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妙好書,《創意電力公司:我如何打造皮克斯動畫》#193

博客來-創意電力公司:我如何打造皮克斯動畫

從一開始,皮克斯還不叫皮克斯的時候,我們就努力想做到沒有人做到的事,那是我畢生的目標。-皮克斯共同創辦人,艾德.卡特莫爾

最近花了不少時間在看《創意電力公司》,原先預期可以看到像是關於Jeff Bezos的《什麼都能賣!貝佐斯如何締造亞馬遜傳奇》,還有《鋼鐵人馬斯克:從特斯拉到太空探索,大夢想家如何創造驚奇的未來》這兩本書中一樣可歌可泣的個人奮鬥故事。但是我錯了,這本書完全超乎我的期待,還給了我更多寶貴的啟發。

這本書花了許多時間談論如何建立組織、文化、人才等等的議題,雖然目前的我對很多裡面所說的東西還是懵懵懂懂,但我還是想在這邊針對我的想法做些紀錄。

建立文化,不是制度

我相信文化是人們相同的處事方式。 這裡不存在好的文化又或者是壞的文化。這裡只有弱勢文化和強勢文化。我想擁有的是強勢文化,一種大家都能肩負的使命,一種大家都共通的信念。

說到招聘領域,除了技術崗位以及功能服務型崗位的招聘之外,我們同時還讓員工進行文化上的測評。兩個不同的人負責面試和展開測試,一共評估 6 個核心價值觀。-Brain Chesky,Airbnb創辦人。

一個擁有一致文化、理念的組織,會讓人們自主地邁向共同的目標、擁護共同的價值;反而一個沒有明確文化的組織,反而有可能把人才變得盲目、眼裡只有目標。這就像是傳教士跟傭兵的差別,一個有著更崇高的理念,另一個被名利給驅使,而兩者間通常都是傳教士獲勝。

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招募會傷害公司文化的人,即使他們有再厲害的技術,因為他們會讓你苦心經營已久的文化毀於一旦。技術可以培養,但是想法往往根深蒂固。

讓人才發揮他們的能力

拉薩特和我特別強調,每一個迪士尼員工的解決方案都不需要批准。我們問:「如果不讓你們解決問題,我們又何必雇用優秀人材?」-皮克斯共同創辦人,艾德.卡特莫爾

在組織中為了管理方便,常會無可避免地需要建立層層的階級制度,所以下屬往往在提出方法後再讓上級批准。而不洽當的階級制度可能讓下面的聲音無法上傳遞。更慘的是如果這個組織有報喜不報憂、懲罰犯錯的文化,會讓訊息的交流進一步的惡化,讓人們看到問題完全不提出解決的方法,讓組織限如無盡的惡性循環當中。

讓各個階層(尤其是非管理階層)的人能夠自由、及時地「自主」提出解決方案的好處在於:

  1. 讓每個人知道,他們的意見是被重視的
  2. 他們往往是最能看清楚問題全貌的人
  3. 讓他們能有機會承擔責任,並在錯誤中學習
讓每個人知道,他們的意見是被重視的

當組織中的每個人了解到自己的意見會被重視,他們才有可能願意從自己的觀察提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他們往往是最能看清楚問題全貌的人

跟管理階層比起來,非管理階層的人往往可以得到許多平行流動的訊息,但主管卻因為本身的層級,讓下屬不敢或不願意據實以報。所以很多主管往往只能在「訊息不全」的情況下做出「最好」的決定,但卻往往不是這麼一回事,而這也是讓所有人都能提出解決方案的好處。

讓他們能有機會承擔責任,並在錯誤中學習

當下屬的每個提案、甚至是想法,都必須要經過主管的審查,有可能讓他們喪失從中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只有主管有機會不斷精進這方面的能力。而就像是創辦人艾德所說的樣:「如果不讓你們解決問題,我們又何必雇用優秀人材?」

打造人才自願留下的環境

我一直認為員工和公司其實處在一個平等、互相挑選的狀態,也就是說-公司夠好就能吸引一流人才、員工能力夠好就會受到一流公司青睞。所以好的公司(員工)主動挑選,不夠好的公司(員工)被挑選。

員工會留在一個組織一定有他們自己的理由,不論是發展空間、薪資、文化、距離等等的因素。如果一個組織只能單純地提供如薪資這種冷冰冰的待遇,那顯然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為了爭奪一流的人才,其他跟你需要一樣渴求優質人才的公司,一定也會拼死命地提供同樣、甚至更好的待遇。就像是所有想要建立出眾公司的領導人(以矽谷為例)都應該自問,為什麼那些優秀的人才願意拋下Facebook/Google/Airbnb等公司的招募,轉而投向你的懷抱?

小結

這本書有太多值得深究的議題,就像是本書的作者-艾德所說,這本書是借鏡他數十年來的經驗所著,而我根本也不可能用短短的幾千字或是粗淺的經驗妄下總結。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想打造組織、文化的人閱讀,你一定會從中得到許多發人深省的創見還有無數的啟發。

最後,推薦這本「創意電力公司:我如何打造皮克斯動畫」給所有的朋友,希望你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關於刻意練習與快速成長#192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花了點時間把刻意練習(原文peak)看完,幫助自己補足對刻意練習和快速成長的看法。而我最近持續在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 如果刻意練習已知是最有效的提升學習的手段,那在刻意練習的方法中,更有效地鍛鍊方法是什麼?
  • 延續第一個問題,當大家都掌握了同一套刻意練習的方法和練習量,又要如何脫穎而出?
  • 如果把人也當作新創來經營,是否就能把新創快速成長的方式套用在個人上?
  • 如果閃電擴張是讓新創快速成長的方式,個人又要如何執行?
  • 刻意練習能夠在“有明確邊界”的領域(如圍棋、球類競技)以時間訓練量來決定程度,但是在“沒有明確邊界”的領域(如商業界和科技界),又要如何透過刻意練習建立優勢?

創業顯然是一門技能,但卻是難度很高的技能。CS183心得記錄(1) #191

createyourownlives-start-a-startup-is-a-technic

什麼是困難的?

學一門完全沒接觸過的語言困難不嗎?學一個新的技藝不難嗎?那創業又到底難不難呢?

如果我們把創業視為一項技能,那他其實跟其他的技能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難處。但是若是當我們把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所遇到金錢、時間、必須對夥伴和部屬負責、世俗的看法等等的壓力綜合考量的話,創業確實比其他技能困難太多了。

雖然我根本就沒什麼資格討論創業,但我還是想在往後的文章中,陸陸續續記錄我一些觀察和學習的心得。

創業也是一項技能

Steve Jobs:1976年共同創立蘋果電腦公司,目前(2017/1/23)市值6339億美元;1985年創立NeXT,1997年被蘋果以4.29億美元收購;1986年共同創立皮克斯,於2006年被迪士尼以74億美元收購。

Elon Musk:1995年共同創立Zip2,隨後以3.7億美元售出;1999年創立X.com,之後與Peter Thiel等人創立的Confinity合併成Paypal,在2002年以15億美金出售;2002年創立SpaceX;2003年共同創辦Tesla;2008年創立Solar City。

關於成功的連續創業家的事蹟還很多,我在此就不贅述。

創業絕對不是在玩吃角子老虎,誰運氣好誰贏,創業更像是一項綜合技藝的考驗。這個考驗可能包含了你的coding、領導力、商業直覺、處理壓力、融資、團隊合作等等各項的技藝,而其中更參雜了時間和運氣的因素,而越有越強的技藝,相對成功的機率是更高的。如果要成功地活下去,你就要盡一切可能的提高你的技能、你的生存機率。

一切都是一場交易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不斷的在跟自己的時間、注意力還有金錢等等做交易。如果你想要說著一口流利的日文,那你可能起碼要花上數千個小時鍛練,而不是幾百個小時;同樣的,不論你想要開一間咖啡廳、成為台灣女裝界的龍頭,或甚至是建立一家跨國企業,你都無可避免地要花上大量的時間,並且承擔各式各樣的壓力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更不用說如果創業的夢想越大、付出的代價越高。

我很喜歡FB第一任總裁Sean Parker的爸爸對他說的一段話:「如果你想要冒險,就應該在你成家之前。」。當然這句話不見得適用在所有人身上,因為馬雲即使結婚成家了,也不斷的「冒險」創業,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未成家前的好處在於,如果你不用對其他人負責,你就有更多的機會去挑戰更多高難度的事情,畢竟you have nothing to lose。當然,已經成家的人也有成家的做法,只是考量的點相對多了點。

關於失敗和挫折

「如果你把失敗機率當做一種客觀現實,那也就不會那麼害怕了。」-Elon Musk

創業失敗的機率真的很高。想想你身邊的朋友們,有多少人想要學一門外語、一門記憶、來一場旅行,但又有多少人好好執行並繳出好的成果?連這些相較起來壓力低、挑戰不難的各種事情,都有大量的人會中途退出,你就能知道創業這種事失敗率高非常正常。

Jeff Bezos在創立Amazon之時便預估,失敗的機率高達70%;而Elon Musk在他創立SpaceX之前,他認為自己失敗的機率高達90%,但他還是做了。如果你知道一件事可能的風險、潛在的代價,而你在客觀、冷靜的分析後,仍決定要採取某個決定,即使失敗了你也不會太過驚慌失措,因為你早就知道最糟的情況是什麼。

但是我還是得說,70%和90%的失敗率和一般創業家比起來其實已經相對低了,但這兩位是神不是人。

你的ABZ計畫是什麼?

在《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一書中,作者Reid Hoffman提到不論是企業或是個人,每個人都應該要屬於自己的ABZ計畫。但是什麼又是ABZ計畫?

  • A計畫:這是你目前正在從事的是,也是你落實你競爭優勢的地方。
  • B計畫:這是當你認知到某件事情比你的A計畫成長的潛力更大,而你試圖轉而從事的目標。
  • Z計畫:Z計畫是你的救生艇,在你走投無路時還能讓你活得下去的方式。就像是很多跳出來創業的人,他們的Z計畫就是-重新回去上班。而我想在以下的篇幅多談談Z計畫。

Z計畫對一般人來說是什麼意思?又要如何採納?我的建議是,創業前最好至少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其中之一:

  1. 有一個以上能夠讓你活下去的技能
  2. 足夠的積蓄。
  3. 一個沒有什麼技能也沒有什麼儲蓄卻一頭跳下去創業的人,是相對不智的。因為雖然能在創業的過程中學到不少,但是假使你中途一失敗,馬上就要面臨是否重新開始工作或是繼續創業的選擇。如果你的技能夠好,失敗了你隨時可以回其他公司上班維持生計;如果你有足夠的積蓄,你可以有很多空檔的時間來準備、學習,或是繼續跳下去創業用金錢和時間換取經驗。但是如果你兩個都沒有,要不是破釜沈舟、要不就是難以翻身。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一場好的演講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台風?手勢?幽默感?整體氣氛?簡報?我覺得都不是,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內容值得讓人們聽下去。

    如果你聽過Elon Musk演講或說話,你可以發現他常常在奇怪的地方斷句、講話也不連貫,但這些小瑕疵根本不影響聽眾熱切想聽他說些什麼的情緒,因為大家都想從這位偉大的創業家身上得到什麼啟發;史蒂芬霍金,現代著名的物理學家與宇宙學家,因為患了漸凍人症讓它漸漸失去了身體移動的能力還有說話能力,現在的他只能靠著腦波將想說的話透過機器傳遞。但即使如此,人們還是願意成為他課堂的學生、演講的聽眾。

    那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募到更多的錢嗎?盡量讓更多人接觸到你的產品嗎?聘請最好的人才?這些答案看起來都不錯,但似乎不是最好的答案。根據Standford的”How to start a astartup”課程中的內容,創業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或是“Build a product people love”,而除了這一件事之外,其他事情相較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

    所以,進入一個領域之後,無時無刻問自己、尋找出這個領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一但你能找出核心的概念是什麼,自然就可以幫助你少走很多彎路。

    學習創業最好的方式

    開始動手做。不論是直接跳入市場、做小的專案等等,沒有比直接動手做更好的做法。

也許當個騙子也不錯-Fake it until you become it#190

createyourownlives-說謊的皮諾丘
說謊的皮諾丘

我是個騙子嗎?我是不是不斷的在騙自己?這樣的想法在我自學Coding時不斷的在我腦海裡浮現。

雖然Launch School的宗旨是Mastery Based Learning(大意就是要把每個章節讀到精熟,才進到下一個章節繼續學習),但是我始終不認為花了大量的時間在教材上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所以我總是試圖在速迅完成課程、盡力搞懂內容兩件事中取得平衡。

每次考試的時候我都知道我並不是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九十五的了解課程內容,但我知道我至少了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內容,並且能夠熟練地解決問題。而即使如此,在LS課程不斷要求熟練、深度理解的前提下,我依舊覺得我這種「不求甚解」的態度,就像是個騙子。

考試狀元你在哪?

但是,要求透過精熟教材才能領略一門知識的方式,就感覺像是如果要成為一名傑出的企業家,大學時要就讀華頓商學院、畢業後就讀哈佛MBA,當學好了一切重要的知識,這個人才有辦法好好的領導、管理一個企業。

但是當我們仔細看過世界上傑出的企業家,如奇異執行長-傑克威爾許、Intel執行長-安迪葛洛夫、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等等,有誰是出自於名校的商學院?更不要說現在矽谷大量的創業家很多都沒有商學相關的學歷,很多甚至連大學都沒有畢業。如果精實的讀完教材就能成為最傑出的人才,那台灣的考試狀元們現在還有多少人是「世俗」所認同的社會狀元?

做中學會不會更快?

而且你知道Airbnb的執行長-Brian Chesky是怎麼學習領導的嗎?在建立Airbnb之前他並沒有什麼太多正式領導一個組織的經驗。他大學讀的是設計學院,他學習帶領旗下員工的方式,就是讀完了Intel執行長-安迪葛洛夫的「high Output Management」這本書後開始實作。

而現在Airbnb已經是一間估值300億美金的公司,並擁有上千名員工。如果今天Brain Chesky學完商學院的課程才出來創業的話呢?我看我們大家還是要繼續住貴的哭爸的旅館,而且沒什麼機會能夠在旅遊時住在當地人的家中體驗他們的文化。

皮克斯的創辦人-艾德.卡特莫爾,說到他一開始在紐約理工學院當主管不停地對自我感到懷疑,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領導人、管理者,而這個冒名頂替感覺跟著他數十年,才漸漸地消失。他也曾經在一場公開的會議上問參與的主管們:「你們多少人覺得自己像騙子?」,而幾乎在場的所有人都舉起了手。他說:「作為主管,我們一開始都有些不安,剛開始上任時,我們想像工作應該是怎麼模樣,但是工作從來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很多時候當我們實際開始做一件事之後,我們才會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只是自欺欺人,跟現實差得遠了。

成長最快的方式

我覺得成長最快的方式,永遠是在大量的刺激、豐富的知識、快速的步調之下野蠻生長。書中的知識非常的重要,因為這些都是前人所留下來的智慧結晶,但我不認爲不停地研讀教材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在掌握了「最小需要知識」之後迅速展開行動才是王道。

如果始終不採取行動,就會像是「聽過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一生。」這句話一樣,學了再多、沒有實作或是透過其他方式,把知識內化到我們的身體裡,一切都是一場空。

我猜,世界上至少有兩種騙子,一種不斷騙自己能夠完成目標,但卻採取實際的行動,最終真的達成了目標;另一種也是不斷騙自己完成目標,但卻遲遲不肯採取行動,最終發現自己還離目標很遠很遠。希望我是一個騙子,但是是個最終能夠完成目標的騙子。

最後附上大多數人可能都看過的影片。

為什麼強者常公開寫作,而強者中的強者不常公開寫作?#189

elon-musk

好久沒寫文章了,會不會有忠實的粉絲每天在電腦前刷網頁也想說今天怎麼還沒有更新呢?(可能沒有吧,哈哈)

前一段時間我開始思考一些問題,像是:什麼樣的人寫作?寫作的人又都是為了什麼?寫作是最快的成長方式嗎?為了快速成長有沒有其他方式?

寫作的過程中,我最關注的一個點就是-如何有效地成長?我一開始寫作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夠透過每天寫文章來反向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並且透過思考能力的成長近一步幫助自己成長,而我成為freelancer、或是打造個人影響力也是我的目標之ㄧ。但是對我來說最核心的永遠都是-如何有效成長。

自有品牌的標竿

在透過寫作鍛煉思維、打造個人品牌這件事上,我覺得做到極致的大概就是笑來老師。他不像其他文字工作者單純透過好的內容吸引流量,再用這些流量來變現,如果用文字形容這些打造自有品牌的人的話,他們是「傑出的Freelancer」。但笑來老師可怕的地方是,他利用自己的流量打造出一整個生態系統,吸引到大量的資金、關注,並導到自己的事業體上。可以說他利用起初作為Freeleancer養出來的流量,幫助自己快速地建立屬於自己的企業,而這跟一般的自有品牌的人相差太多了。

打造自己的人生

Airbnb的創辦人Brain Cheskey說:

其實到頭來我還是自覺自己是個設計師。我最喜歡賈伯斯說過的這樣一句話:「設計並不僅僅是它看著像什麼,或者傳遞什麼感覺,設計是它怎麼運行工作的 。」
如果按照這樣一條標準來衡量的話,那麼世間萬物都是經過設計的。你可以設計一個產品、一家公司、一個組織、一棟大樓、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一旦你意識到了任何東西都是可以被設計的,你就無需局限在原有的概念中,你會重造萬事萬物。

橋水資本的創辦人Ray Dalio視解決問題的方式為:

「打造一台機器為你完成目標,而你正是操縱那台機器的人。」

而Linkedin的創辦人Reid Hoffman則說: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經營新創公司一樣經營自己的職涯。」

大家看出這三個強者說的話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為掌控全局的人,並且有效地去設計能夠幫助你達成問題的方式。在各種不同的職業類別看起來,Freelancer就像是駕駛一台靈活敏捷的機器,能夠自由地決定方向,但卻略顯能力的不足;組織的領導者就像是在指揮了一台超大型的機器,帶領了需多各司其職的夥伴們,這樣的團體能夠有效地達成目標,但是領導人的壓力非常大,而且組織一大難免問題就多;而僱員則是和其他有相似目標的人一起努力,採取風險相對較低、但自主性同樣也較低的方式。

但不論是哪種模式,其實目的都相同-

打造屬於你自己的人生。

擴大影響的範圍

回到標題的問題,「為什麼強者常公開寫作,而強者中的強者不常公開寫作?」

我所認為的強者,就是能夠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人,而強者中的強者是相對於強者有更大的影嚮力的人,而這些人更常是企業、組織、政府的領導人。當然,每個職業、領域都有值得尊敬的人,但我僅僅是以能夠打造多少影響力作為討論。

為什麼強者中的強者不常公開寫作?顯然是因為不便公開已有的資訊、整理文字要耗費大量心力、公開的文字似乎不能達成目標等等的角度來考量。

在連續寫了一百多篇文章之後,我確實感到自己思維能力上的提升,因為單純在腦海裡思考一些事情,跟透過文字完整的整理思緒顯然是完全不同的強度。但是寫著寫著,我開始思考一件事-繼續這樣寫下去的話,我會成為怎樣的人?雖然當初我的目標是成為Freelancer,但是後來我發現,freelancer相對來說似乎不是一個能創造更多價值的方式,建立組織才是,畢竟一個人單打獨鬥總是很難打得贏一群人。

我依舊熱愛寫作帶來思維上的成長、思辨過程中的快感、有機會影響他人的喜悅,但是更有效的創造更多價值顯然是我下一個階段該努力的目標。

如果今天有兩個死對頭必須在一天內分出勝負,雙方必然會盡可能在24小時內擊垮對方;但是今天期限如果是5年,雙方就可以把戰線拉長;而如果期限是30年,那作法更有可能完全不同。Jeff Bezos花了22年才建立起今天的亞馬遜帝國、Elon Musk第一階段的Master Plan也花了十年才實現,而我猜Mark Zuckerberg也有屬於自己的數十年計畫。

思維上的不同,將造就做法和結果的不同,而我也同樣認為,花個三十年做好一件事、影響很多人的生命,是一件很迷人的目標。

一點讀書方法的紀錄-讀書至少讀三遍#188

createyourownlives-study-at-least-3-times

這篇主要是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

我的學習目的一直都是-學得足夠快、足夠好,並儘速實際操作;而不是學得精但學得慢,拖延了實際操作的時機。

目前在學習的時候,我都期望自己至少可以把教材看過三遍,搞不懂就著頭皮往下看,如果真的沒有辦法到三遍(時間考量)的話一定要兩遍。而我認為學習相對較慢的方式就是-試圖把每個重點讀熟之後再往下讀。

關於為什麼按部就班、每個重點讀熟再往下的方式效果比較不好,我在先前的這篇文章有提到一些想法(主要原因是教材編排的順序、還有比較不符合大腦運作的機制。)。今天我會解釋為什麼讀三遍,但卻有辦法學得足夠快然後足夠好

In other words, learning is changes in long term memory.-from Science of Learning, course of edx

以下先解釋在前三次學習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看第一次時:

通常你會很想死,然後很容易就讀不下去了,但是這很正常。在第一次學習的時候,我會“盡量”的搞懂我不懂的地方。什麼叫做盡量搞懂呢?意思就是如果我覺得這個觀念大概OK了,我就會直接往下繼續讀;而如果真的遇到了某個觀念真的太詭異了,花了不少時間還是搞不懂,我就會跳過。

在第一遍學習的過程中,我會把每個我覺得疑惑的觀念還有查到的資料都記錄下來,方便之後對照,而我每天都會複習前一天記錄的問題。通常在第一遍閱讀完之後會累積到不少的問題,但是我常常會發現有些前幾天一直搞不懂的問題,在後面的章節可能就會有介紹、或是突然就搞懂了。所以這也是我認為不該一直逗留,然後死嗑同一個問題的原因。並不是這個問題不重要,而是對我來說顯然有其他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法。

看第二次時:

在第二次的時候通常會學得比較順,先前不太懂的地方常常會茅塞頓開,但是當然,還是有些地方不太熟。

在進入到第二遍的時候,我會更常跟著思考教材和題目的脈絡,而且第二遍的時候常會注意到之前沒聽到的細節。因為在第一遍學習的時候,光是要了解個別的觀念就可能精疲力盡,無暇思考或注意其他細節或是整體的脈絡。這似乎是跟人腦的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有關,因為我們的大腦實在同時處理太多東西時效率會下降,而難度越高負荷越大。

學習其實就是新的記憶與舊的記憶不斷交互作用、結合的過程。-from Science of Learning, course of edx

多看幾次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讓舊有的記憶跟新的記憶可以不停地互相作用。你看第二次通常會比第一次熟,這時候可以校正原先的觀念,另一方面思考機會的增加,同時也能幫助理解和加強長期記憶。

看第三次時:

照理說第三次就要很順了,甚至應該試著跟著題目的解說自己全部打出來。大腦運作的機制是,當你花費很多力氣,試著把深埋在大腦裡的記憶挖出來並解決實際的問題時,其實更近一步強化了你的長期記憶和理解。所以說,當你不需要(太多)外在的提醒下,就能覆誦或是獨自完成一件事的時候,那就表示這件事已經在你的大腦裡生根了。所以評量自己能不能熟練的解決問題,就看自己能不能夠在只得到一些提示,或甚至完全沒有提示的時候就獨立解決問題。

真的有比較快嗎?

屏幕截图 2017-01-13 00.31.04

為什麼我會說這樣的方式比慢慢精讀還快呢?主要是因為根據LS的資料,Ruby課程完成參考時間是40-80個小時,以我每天讀書(一天6小時)的時間大概是2個禮拜就能完成,但實際上我先前卻花了約240個小時;而在我採取新的方法後,HTTP的完成參考時間是30-60個小時,我大概花了110個小時就完成;到了目前SQL的完成參考時間是40-80小時,但我估計大約也是只要110小時就完成了。因此,如果比較完成參考時間和實際時間的話,兩者的差距是越來越近的。

而就個人主觀的感覺,我確實覺得學得比較快了。

結論

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永遠都不是單純理解、練到熟練就解決了,學習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拿來實際運用、做出成品。而教材只是幫助我們能自主解決問題的說明書、領路人,就像學開車這件事,一個人如果花了大半年的時間讓自己成為駕訓班之王、完全熟練場內的各種情況和考題,還不如花個一兩個月練到能夠安全駕駛後就上路,這樣反而比不斷的“透過教材學”,來得更快、更好。

所以學習的好方法應該是要掌握“最少必要知識”後就盡快上路。什麼是最少必要知識呢?我對最少必要知識的認知是,如果你要學游泳,當你確認自己學到能浮在水面上、不會溺死之後,就應該開始下水游。

當然,我這樣的說法似乎跟我目前的學習方式似乎有點相衝突,因為我現在是在透過教材學習,把教材全部學完之後再開始做作品,而不是掌握到最少必要知識就開始做成品。但礙於篇幅和時間的關係,我會在之後的文章再說明。

快速成長很重要,但你知道怎麼選擇環境嗎?#187

createyourownlives-how-big-you-wanna-be

在現在這個社會當中,很多人試快速成長為重要的事,因為當我們能夠快速成長,就意味著有辦法解決更多問題、體驗更多人生、甚至能夠過得更有品味(因為挖掘享受人生的方式,顯然也是一種能力,是吧?)。

但是談到成長時,不免就要想到環境。大家都說環境很重要,但是我們要怎樣才能選到對的環境,進而幫助自己成長呢?

很多人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應該多跟強者待在一起才會成長得越快,對吧?不過又有很多人說應該要「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這樣才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到底哪個正確?

就像如果我們是一條魚,到底是在競爭激烈的大池塘當小魚好?還是在競爭不激烈的小池塘當大魚好?

今天我會針對這個主題分享我的看法,我認為能夠幫助一個人有效成長的,最重要的在於:

  1. 有效刻意練習量
  2. 心態致勝

有效刻意練習量

什麼是刻意練習?

首次提出“刻意練習”這個概念的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家K. Anders Ericsson。這套練習方法的核心假設是,專家級水平是逐漸地練出來的,而有效進步的關鍵在於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務讓受訓者按順序完成。這些小任務必須是受訓者正好不會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學習掌握的。完成這種練習要求受訓者思想高度集中,這就與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帶娛樂色彩的練習完全不同。-取自百度百科

而有效的刻意練習才是真正的讓一個人成長的關鍵,而有刻意練習的量越多、效果越好。

大池塘真的好嗎?

相對剝奪感

台大電機系可以說是全台灣電機系當中,擁有最高比例成績優異學生的系所。不過由於考試機制的設計,每次的考試當中總是會有相當比例的人拿到低分、甚至該科被當掉。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原先成績非常優良、充滿自信的學生,在強大的競爭壓力、排名比較之下,很有可能讓他腦海中出現一個疑問:「我從小到大都是頂尖中的頂尖,怎麼到了這裡簡直跟個廢物一樣?」。

不過事實上是,這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在成績上贏了全台灣99.9%的人,但是在這個優秀團體中的挫折感,卻有可能慢慢使他喪失對學習的熱情;但是另一方面,如果這個學生來到了清、交、成這些被台大人覺得「競爭力不夠」的學校,他的成績卻更有可能是該系所的佼佼者。而因為成績較好漸漸的培養出對學術的熱情,他可能慢慢地大幅超越在平行時空中那個台大電機系的自己。

馬太效應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馬太福音

馬太效應為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即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現實中就是指,只要獲得了每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造就了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假使一個優秀的棒球員在美國大聯盟的一級強隊中只能當個遞補,一年162場只能上個20場;但同一個球員在次級強隊中卻有可能是個先發球員,一年甚至可以打滿150場,兩者一年的差距接近130場。經過幾年下來,兩者能夠上場接受高強度的比賽鍛鍊的時間差距只會越來越長,程度自然而然就有所不同。

小池塘又有比較好嗎?

鏡像神經元

意指動物在看到其他個體從事某些行為時,大腦某些神經元會被活化,進而產生感同身受的感覺。而這種現象有助於動物去模仿、甚至是學習如何掌握這樣的行為。

當一個人在身邊同儕相對優秀時,我們的鏡像神經元會不斷的被激發,讓我們會想要模仿對方、近一步加強自己,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因。也因此,如果在你想加強的領域,你的同儕相對與你有點差距的話,你在成長方面的鏡像神經元可能就沒辦法經常被激發。

馬太效應

同樣的,馬太效應也可能在小池塘發生作用。在小池塘中的硬體資源、導師質量、同儕競爭力可能遠遠不如大池塘,連帶的讓你少了許多可以鍛鍊自己的機會,時間越長、進步的幅度越小。

但其實,不論在哪個環境,更重要的是有效刻意練習量的多寡。

心態致勝

個人的心態

在心態致勝這本書中把人的思維分成「成長性思維」和「固化型思維」,而如果用人格來形容的話就是「進取型人格」和「表現型人格」。進取型的人在乎的是成長、長遠的結果、自己怎麼看;而表現型的人更在乎成績、當下的表現、別人怎麼看。

因此不論在怎樣的環境當中,一個人是否是進取型的人格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樣的人不論在怎樣的環境下-大池塘或小池塘,他們都會盡力地讓自己進步-在繁榮中茁壯、在逆境中成長。

團體的心態

但除了個人的心態很重要之外,一個團體是不是進取性人格的人居多也是非常重要。如果今天一個團體中的成員的心力放在互相競爭、表現自我上,而不是花時間去思考如何達成目標、共同成長的話,這種團體不待也罷。

我再說一次,如果你發現自己所待的團體花在互相競爭、互相扯後腿的時間,大於彼此扶持、共同成長的時間的話,請你儘速退出那個團體。不要浪費自己寶貴的人生,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不論什麼都好。

結論

我想要把成長的公式計算如下:

有效成長=心態X刻意練習量

我個人的結論是,一個人能否有效的成長最初也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心態,也就是說-這個人是否有心想要成長。當一個人沒有意願想要成長的話,不論在多好的環境,或是給予多少練習的機會也是沒有用,就像是零不論乘上多少都是零。而刻意練習量,就是成長的放大器 ,當你有心改變之後,越多的刻意練習就能夠讓你有更顯著的成長

所以,如果想要成長,先給自己一個亟欲成長的心,再把自己放在一個亟欲成長、互相扶持的團體,你就會看到自己的不同。

注意力很重要,但你知道怎麼保護它嗎?#185

createyourownlives-how-you-proctect-your-attention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無意間看過的一段電視節目、一段文字或是跟朋友聊天的內容,都有可能會佔據大腦的思緒。而且很多時候這些想法一出現在腦海裡卻又無法避免的不去想它,而這樣的後果往往導致不停的分心、工作效率降低。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保護我們的注意力,又要如何保持專注。

今天主要聚焦在這三點:

  1. 為何要保護注意力
  2. 如何主動使用注意力
  3. 如何幫助自己保持專注

為何要保護注意力?

人幾乎無時無刻都在從外界接收訊息。一開始我們接受到的是極大量的感官訊息(sensory input),這些訊息來自各種聲音、影像、觸覺、嗅覺等等,但是唯有那些我們花上心思去注意的訊息,才有可能轉成工作記憶,而在工作記憶中又僅有少數訊息能夠轉化為長期記憶。

關於接收訊息最終記錄在腦海裡的最好例子就是學習。老師每次在台上講得口沫橫飛、聲嘶力竭,同學們儘管用了洪荒之力認真聽講,但真正被我們吸收的訊息永遠是少數,對吧?

在我們每天接觸的大量感官訊息,只要我們放注意力在上面的東西就有可能被吸收、並被儲存在我們的腦海。所以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想了,我們平常都會接受哪些訊息?而我們又希望把哪些訊息放在我們的腦海裡?是有趣的訊息嗎?值得省思的訊息嗎?還是任何訊息都可以呢?

就像是看電視很快樂啊,但是花那麼多時間看電視到底為的是什麼?你希望你認真思考時,突然出現剛剛電視上看到的有趣畫面,讓自己噗哧一下打斷思緒嗎?肯定不願意吧。你會不會希望出現在腦海裡的是跟重要的人的相處,而不是來自媒體無腦的謾罵和無意義的訊息?

所以從今天開始,「主動」去選擇進入你大腦裡的訊息,並且盡量只挑選那些對你有用的。太過腥羶色、暴力、謾罵、沒有營養的就放一邊去吧。

如何主動使用注意力

「腦中意志的出現是無意識的,因此不能只是因一個人有反社會的衝動或念頭變認定他有罪;但是人對可能的行為是有意識控制力的,因而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心理學家李貝特

我們每天大腦出現的念頭,大多是建立在過往所接受和積累的訊息,而它們不定時、隨機的侵入我們的腦海裡。大多時候我們做不到不讓任何的念頭進入到腦海裡,但是我們卻可以「主動」選擇要吸收哪些訊息,而不是「被動」的選擇。意思就是說,即使無法控制念頭的出現,我們也可以選擇更好的品質還有更好的來源。

而判定如何選擇的方式也很簡單-只選擇對你來說當下或是未來有用的。就像很多中年人會看政論節目,但大多數政論節目真的對社會或是人類群體有什麼實質的意義嗎?或許有,但絕對有更好的選擇。而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看這樣充滿漫罵、立場偏頗、毫無建設性的節目呢?這大概只能說明,喜好跟對人生有益的事,有時根本毫無交集。

如何幫助自己保持專注

當外在刺激進入到我們腦海當中時,它們彼此會互相競爭,佔上風的就可以佔據腦海中的主要位置。就像是現在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可能把注意力放在閱讀、也可能是在聆聽音樂,或甚至是在思考,但是不論你做的是哪種選擇,只有你「主動」選擇並「專注」的訊息可以佔上風。因為專注能夠提升神經元的反應,並且降低競爭區域的活動。

為了要幫助自己專注,我們有以下三個步驟:

  1. 察覺自己的意識
  2. 管理吸收的資訊
  3. 控制自己的行為
察覺自己的意識

關於察覺自己的意識,可以參考三個幫助進入心流的方法。其實主要就是透過冥想(或是任何類似)、寫作等方法幫助自己確認、並思考哪些東西進入自己的意識。

管理吸收的資訊

就像上個段落提到的一樣,盡量選擇相對好的輸入源,過於腥羶色、暴力、謾罵這種,一進到你的腦海就會讓你分心、情緒受到影響、無法專注的東西能避免就避免;相反的,主動吸收相對好的資訊,像是家人的相處、實用的知識、緩和的音樂等等。

控制自己的行為

當你察覺某個念頭進入到你的腦海,並可能接管你現在的行為時,拒絕它、驅趕它,並專注在自己的手頭上更重要的事情。就像是當你看書看到一半,突然想要滑FB確認某件事,但是你一想到常常一滑FB就要花上10幾分鐘,而且跟確認事情比起來,執行手頭上的事情不被打斷似乎更重要。這種時候你就應該壓下開FB的想法、稍微記錄新的待辦事項等之後再做,繼續專注在手頭上的事情。

雖然一開始可能無法控制,但其實當你在控制自己的意念時,你就是在鍛鍊你的意志力。而意志力這種東西就像肌肉一樣,是會越鍛鍊越強壯的。

結論

「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

在《創作者的日常》這本書當中,記載了許多著名的畫家、作家、作曲家等等的每日的日常。他們大多數的人都有一個共通的特質-幫助自己進入專注狀態。這些方式有固定時間寫作、固定飲食、規律生活等等,他們有意識地選擇了參與和不參與某些生活中的事物,並且透過養成習慣幫助自己快速進入到工作狀態,不用花上大量的時間等待好的狀態來臨。

而習慣就是不費力的意志力,就像是你打開Youtube的音樂播放清單一樣-按了開始就會自己運作,不需耗費多餘力氣,省時又方便。所以,讓自己學著如何好好使用自己的注意力,並養成良好的習慣,讓自己的人生多點好東西,而不是被雜訊給佔據、搶奪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注意力。

你想要怎麼的人生,由你選擇的訊息,還有你養成的習慣決定。

學習”How to start a start up”的一點心得#184

how-to-start-a-startup-as-told-by-pg-infographic1

為了思考怎樣才能打造出好的產品,今天花了點時間複習了YC在Stanford所開設的”How to start a start up”的其中兩節課程,還有笑來老師的筆記,而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心得記錄。

怎樣才算是一個好的產品

要打造一個好的產品,至少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 解決用戶的問題
  2. 超出用戶的期待
解決用戶的問題

這是最最最基本一定要達成的指標,一個沒辦法解決任何人問題的產品沒有存在的必要,雖然弔詭的是,幾乎任何的東西在任何時刻都能滿足某些人的要求。

超出用戶的期待

在Amazon剛成立不久時,他們的系統、送貨流程非常不穩定,客戶往往要拖上數天甚至一週才拿得到商品,但是隨著不斷的努力,現在送貨時間已經大幅縮減;而在Prime服務出現後,Prime服務的會員可以在下單兩天內拿到商品;在更近期亞馬遜更是推出了特定城市1小時內貨物送達的服務,會員只需要多付出7.99美金即可。

一般來說人的滿足感很容易疲乏,或是換個角度來說,我們永遠都不滿足。在大多的時候只要有市場上有需求就會有競爭存在,競爭者們為了獲取消費者並然會不斷的升級已得到注目,但這樣也會進一步養大用戶的胃口。所以為了公司或是個體為了生存,必然必須不停的打磨商品,進而不斷地滿足甚至超出用戶的期待。

怎樣的人才是你的客戶

It’s better to have 100 people [who] love you than finding a million who just sort of like you. Build your business one person at a time. Just focus on 100 people. If they love you, they will market the product for you and tell everyone else. Go to your users. Do one scalable thing, one person at a time. It’s actually so simple, that’s the secret… that’s all you need to do.-Airbnb 創辦人

一般來說公司要成長,看的就是客戶成長率還有顧客流失率,客戶成長率越高、顧客流失率越低,一間公司成長的就越快。就統計數字上來說,爭取一個新顧客所需的成本遠大於留住一個舊客戶的成本。

而事實上,一個真正熱愛你的人會為你做出貢獻、真心為你著想、給予意見、希望與你一同成長,但是只是單純喜歡你的人隨時可能會找到下個他們更喜歡的人,並且跟你說再見。

沒有一個商品能夠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但是那又怎樣呢?基本上只要有足夠的人真心喜歡一項商品,並願意掏出錢來,這個產品基本上就有盈利的機會。

小結

現在其實還是對產品還有創業一些東西感到很模糊。不過回想起來,當初對創業訊息的一些疑問,現在看起來似乎已經慢慢的被解決;而對現在的我來說,踏上創造屬於自己的產品的道路已經是一條越來越明確的方向,就來看看我能夠走到多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