都會有所變化,但是如果你不是最強,即使你的狀況剛好在巔峰,你也不太可能會樂勝其他人。 所以對頂尖選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平時的訓練。要靠扎實的訓練讓自己變強、優化各個環節,一定要在練習的時候就能屢創佳績,唯有這樣,才有本錢在正式的賽場上跟人決鬥。

2.世界頂尖的選手都在追求什麼?

也許是成為世界第一、也許是超越自我、也許是透過奪得佳績達成某些目標,但是我敢肯定的是,他們絕對不是單純“喜歡”所以才花這麼多心血。他們也知道一切都是一場交易,你必須犧牲點什麼,才能換到你想要的東西。選手犧牲玩樂的時間,目的是爭取更多的練習;選手忍受身體的傷痛,因為他們知道對手不會在賽場上同情你;他們必須忍受孤獨和枯燥,因為那些各項基礎訓練是如此的單調。

而在這裡我想借用日本棒球名將-鈴木一郎的兩段名言: 『「楽しんでやれ」とよく言われますが、 僕には、その意味がわかりません。』 。意思是,雖然常有人說:『因為喜歡,所以去做』,但是對我來說,我不懂這句話的意思(意味著很多事情不是單看自己爽不爽決定要不要做好)。

『少しずつ前に進んでいるという感覚は、人間としてすごく大事。』 。意思是,一點一點向前邁進的感覺,對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我想,對那些頂尖的選手來說,透過努力來突破過往自己的極限,並且證明自己的存在,這就是讓他們義無反顧的往前邁進的原因吧。 他們每天接受這麼多訓練,份量這麼重、這麼辛苦,但是他們為什麼都沒有逃開?他們追逐的到底是什麼? 我想,每個人必然出犧牲點什麼、才能得到些什麼,這是一場公平的交易。

3.最佳跟次佳的選手差在哪?

我覺得最大的差別是心態和付出的犧牲。
『前日職球星稻葉篤紀對媒體說,今年6月時曾到一朗邁阿密的家作客,就在一朗完成日美4257安的世界紀錄3天後,一起吃晚餐慶祝。 但即使客人來訪,一朗排定的訓練也不中斷,稻葉說,大約9點過後,一朗致歉表示須離開一下,就到隔壁房間練習1個半小時,房內還擺放多台訓練機器,「他真的是一天到晚都在想棒球啊!」。』 。

你自己想想,一般選手晚上這個時候早就在休息放鬆,而一郎卻還在練習。假使他一天比別人多練1.5個小時,一年就是547.5小時,二十年就是11000個小時。你自己想想,面對一個比你多練幾百幾千、甚至是一萬小時的對手,你的勝算還有多少?而這樣的情形,我在我的偶像Kobe Bryant身上也看得到。他們對運動還有自身成績的態度,即使是其他稱作“頂尖”的選手,仍無法企及。所以, 想要成為頂尖中的頂尖,請先抱持好該有的覺悟。

總結

其實寫到最後,我們可以知道,這世上存在的一切,都是透過不斷的交易而成形的。你將你寶貴的注意力,投注在你愛的人身上,所以你有機會得到良好的親密關係;你將你的資源投注在你的能力上,你很有可能在自己的能力上,樂勝其他人;你將你的時間花在玩寶可夢上面,你最後就有可能成為神奇寶貝大師(誤)。

如果讓你選擇,你會拿你的人生,去換些什麼?

【每日寫作】人生的核心概念是什麼?#94

createyourownlives-its-your-lives
最近的我一直在思考,每天的我要如何更有效率的工作。因為人生那麼長,我想要創造更多價值,我必然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學習、來do somehing。但是每個人的每天的時間有限,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提高我們的可用時間,還有我們的注意力。所以我平常能做的事情就有提高專注力、提高體力的恢復速度、減少被雜物干擾的時間。
然後我就在開始思考,人生最重要的概念到底是什麼?如果對我來說,跑步最重要的概念是:『如何在最有效率、身體最不負擔的情況下,不斷的跑下去。』。那人生呢?人生是否也是像跑步一樣,需要不停的奔跑下去呢?
而在那一剎那,有些念頭閃過了我的腦海。我突然開始可以理解,為什麼Elon Mask的master plan的計畫執行年限,至少都是10年起跳;而Amazon從1994年創立到現在,也是撐了22年才在今年度開始大幅獲利,這其中20幾年的辛苦和艱困,想必創辦人Jezz Bezos絕對體會極深;軟銀創辦人則是在他19歲時,就為他人生未來的50年訂下了計畫。
我們現代人的平均壽命,至少都是7、80歲起跳,而養成一個技能、建立事業的資產、經營一個家庭,都至少需要3-5年甚至10數20年的苦心投注。但是即使我們都知道人生那麼長,但為什麼我們總是專注眼前,總是希望能夠立刻摘取人生甜美的果實呢?
所以我們一但領悟人生重要的事情都需要靠積累、都需要靠經營,那我就不會去期待一夜成功,而是好好地善用自己的時間,長遠地投注生命中有價值的事物。
人生中有太多值得我們去追尋的事情:「對社會的正面影響、家庭的和諧、人生的自由、健康的身體。」。而我想,人生的核心概念,是否就是:「在人生7、80年的歲月中,不停的創造價值、不後悔,最後在睡夢中逝世呢?」。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20幾歲,你願不願意跟我分享,在你人生未來的60年,你想要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又想要為自己做些什麼呢?
最後讓我引述一段Jeff Bezos在2010年在母校Prinston演講的一段話:『我要斗膽做個預測。當你們活到80歲,在某個安靜的沉思時刻,回到內心深處,想起自己的人生故事時,最有意義的部份,將會是你所做過的那些選擇。人生到頭來,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We are our choices.)。替你們自己寫一篇精彩的人生故事吧。』

【每日寫作】跟成長一樣重要的事-創造價值#90

createyourownlives-create-value

在得到專欄上,聽到笑來老師所說:『我們應該要把注意力放在對整個社會真正有貢獻的事情上去。』。而當我在各個資訊來源,看到那些人會令我心生讚嘆的人們,他們的確就是那些creating value的人、那些試圖改變世界的人們(亟欲想要變現的人大多早就成為養分了,所以不用擔心。)。
我總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a fucking loser,但就在我覺得我自己已經稍微在軌道上的時候,看到一群厲害的後生晚輩做了一些令人驚嘆的事情,立刻又覺得自己跌到了谷底。“But I think it is totally fine”,因為每次當我感到痛苦、不適、混亂的時候,我都知道這是檢視我內心最好的時刻。
我已經瞭解到了要成長或是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踐行,也就是持續的努力。而我一直在思考的是,到底要如何成為更有影響力的人,而我現在也漸漸有了多一層的體悟,我想答案或許就是creating value。

不只是Growth

Nike的創辦人Phil Knight說“Life is growth.You grow or you die.”。所以我們必須持續關注在成長上,但是我覺得最棒的方式應該就是,在growth的同時creating value,你要試著把兩者作結合。否則你再厲害,你不願意學著分享、不願意去拉拔、不願意去付出,那這樣的你,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幫助?
那些世上的英雄(雌)豪傑,在他們辭世之後,他們的精神和貢獻,仍舊不停的在影響著後世的人們,而這樣的作為還有品德,才是真正值得追尋的目標。什麼財富自由的什麼鬼(收入超過生活所需,並再也不需要出售自己的時間),根本就只是個小小的過程、小小的必須克服的過程(但也足夠我們花上好幾年了)。

試著創造更多價值

而在creating value之外,我想我們更應該持續的做一個選擇,就是選擇可以造福“更多人”的事。這幾乎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沒有什麼好思考的,因為唯有這樣做你才能把創造的價值極大化、正面影響極大化。
Benjamin Franklin在他的自傳中放入了許多他自己的原則,而我也將Value(Creating value to benefit more people and the whole society),放在我的原則當中。
創造價值待辦事項:
1.分享8X8的Rails教學,let people know it`s possible to self-teaching by yourself even you start from zero.
2.翻譯並分享重新翻譯及整理之後,Learning How to Learn的課程、補充教材及書籍

【每日寫作】什麼是愛?#89

createyourownlives-what-is-love
愛應該是投注“財富”在你珍惜的人事物上,用最適合的方式讓他們變得更好。

先前的我一直沒有著墨這個問題,也許是因為我總是花太多時間想著自己的事。最近在看到笑來老師的專欄上討論了投注真愛的這個問題,讓我不禁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是愛?

對於我們愛的人事物,我們總是希望他們變得更好。但是有時候錯誤的表現方式,反而可能適得其反。像是用自以為為對方好的方式表現、過於溺愛等等都是;當然另外一種極端就是不去關注、不去在乎。所以真正的愛,應該就是用最適當的方式讓他們變得更好。

像我總是喜歡抱家裡的某隻貓咪,但是她總是會反抗、甚至抓人,有時候我想訓練她讓她習慣被抱,但抱得越久,她越生氣。所以我漸漸就在思考,如果我要表現我對她的愛,我是不是只要摸摸她,甚至是陪陪她玩就好?而我也會抱著家裡剛生完小孩的母貓,摸摸她跟她說聲她辛苦了。

但是這是對動物的愛,對於身邊其他的人呢?對於自己的家人呢?

如果愛的定義之一,就是用適當的方式讓他們變得更好,如果他們拒絕改變呢?又或者你用了錯誤的方式讓他們變好?笑來老師說,要把注意力放在真愛的人身上,並且關注他們的成長,這樣才是愛的表現,因為每個人都需要成長。

我還不知道確切表達愛的做法是什麼,但是愛絕對不是溺愛、不是單純花時間在對方身上,而是彼此關係間的互相成長、心靈上的富足。既然我已經察覺到了這件事,而我也知道唯一找出解答的方法就是“做”,所以我責無旁貸,我從今天就要開始用行動尋找答案-幫助我愛的人變得更好。

【每日寫作】我如何使用我的專注力(“得到”專欄留言)#88

createyourownlives-focus
最近剛從公司辭職,因為我發現公司裡的工作太多重複性的事物,而不是真正能夠使自己能力增長的工作,而且更奇妙的是,每天讓我成長最多的就是,下班之餘自己利用時間學Rails、讀原文書、寫文章的時候,所以我回到家中待兩個月,打算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好好整理自己,並花更多的時間自學Rails。

一、把注意力放在成長

我個人目前投注大部分的注意力在三個領域上1.Rails2.寫作3.英文

1.Rails

在幫之前公司架網站時我發現,我常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解決各種的Bug,但是偏偏我又沒有程式語言的基礎能力。所以就變成我要花大量的時間等對方團隊的回覆,或是自己找大量的英文文件找出問題,最後即使我問題解決了,我還是沒有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決定開始學寫程式,因為連自己都沒有掌握真正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不是太奇怪了嗎?況且未來是一個與機器人共存的社會,你會說它們的語言,你才能讓它們為你所用。

2.寫作

從一兩年前我就一直有想要每天寫文章的想法,因為無意中發現了Chris Guillebeau這個人後,大受啟發。但是我直到最近才開始每天寫作的習慣,到目前為止已經持續寫了87篇了。我發現每天寫作最大的價值就是,它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幫助我解開我心中的疑惑。每當我列出我心中的疑問作為主題,在我試圖用一篇文章表達它之時,我也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思緒,而解決之後,我腦袋裡又有了更多空間思考下一件事。

3.英文

英文對我來說最大的價值就是,它可以幫我迅速地瞭解世界上許許多多的資訊。我會中文,又會使用英文這兩個通用語言,我所有能力接觸到的優質資訊,已經比很多人多太多了。但是我的英文還不算夠好,我必須花上更多時間精進它才是,似懂非懂根本就不是真的懂。
(之後有時間再來討論要如何真的精通一個技能)

二、把注意力放在真愛上

在這部分我做得倒是真的不太好,我應該採取更多行動才是。

三、把注意力放在貢獻社會

昨天我試圖單純思考對社會作出貢獻這件事(暫時不看賺錢這件事),在我思考的過程中,似乎不管怎麼想,我都會導出對社會作出貢獻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自己好這件事。但是當我們試圖做了些什麼時,卻僅僅只是為了自己,我覺得有點太過功利,因此我暫時放下思考我為什麼要對社會作出貢獻,而是直接去做,因為只要我認為這件事是對的,我就該做。

而我後來又發現了,若是要對社會作出貢獻,成長更是不可或缺的,想想你若是沒有拼命地讓腦袋足夠聰明(Growth Mindset)、擁有足夠的背景知識、足夠成熟的心境,天知道你會把這個社會帶到什麼可怕的地方,或著是你根本就會在半路上自己崩潰。

註:Chris Guillebeau他早年到了世界上很多國家旅遊,深諳如何買到便宜的飛機機票,所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PO了很多相關的訊息,他也是每天一篇,當然不只是都是旅遊機票相關,還有點人生、還有點經商。到最後他開始賣起了如何買便宜機票的教學;後來他寫文章寫久了,他開始賣如何寫文章的教學;更後來他還開始賣如何經商的教學,最後甚至還出了好幾本暢銷書、創建了World Domination Summit的組織,每年舉辦一次聚會來啟發他人。

【每日寫作】關於成長,為什麼要追求價值而不是估值#87

createyourownlives-create-value

我常常在想一件事,如果郭台銘現在就把鴻海給我管,到底是鴻海會先消失,還是我被消失?如果我沒有那個屁股,是不是應該就不要吃那個瀉藥?

頭銜、名聲、薪水常常都是別人對我們的估值,人們常常都會習慣去追求估值,試著讓自己膨脹。但它們很多時候無法體現我們真正的價值,而當你的估值,配不上你的價值的時候,你就會崩潰。

相較於追求估值,追求價值,是理所當然更正確的決定。
在學習學習再學習這個專欄上,我看到笑來老師寫的一段話:宏觀來說,個體價值等於社會貢獻率。接著他把它翻譯成:先別問你賺了多少錢,先問你為了社會貢獻了多少。所以如果你想要賺錢,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對了,不斷的為社會貢獻更多、創造更多價值。
但是今天我們不談賺錢,我比較想來討論為什麼我們應該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創造更多價值。

分析自己的論點

一開始我在腦海裡思考為何該為社會作出貢獻時,當我用比較良善的角度出發時,邏輯類似這樣:
Why->我們應該幫助別人讓人們生活得更好->Why->提升社會的素質->Why->創造一個對地球更好的環境->Why->我可以更開心、更快樂、更XX等等,但這些答案都是For My Own Benefit的答案。結果最後為社會貢獻的好處,又回到自己的身上
而若是我用較為功利的角度出發時,邏輯類似這樣:
Why->他們未來可能回報我->Why->這樣我就有機會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這裡可以有數千種推論,然後得到類似的結論。)
我不確定是否是我邏輯有誤或是觀念不對,但是我怎麼看都會發現所有的答案最終,似乎都是回到了自己身上。
但是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怪的事,我心中無法支持這樣的答案。因為我們知道它很重要,但是可不可以不要用這麼功利的心態?

做你覺得對的事

所以我想改變一下我對這件事情的想法,我姑且不去想這件事到底對我有什麼好處,我只想著這件事到底應不應該去做?如果我的答案是應該,我就必須立刻去做,然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審視自己的內心,最後我必然會找出屬於我自己的答案:到底為什麼我們應該為社會作出貢獻?到底我們為什麼要創造更多價值?
從財富自由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很理所當然的理解為何要成長,因為你必須讓自己試圖創造出更多價值,才能擁有更多收入;而其實為社會創造價值,也跟個人成長息息相關。因為你必須不斷成長,擁有好的能力、成熟的心智以及廣博的知識,才有辦法為這個社會貢獻“正確”的價值,否則我們很容易就因為自己的不夠成熟,把社會帶到不正確的方向。

總結

每個人都應該追求財富自由,因為這可以讓我們不用出售自己寶貴的時間;每個人都應該為社會作出正面的貢獻,因為這幾乎是理所當然的決定。但是不論是哪個選擇,我們都必須不斷的成長,以求有更多的能力來駕馭這一切,否則最終只會走火入魔,或是在半路崩潰。
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追求估值來膨脹自己,因為追求估值並無法幫你創造更多價值,學著努力創造更多價值才是。
這篇寫得好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