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干擾源
關掉你的軟體提示音
不讓別人輕易找到我
專注在工作上
把任務分時間段
1.5個小時休息一次
設定好工作結束的時間
維持自己的健康
運動和散步
擁有充足的睡眠
增加自己的動力
利用音樂來激發能量
結論
在這裡,我們專注於如何創造人生,並包括寫作、思考、程式、開創財富等技能提升
Trying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like trying to drive down a country road at night with no lights while looking out the back window.-Peter Drucker
「試圖預測未來,就像在黑夜裡,把車開到沒有燈光的鄉間道路上,一路望著後車窗。」-彼得杜拉克
「人生沒有目標,就像是一艘船不知道目的地,只能在大海上任意漂流。」,一艘船要到達目的地都至少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自我實証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在wiki上他的定義是這樣的: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s a prediction tha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auses itself to become true, by the very terms of the prophecy itself, due to positive feedback between belief and behavior. It is 20th-century sociologist Robert K. Merton who is credited with coining the expression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nd formalizing its structure and consequences.
In other word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prophecy, strongly held belief, or delusion—declared as truth when it is actually false—may sufficiently influence people so that their reactions ultimately fulfill the once-false prophecy.
它的中文解釋大致上是這樣的:「一個本來不存在、或是虛構的預測被創造之後,人們傾向於開始相信這件事,甚至做出一些事情幫助事件的發生,最後竟導致一個看似不可能、也不會發生的事件成真。」。
舉個例子來說,很多學生在剛升上高中或大學時,在一開始面對新學科的學習常常會受到挫折,而受到挫折之後有些學生就會開始對自己開始產生懷疑,他們會思考:「我到底是不是讀這個學科的料?」、「這個科目太難了…」,而在腦海充斥這樣的情緒之下,進一步的影響他們讀書的意願。然後,第一次考試結果當然不盡理想,而如預想中的「自己辦不到」又再一次的強化了他們認為自己不行的論點,最後期中、期末的成績就真的都沒救了……。
那假使我們把這個效應放在自我的目標實現上呢?如果你的腦海裡想的盡是「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我這樣什麼都不做也很好。」、「我就是想要隨心所欲地過日子」,不管你想的是什麼,你離它可能都不會太遠。
如果我們想要改變,但卻什麼行動都沒有採取的話,那就是象徵了我們其實是被困在了永恆的當下。
試錯幾乎是解決問題最基礎也最好用的方法之一,在維基百科上它的解釋是這樣的:
Trial and error is a fundamental method of problem solving.[1] It is characterised by repeated, varied attempts which are continued until success,[2] or until the agent stops trying.
中文:試錯是解決問題的基礎方法,它的特性是透過不斷的嘗試直至找到目標,或是操作者自己主動停止為止。
有學習程式經驗的人都知道,coding的過程基本上就是不斷跟bug奮鬥的過程。尤其是你在初入門的時候,一個bug就可以花上你數個小時甚至是數天,最後當你竭盡全力找到答案時,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就只是少了個括號或是少打了個字。這種尷尬但又不得不解決的情況每天都出現在programmer的身上,而且隨著技能的提升,跟bug奮鬥的情形也不見得會減少。 不過有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如此,你什麼都不做,它也躺在那邊跟你陪你虛度人生。
再跟大家分享我一個廢材朋友的故事。我這個朋友大一讀不分系時本來想轉材料系,但是發現材料系感覺不是他的菜,所以轉到環工系希望能夠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但是進到環工系時才發現環工系跟環境保護一點關係都沒有,所學基本上是末端的控制,也就是廢污水相關的處理,雖然幫助環境變好了,但卻離自己心中的目標很遠;基於已經相當於轉了兩次系他死心了,所以他打算把利用環工學分才129的特點,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他參加了活動到飯店經理人的麾下學習、參加了環境保護和動保社團、跑到菲律賓當志工、參加工學院的跨領域課程、在大四時延畢一年到日本交換、畢業後跑去電商公司當行銷實習生。
在經過不斷的嘗試之後,最後有一個想法慢慢的在他的腦海裡成型,他想要的是能夠靠著一台電腦和網路就能在各地討生活。所以他漸漸的開始每天寫文章、開始學習程式語言,因為文字能夠在網路世界自由流轉、而coding的能力則是全球通用的。寫到這裡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可能猜到我就是我的廢材朋友,但我也被當作廢材其實我也無所謂,畢竟每個人都是這麼跌跌撞撞過來的,也沒有人真的是完美的。
如果我20歲那年的那個晚上沒有做出主動選擇、如果我什麼都沒有做,我可能還是被困在永恆的當下-不斷地自怨自艾但是始終沒有作為。我完全不敢說我的經驗有什麼了不起或是別人一定得遵循的,我只想說的是目前的我完全在我所設想的軌道上前行,往我的第一個里程碑邁進-有跨國、不受區域限制的工作能力。
所謂的學習,簡化來看就是不斷的重複犯錯和改錯的過程。如果你不敢犯錯,基本上就等於你喪失了大量學習的機會,而犯錯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這才是真的常態。
既然犯錯和改錯是學習的基礎,那麼盡快開始行動便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事。就像是我前面所提到的,如果什麼都不做,那我們只會被困在永恆的當下;如果什麼都不做,那自然無法引起任何改變。
但是這時可能又會有人說了,但是我不知道我的熱情在那裡,我不知道我會不會走錯路?那我該如何是好?而這些問題,其實側面的在傳達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到底需不需要熱情?」
待續……
元認知能力,英文叫做Metacognition。雖然之前就曾經在笑來老師的電子書上反覆地看到這個名詞,但是直到今天得到專欄上開始討論這個話題,加上最近對心理學還有腦神經科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我立刻上網查資料還有到圖書館借書來看。根據得到專欄上的解釋,所謂的英文解釋是“Metacognition: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one&s own thought process”,而中文是「元認知能力: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
在Metacognition這本書中類比了一個metacognition應用的實例。想像一下今天你的一個朋友興高采烈地打電話跟你分享她剛剛看的電影,她一開頭就批哩啪拉的說了一堆,所以你試圖去了解她到底在說什麼(monitoring),而在大致接受訊息之後,你便可以中斷她的談話、放空、開始跟你朋友討論劇情等等(control)。而真實的元認知能力就是類似的情形,只不過把你朋友跟你談話的作為,換成你自己在做的事;換言之,你監控自己的行為,並做出相對應的行為,而這正是簡單的metacognition的應用。
雖然對元認知能力瞭解的還不夠深入,但我想它最大的價值在於-知道自己到底在搞什麼。我猜想有太多的時候我們都會下意識地進入一些狀態,卻無法自拔。就拿我們每天都會使用的FB、網劇、電視來說,有多少人只要一開始用,就會整個了忘我地投入數十分鐘甚至好幾個小時,並且直到最後才回神自己竟然花了那麼多時間;另一方面,元認知能力應用在學習上也是很有價值的。因為一但你“意識”到你的學習狀態出了問題,你自然會試圖找出解決方法。
但是截至目前為止我更想知道的是,元認知能力既然作為一種能力,那要如何有效加強(冥想似乎可以)?加強了之後又能在哪些領域實際發生效果(似乎能在學習能力和記憶力上有幫助)?
目前都還在只是剛剛開始探索這個有趣的領域,隨著時間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認知,到時候再跟大家分享這個神秘又有趣的知識吧。
今天的文章是《得到》專欄中提到的一些問題,雖然因為版權的問題而無法轉載文字,但我強烈建議大家可以看看這次專欄中的問題,順便想想到底要如何組合自己能力。如果真的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訂閱裡笑來老師的專欄,我會把二維碼(QR code)附在下面,想要的人自己研究一下,不過我個人認為訂閱絕對是超值的。如果你真的覺得不好的話…我也不能怎樣XD。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麼?」,這篇文章裡其實主要討論的就是,我們如何跨維度的建立自己的競爭力?在幾乎所有的單一領域中,第一名永遠就只會有一個,像是運動、音樂、產業等等。大部分的參賽者,也總是為了競逐那唯一個名額而花上大量的精力,甚至擠得頭破血流。而這篇文章所要討論的就是,既然在單一維度上要取勝那麼難,不如就組合自己的各項優勢,讓自己成為跨領域中的佼佼者。
我稍微總結一下這篇文章所想要傳達的內容,如果你要成為跨界中的佼佼者的話,你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件事(1)頂尖(2)多維度(3)有效組合。
(1)頂尖:你一定要在至少一個領域中有足夠好的成績(不能只是還不錯,而是要夠好)。
(2)多維度:既然在單一領域沒辦法拼過別人,就想辦法靠其他方式決勝負。
(3)有效組合:不是所有能力兜在一起就有用,組合技也要看技能放在一起效果有沒有加乘。
以下是五個問題,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以下的我為李笑來)
1.以你對我的了解,想像一下,除了寫文章之外,我會從哪些個維度去設計這個專欄的競爭力?在每個維度上,我大概能打幾分?
2.認真琢磨一下,在賺錢方面,你的哪一個專業技能能夠比掉80%以上的人?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圍繞著它打造多少個維度?以便打造一個他人無法招架的競爭力?
3.仔細觀察一下生活,從過往自己的經歷,他人的經歷,書本中的閱讀,找出更多的運用這種獲得競爭力的方法論的實例。
4.為了在某一個維度上獲得足夠的競爭力,你打算為它投資多少金錢、時間、注意力?你有沒有考慮過行之有效的提高得分的方法?你最早什麼時候就可以開始行動了?錯過了多久?
5.如果你能圍繞著某項技能展開多個維度,你有沒有認真考慮過成本究竟是什麼?在每個維度上你要超過多少分才能“收支平衡”?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本人的答案,反正我本來就還很廢,大家笑笑沒差,但是記得做功課就是。
1.我倒是真的還不太確定,但是我猜裡面會牽涉到建立社群,這部分至少能夠達到80幾分吧?
2.在賺錢方面我倒是目前沒有什麼能夠超過80%的人,英日文或許可以超過80%的人,但是真的放在專業的人面前,大概就只能等著被洗臉。我目前真正在強化可以拿來賺錢的能力是編程(coding)還有寫作,如果硬要算的話還可以加上英文。而目前這樣看起來這樣至少就可以打開三個維度,但是這三者要如何做更有效的組合我還不太清楚。而且coding、寫作、英文要如何打開更多有效維度我也還在思考,希望可以早點找出答案。
3.太多了,族繁不及備載。像是Elon Mask、Muck Zuckerberg、Bill Gate從寫程式到商業巨頭;周杰倫從音樂到餐飲到遊戲;國外很多工作者都是邊做正職邊出書的,像是Cal Newport(教授兼作家)、Malcolm Gladwell(紐約客撰稿人兼作家)。
4.目前是在投資coding和寫作,coding一天約5-6小時,寫作1.5-2小時,課程的錢還有書錢都是小事,所以不值得一提。coding至少會盡力練個3-5年甚至更久,寫作應該會寫一輩子。Coding大概錯過了4-5個月,寫作大概錯過超過一年了吧。
5.關於成本我倒是沒有仔細考慮過,只能說我的思考不夠全面,但是最主要的成本應該就是時間和注意力,還有其他被放棄的組合。我認為coding希望3-5年後就能夠到相對有競爭力的位置,寫作的話可能也要5-7年甚至更久。
除了本來的(1)Coding(2)寫作(3)英文,我下一個會加強的能力應該是商業和投資。還有像是思考能力、吸收速度、邏輯辯證這些都是必修,我在此就不多提了。
我在先前的一篇文章「如何突破收入的天花板」,就有提到類似的觀念,像是“精通”還有“跨界”,而所謂的有效組合我是以創造的“影響力”來看,但是應該也滿符合有效組合的要求。
其實要如何有效建立自己的跨界競爭力是個很大的主題,我也無法一時半刻對這個題目下什麼結論,只是想在這裡拋磚引玉讓大家思考一下「你在哪個領域有相對傑出的表現?」、「有相對傑出能力的領域是否不只一個?」、「要如何有效跨界組合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