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寫作】省錢的代價比你想像中的高#85

createyourownlives-pay-the-price
距離離開現在工作崗位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其實我的心情是非常愉悅的,但是我也在煩惱,我到底能不能夠在時間到來之前,順利的交接完畢。今天也在跟其他朋友聊到這些事情,他們問了我:『到底為什麼你的一個網站,做了這麼久都還做不完?』。在被問的當下,我其實也感到很困惑,到底我為什麼做了這麼久還做不完啊?

 

於是我快速的回顧了一下從那時候開接下工作開始,我每天都必須處理很多雜務,我需要幫小幫手打掃、指導他們、接待客人、處理帳務、應付奇怪的人、還有幫助處理一些狗屁倒灶的事。但這些都不要緊,最讓我痛苦的就是:只想要省錢、無法判斷事情重要順序的一個觀念。而這個觀念,可能也是台灣某些人會有的想法,當你遇到這種人的時候,請千萬不要懷疑,跑就對了。

 

完整記錄一下過去網頁製作的時程
1.一開始找免費模板->被嫌棄太醜->我自掏腰包買”Theme Thrive“自己做
2.”Theme Thrive“買了之後,因為對方人在國外,溝通上花了很多的時間(目前為止大約過了一個月)
3.因為版型不ok,而且發現需要有訂房引擎->我就開始找”免費“有訂房引擎的版型->免費的都很廢->退掉Theme Thrive,買了Sailing
4.開始用Sailing做網站,但是對方人在國外,溝通用花了很多時間(又過了一個月左右)
5.對方終於回國,做網站的速度開始加快->在版面上的調整漸漸進入軌道,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訂房引擎還有翻譯
6.對方又出國->開始卡在翻譯軟體->被要求使用免費的,所以花了很多時間試Polylang->除了Polylang,我也被WP本身卡了很久
7.發現Polylang效果太差,被說將就著用->詢問其他青旅同業要WPML->對方的已過期
8.本來想說花40鎂renew然後我們均分(我為什麼要出錢?因為不想浪費時間耗在這邊)
9.WPML無法renew,於是我決定自掏腰包除了本來一己付的20鎂,多花40鎂買WPML(可能我傻了)

 

讓我們回到網站製作的議題上,在自己做網站的過程中,我的確不停的在Wordpress還有各種奇怪的Plugin上卡關,也讓我更深信我必須要自己學寫程式語言,因為我需要這個技能,而我未來不希望自己的無知成為絆腳石。雖然在WP上充滿了各種坑,不過我確實也學到了不少事情。

 

但是在這裡工作的期間,最讓我覺得痛苦的是,在這裡總是想著省錢省錢,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來,完全不曾去思考事情的優先順序、什麼影響深遠,而是總是想什麼就做什麼,卻不曾去找過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接著就讓我說說我的體悟。

不花錢的代價

我開始在思考,到底這樣做出一個漂亮的網站,值不值得?看看人家友店,花了錢買了個模板,套用一下一些自己的照片,花了50鎂還有一些設定,我猜大約20小時內迅速搞定;看看人家友店,花79鎂買WPML,而不是用什麼該死的免費軟體,設定加上安裝我猜不超過6個小時。最後讓我們回頭看看我們做了些什麼?耗時近四個月(至少200個小時),做出一個外型看起來好棒棒、似乎只花了700元的網站(但是他媽的老子花了3、4000塊),實際上為這間店帶來了什麼好處?

 

一個好看的網站是我們這種類型的店最重要的東西嗎?不是,好的內容跟環境才是。所以你覺得你似乎只花了700塊,但實際上你的金錢支出是100+(130X200)=26,700再加上一去不返的200多個小時,;而友店則是花了4000(網站、翻譯軟體)+30X130=8000塊左右的費用和30個小時。
所以我們得到了什麼結論?對方花的錢比我們少,得到的時間比我們多,還有機會去做更多的事。自以為省了很多錢,但結果只是可笑可笑。所以說挑人、挑公司、挑環境重要,其原因我想就不多說明了吧。

真正重要的事

剛剛說過了,我們要試圖找出真正重要的關鍵。像是我們這種類型的店,最重要的事是1.我們創造了什麼價值2.我們是否讓服務的對象感到愉悅。針對這兩點,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創造價值
辦演講活動收益比想像中高很多,一場演講活動下來至少可以賺1200以上(三次下來的平均),而約一個講者其實不需要花多少時間成本,而我們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宣傳曝光;或者是其他在地連結,文化深耕等等,但是我們這段時間以來都做了些什麼?
我們是否讓服務的對象感到愉悅
台灣七月份的白天氣溫有多高?突破30度是基本,超過35度更是常見,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冷氣竟然要晚上10點才開放?試問這樣客人怎麼會受得了?若是讓他們出去時談論這裡,又有多少人會想要推薦?

 

壞掉的東西換了嗎?我陸陸續續在這邊待了快半年,有些東西早就壞得不行了,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客人傻眼的眼神,這樣的環境,他們會開心嗎?
所以我們真正做了些什麼?
這裡做了什麼重要的事嗎?我不知道,我也想不出來。
屬於我自己的責任
對我來說我最大的責任就是判斷力不足、事先搜集能力不足、談判能力不足、溝通能力不足、個人技能不足等等。如果要繼續說還有很多可以說的,我在此就不深究,反正我未來還是會有各式各樣的坑要踩,但是再一一詳述。
總結
很多錢該花就花,該省則省。當你把錢省在錯的地方,根本就是找死,其實很多時候用點邏輯、再加點數學,答案可能就很明顯了。但是很多人連這種力氣都不願意花。
Ex:一公斤的鐵約3.5塊,一個40公斤重的熱水器大約可以賣140塊,所以你今天該讓一個小幫手來回花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去回收他嗎?如果是我我不會,我會讓他們做更有意義的事。但是我沒記錯的話,這裡從頭到尾都當小幫手是打雜的,是吧?

【每日寫作】如何跨越舒適圈-PartII#84

createyourownlives-break-window
昨天寫完了文章之後,我一直在思考更多關於什麼才是跨越舒適圈?跨越舒適圈需要什麼心態?跨越舒適圈前該做些什麼。今天的我也會繼續試圖探討,更多關於如何跨越舒適圈的問題,希望能夠解答我心中的疑惑,也期望能夠給其他的人作為參考。

怎樣才算跨越舒適圈

我認為所謂的跨越舒適圈,就是『跨越了某些障礙,做出讓人敬佩的事,能力大幅成長。』。你平常在台大成績再好,直升台大碩博班沒人理你,但是你到了史丹佛立刻被當作好棒棒;你本來是個記者,然後突然花了一年開始環遊世界,因為中間的障礙實在太多,而在成功克服之後,絕對被視為超勇敢、跨越舒適圈的典範。

所以人們的跨越舒適圈,通常指的就是跨界,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事,並且伴隨者能力的成長。而這樣的行為,常常被視為在人生和個人能力上巨大的突破。

但是讓我們仔細的看一下,其實所謂的跨出舒適圈,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能力有所成長,而不僅僅是讓別人刮目相看。

寫在培養心態之前

很多人都會認為跨出舒適圈是很了不起,但是因為極有風險,所以很多人們不願意冒這個險,投向未知。但對持續成長的人說,“跨越舒適圈”根本就不是個困難的選擇,因為為了成長,“跨越”只是個必然的選擇。

對他們來說他們的所有選擇,都是聚焦於一個重點:
『我做的這件事能不能幫助我習得新能力、又能不能幫我完善已有的能力?』。如果這個選擇能夠滿足他們這個需求,他們必然會毅然決然的“跨越舒適圈”。

怎樣培養正確的心態

一般人在試圖跨越舒適圈時,會遇到的問題是什麼?我想不外乎是
1.很怕跨不出去,壓力太大
2.要怎樣才不會死?

很怕跨不出去,壓力太大

未知總是帶給人們巨大的恐慌,但是很多時候比起恐懼,更可怕的是無知。因為如果沒有試著深入了解未來的挑戰,只是不停的揣測、自己嚇自己的話,我想應該永遠都跨不出去那一步。

所以在你要試圖跨出舒適圈時,先對現況、未來的挑戰、還有自己的能力,做好詳盡的分析還有推論之後,再決定自己要不要、又要如何跨出那一步。

要怎樣才不會死?

一但你有了仔細的分析和推論決定跳入之後,你需要做兩件事:
1.每天不停思考著:『我要怎樣才不會死在半路上?』
2.持續行動,做任何一切可以幫助你活下來的事
對於這兩件事我有兩個反思,你的心態決定一件事的結果,當你相信自己辦得到,然後不停找出方法,你總是不會離目標太遠;“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唯有踐行、唯有真的上路,你才有可能完成目標。

如何跨越舒適圈

我最終覺得,跨越舒適圈是個“偽觀念”。我們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做,我們應該要做的是:『有意識的不停選擇,讓自己能夠成長最快的方式。』,而最終我們看到的“跨越”的行為,終究只是我們努力的成果,而不是特意去追求“跨越”什麼。

所以我們該做的事情是去思考,我該做什麼可以讓自己成長的更快?我要怎樣才能習得新的技能?我又能透過哪些方式讓就有技能增長?而最終,當你得到怎麼做的結果是最好的之後,克服一切自己擔心的藉口,把它做到好就是了。

總結

不要再說跨越舒適圈,我們只要思考怎樣才能讓自己進步、成長的最快,找到答案之後,克服一切困難,堅決地執行就對了。

【每日寫作】如何跨越舒適圈?#83

createyourownlives-jump-out-of-your-comfort-zone

今天的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究竟人們要如何跨越舒適圈?因為我覺得現在的我太過安逸,雖然心裡有很多想做的計畫,但是其實我做的事情都是相對安全的事。而當看到很多人勇敢的跨界的時候,我就不免得思考自己是不是成長得太慢了?
所以今天的文章內容就是來探討一些關於舒適圈的問題,也許不見得會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但我想試著討論、歸類一些關於舒適圈的問題和重點。

何謂舒適圈

The comfort zone is a psychological state in which a person feels familiar, at ease, in control and experiences low anxiety and stress. In the zone a steady level of performance is possible.
Bardwick defines the term as “a behavioral state where a person operates in an anxiety-neutral position.” Brown describes it as “Where our uncertainty, scarcity and vulnerability are minimized — where we believe we’ll have access to enough love, food, talent, time, admiration. Where we feel we have some control.”-取自Wiki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在舒適圈當中的我們,比較沒有壓力、也可以很輕易的去掌握其中的很多事情。

跨越舒適圈為何重要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The Power of Habit”一書中談到很多關於習慣建立的觀念,其中一個關於建立習慣之所以重要的概念就是,一旦你養成了習慣之後,這件事對你來說就可以是不費吹灰之力。而正也因為如此,一旦你去條件性的處理一件事情,而不去刻意練習的話,你就會慢慢地停止成長,最後固定在一個程度。
舉例來說,我們很多人小時候學腳踏車的時候,都不也是一路上跌跌撞撞的過來的嗎?而在不斷受挫的過程中我們漸漸地學會了騎車,跌倒的次數也減少了,最終我們也學會了如何駕馭腳踏車。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很多人也都至少是其了十數年的腳踏車,但也沒見我們成為環法自行車的選手阿?因為我們一直用我們習慣的方式在處理問題,而這些自行車的選手,可是每天都在試著突破自己的極限啊。
所以跨越舒適圈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能夠幫助你成長,而不是框住你的能力。

跨越舒適圈是一個持續成長的行為,還是一個跳躍性成長的行為?

如果是持續性的行動,它應該是?
我們先來看運動界的例子,如果一個男子跳遠選手他想打破世界紀錄,他該怎麼做?他的方法論很簡單,就是從各個方面慢慢突破,讓自己可以挑戰在1991年8月30日由Mike Powell所創下的8.95公尺紀錄。他可能必須要加強自己的爆發力、身體在空中的延展性、身體乳酸的代謝速度等等的各方面著手,一步一步試圖將自己推向極限,然後不斷突破自己。
如果是跳躍性成長的行動,它應該是?
我所說的跳躍性成長,比較像是一個只會簡單打水還有漂浮的人,突然被踢下海裡,然後逼他自己想辦法在海裡學會游泳、保自己一命。結果最終在這種高強度的情況存活下來,並且非常適應這樣的環境。在這種前後強度差異極大的情形下,存活的機率很低,但是如果你能夠適應,進步的幅度絕對是非常之快。
雖說這條路看起來有很快的進步速度,但是他的死亡率很高、極高,雖說是人人稱羨,但真正承受的下來又有幾人?

要如何跨越舒適圈

所以回到我們文章的重點,究竟我們要如何突破舒適圈?而我們又要用何種方式突破?而其實這些問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核心問題就是,我們究竟要在何時達到何種目標?
一個“聰明”人在開始正式開始行動之前,通常都會花上不少的時間好好的研究自己將要達成的目標,像是:『這件事最重要的核心領域是什麼?做這件事失敗的人都犯了什麼錯?我有什麼其他經驗能夠幫助自己快速成長嗎?』。這些聰明人會透過各種模型還有方式去篩選很多條件,成功地為自己先避掉一些可能會踩到的坑,確定自己在這件事中有一定的勝算之後,便會跳進這個領域裡瘋狂的學習和成長。因為他們知道“Life is growth.You grow or you die.“
所以跨越舒適圈的方法應該是,先設定自己的目標,然後懷著足夠的自信自己有可能克服它們,然後切合實際的去了解這個領域、去分析成敗的關鍵、去思考自己有什麼優勢。而我們也應該不時地學著去做試驗,不停地去優化我們判斷的方法論、以及執行的行動方式。時間一久我們就可以知道,怎樣分析一個你想進入的領域、而哪種情況下你可能跨得過。
所謂的Trial and error其實就是(A fundamental method of solving problems. It is characterised by repeated, varied attempts which are continued until success,or until the agent stops trying.-取自Wik),一套不停在嘗試中找尋解答的做事方法,而跨越舒適圈也必然會經過這樣的歷程。

總結

人生要過得圓滿,首重了解自己的目標。而當你設定目標的時候,你必須仔細的思考自己的”起點”在哪,而你要透過何種“路徑”,去達到你的“終點”。唯一時記得去考量各個可能出現的變數,你才能有效地避免很多彎路。
所以跨越舒適圈需要的其實不是勇氣,而是豐富的知識、正確的態度、還有挑戰的心。如果只有莽勇,換來的大多是淒慘的下場;但是配合學識的勇氣,就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

【每日寫作】把想解決的問題放在腦中,用行動找出答案#82

createyourownlives-the-answer

最近的我一直在苦思,接下來需要投資在哪些領域上,才能有效的組合出屬於我自己的能力圈。而剛好看到一個系上厲害學弟對時事的一些評論,讓我對他的能力大感佩服,也不斷的反思我究竟要投資在哪些領域上(本想轉貼學弟的文字,但想想不太恰當,所以最終沒有這麼做。)。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我沒有找到更明確的新領域,但是我總是相信,只要把重要的念頭持續放在腦海裡,並努力朝這個目標前進,最終都不會離目標太遠。

回想過去這幾年來的經驗還有觀察自己的心態,我發現到了一些有趣的事實,那就是的確你把焦點放在哪,你最終就會去哪。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和感觸,主要有三件大事

1.建立我的個人網站
2.開始學習程式語言
3.學著實際進行買賣

建立我的個人網站

過去的我一直是Chris Guillebeau的粉絲,因為他給了我太多的啟發,因此我也希望能夠像他一樣筆耕不輟的經營自己的網站,並且透過販售自己的知識賺錢。而最終我也擁有了自己的網域和網站,並且像他一樣每天持續的寫作,我也期許自己能夠透過自己的網站做實驗,來完成更多的事情,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變現。

開始學習程式語言

在剛開始接觸行銷領域的時候,我恰巧在去年9月多10月,在Udemy上看到了一門課程“
Growth Hacking with Digital Marketing Masterclass”,而我也開始對關於Growth Hacking的內涵感到興趣。但當時的我有很多技能都還不會,像是無法解讀數據、很上手的使用FB和Google的廣告,還有就是無法自己更改網頁上的設定。而這些困擾在我為家裡、還有魚旅寫網頁時更加嚴重,而從那時候開始,我就體悟到我必須學習至少一門程式語言,來幫助我解決問題。所以我也在7月中開始重拾寫Rails的習慣,並且在外來兩個月給了自己一個8X8的新計畫。

學著實際進行買賣

在前一段時間內,我腦海中滿滿都是想要賺更多錢的方法,而在我一直逼迫自己思考的情況下,我為自己得到了一個結論就是,所有商業的起源都是來自於交易的買賣,未來只要想賺錢你不可能不透過交易,而鍛鍊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從最樸實的買賣開始。所以後來我想到可以跟昱升合作一起來賣畫,雖然目前計畫有點延宕,但是根據我過去的經驗,我只要重新把焦點放在這件事上面,效果絕對會不一樣。

總結

『把焦點放在目標上』現在讓我回顧過去所發生的一些是,還有檢視自己心境的變化,我更加強化了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現在,再讓我們複習一下亨利福特的名言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you think you can’t–you’re right.”
― Henry Ford

【每日寫作】持續行動給我的啟示#81

createyourownlives-take-action
昨天是連續100天計劃-寫作篇的第80篇文章,我很開心這是我連續100天計畫中,唯一沒有中斷的計畫(雖然中間還有兩三篇沒有補上),但也要對我中斷的計畫感到反省。
我一開始寫文章的初衷是,希望能夠藉由不斷的寫作,來
1.鍛鍊自己,讓自己養成習慣
2.記錄成長和改變的歷程,供需要的人參考
3.訓練文筆,並希望有機會透過部落格作實驗和賺錢

 

但是隨著時間的進行,我發現持續寫文章對我來說有一件最有價值的事,那就是『梳理自己的思緒,並在這個過程中解決疑問。』。因為每天我都必須要逼我自己去寫文章,所以我就要把我每天記錄的簡短心得變得更加完整,或著是要把一直放在心底的疑問拿出來討論,只有這樣我才能試著去產出一篇有質量、有價值的文章。而正是在這個每天都試圖解決腦袋中的問題、不停反思、具體化下一步的過程當中,我發現我的思維有了顯著的成長。
像是我就更深刻的了解到,要能有自信地活在未來,必需要持續的投資在有價值的事物上。而對我來說第一件事就是持續寫作,而第二件事情就是持續學習Rails。為什麼是這兩件事?因為他們分別可以為我解決不同的問題

關於持續寫作

『寫作最大的價值就是在梳理自己的思緒』,這是我對寫作的一貫看法。而當我能夠逐漸掌握如何整理自己的思緒之後,我其實還可以在我的個人網站上有更多的嘗試。

網站內容

像是之前提到的每週一書評、每週一電子報、每兩週一次寫作技巧分享。每週一書評可以逼自己,一週讀完一本好書並總結;每週一電子報可以逼自己,一週生出一篇好的乾貨;每兩週一次寫作技巧分享,可以逼自己在寫作能力上不停升級。

寫作技巧

有足夠的產出之後,我就要開始加強標點符號、文章架構、故事實例、邏輯嚴謹。而當我試圖提升我的寫作技巧之後,我便可以開始教學,而這樣來看,我有可以同時提升我自己的能力,因為『教就是最好的學習。』

關於持續學習Rails

當初為什麼會想學習Rails,最大的主因就是我在網頁的製作過程中發現,有很多需求是無法在”只會“HTML、CSS、Java Script的情況下被解決的,而透過使用Rails,似乎是可以幫我解決這方面的難題。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除了每天固定會練Rails之外,我也會開始一個Rails的8X8的計畫,意思就是連續八週我都會每週用Rails寫App,並公開在Stack Overflow上,而我也有可能會直接錄螢幕並教學如何實作。而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1.養成寫Rails的習慣
2.逼自己定期產出內容
3.用更高強度的方式逼自己成長
4.教就是最好的學習

 

這個想法的起源是我曾經在Inside上看到一篇文章,而我在想,既然我也在自學Rails,那我不如就也來如法炮製,把8X8計畫加入持續行動的清單中好了。這樣一來可以加大學習的強度,也可以讓自己習慣固定寫Rails,讓自己除了每天固定的coding之外,也逼自己一週做一個總結。

總結

在我連續寫作的過程中我認知到,當你“持續去做”並且”刻意練習“之後,帶來的進化和改變是很顯著的。因為我發現,如果我先讓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接著再透過刻意練習不停的強化自己,那長久下來我在這方面的技能絕對會越來越強。因此我可以樂觀的預估,若是我能夠持續的去強化自己,我這兩個能力絕對是能夠為我解決越來越多的問題。而在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也將會不斷地成長。

 

而在理解到持續投資可能會帶來的好處,我又更進一步的思考,面對未來我將要投資在哪個領域之上?而這些新的領域,又會如何跟我能夠善用的領域結合,創造出更多的可能呢?這也會是我進一步探討的問題,而我也將會在未來有進一步的結論時,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每日寫作】如何找到自己的天命#80

createyourownlives-what-is-your-calling
這幾天有空的時候一直在聽”Grit: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的電子書,裡面花了不少的時間在談論興趣要如何培養、還有所謂的Passion到底重不重要。裡面提到了一點關於“Calling”這個詞,這個字我不知道該怎麼翻譯,但就讓我暫且稱之為天命。

在書中有分享到,有時候人們常認為所謂的天命和熱情,應該就是要在人生的道路上,突然不期而遇的撞上自己的天命,所以我們該做的就是不停的找啊找,直到有一天我們足夠幸運的遇到他為止。但是,事情真的應該是這樣嗎?

在這本書中,花了很多時間提到“刻意練習”這件事情。當我們花了越多時間去熟練一個技能,我們越能從中看到許多我們不曾了解的事、不曾想像過的樂趣。這種感覺就像是許多的運動員或音樂家,他們總是花上大量的時間去鍛鍊某些技巧、改善自己的缺失、克服自己的弱點。這些行為往往都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停去做,但是這麼枯燥乏味的事情,他們為什麼能夠做得下去?難道他們真的是從小時候開始,就把這份職業當成自己的天命嗎?

如何找到你自己的熱情

試著回到原點,找出你心底的渴望。你平常都在想什麼?你最在乎的是什麼?什麼對你來說最重要?我平常都如何使用你的時間?而相反的,什麼事令你最無法忍受?
試著從你自己的內心去挖掘出答案,也許一開始的你還沒辦法找到最明確的目標,但是你可以先從解決自己心中的目標開始。而隨著你不斷地發問、不斷地挖掘,你會漸漸得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而能幫助你繼續往下走。

註:當我試著用我當例子時,發現我想的都不是關於興趣或是快樂,而是充滿了想解決的問題。雖然文章給人的感覺應該是要關於“熱情”,但是我的現況就是如此,而我也用最真實的情況繼續書寫

以我自己當作例子:

我每天都在思考的是未來的我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應該要會寫Rails,但又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到位,雖然我學Rails是想解決自己碰到的一些問題,但是要成為網頁工程師卻還不是在我的想像當中;我想要do something來增加自己的收入,而目前的計劃不確定可不可行;我想要進到自己有興趣的公司來鍛鍊自己,但是卻對自己的興趣還有技能感到迷惘。

而我現在已經持續在做的有

1.每天寫文章梳理自己的思緒
2.每天固定coding一個小時以上
3.每天閱讀或聽電子書一個小時以上

我做這些事情的目的分別是:
1.寫文章:我想透過寫文章來記錄我腦海中的想法,並試圖透過這個過程解決心中的疑問。而除此之外,我更希望透過我的紀錄,讓其他人知道我一路上到底都經歷了些什麼,希望能做為有其他處境的人的參考。
2.寫Rails:會練習Rails單純就是想解決我自己的問題。因為我之前想要練習landing page,但是發現我沒辦法自己寫網頁然後搜集資料;我想幫我們家網站做線上詢問表單,但是卻不會用;在做魚旅網頁的時候發現wordpress自主性太低,所以想辦法能夠自己來。
3.閱讀書籍:我想要從中擷取資訊,越多越好。我閱讀的目的就是想要解決自己的疑問,不論是最近的“Grit”、“Succeed”、“Mindset”、“Shoe Dog”的任何一本書都好,我都是希望能從中學到些什麼,解決我心中的疑問。
而我也認為這些事對我來說,是相當值得的投資。

當我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突然體悟到:「我必須把Rails學好。」。我早期遇到的問題,有很多都是必須透過有程式語言能力才能解決,而我也一直認為至少學會一門程式語言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就像是英文至少要足夠好一樣。

整理思緒後就開始做實驗

當你開始試圖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隨著你挖掘得越深,你有可能發現問題並沒有減少,反而變得更多,但你卻能夠越來越接近真實的答案。其實仔細想想,人生就是不斷得嘗試還有犯錯,雖然很多時候當你拼命到達了自己設定的目標,但卻可能發現這片山頭上的風景,跟你想想的完全不同,但至少你解決了心中的一個疑問,而你也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加強大。犯錯並不可恥,真正可恥的是怕犯錯,而不去努力。

以我自己當作例子:

既然上面都說好了要開始實做Rails,那接下來這兩個月該做的事情就越來越有輪廓了。未來兩個月會花不少的時間實作Rails(參考實際的需求,購物車串接、金流串接、訂房引擎等等),並在這個過程中搭配昱升studio的計劃,我的網站可能也會同時在內容上做些升級。

在過程中找尋反饋,並不斷思考下一步

實踐的目的除了朝目標前進、培養自己的能力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不停的從中得到反饋。這就像是我們小時候在學說話一樣,我們牙牙學語模仿著大人說話,而當我們發錯音、用錯單字,大人就會指正我們,幫助我們學習一樣。而實踐正是這樣的過程,犯錯是必然,而重要的是如何改進自己。

以我自己當例子:

從一開始寫作到現在,文章的長度漸漸的可以拉得更長、完成文章的速度也增快了,但是我自己仍舊知道,我思路的邏輯性、標點符號的運用、內容的吸引程度都還可以更加強。而我所改進的部分、所發現的問題,如果不是透過不斷的寫作,我是不可能會發覺的。而我發現問題之後我就必須去解決他們,而下一步我還可以去思考如何用我的文章去創造更多影響力(像是每週一篇乾貨之類的)。

把一件事做到很好,並開始賦予創意和可能性

我近來一直反覆在思考一件事,那些闖出一片天的人們,都具備怎樣的特質?我所發現的答案是,他們會先模仿別人、提高自己的技能到一定的程度,接著開始加入自己的靈感和創意,接著就讓它們去碰撞、去萌芽,然後順著這些變化不斷地成長。
Kobe的後仰跳投跟誰學來的?答案是Jordan;Kobe籃下的低位步法跟誰學來的?一部分來自於歐拉朱萬;而急停跳投、拉竿上籃等等,又分別是師承其他前人的技巧。當Kobe試著把許多的技能都學到頂尖,而最終,當他把這些能力都結合起來的時候,他就成為了進攻機器。

真正的天命,需要的是不斷的努力

我們沒辦法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沿著自己的興趣、自己腦海中的渴望,一步又一步的往前探索、深入了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自己的不足、會知道自己的好惡、會察覺自己的極限,而正是由於不斷地實踐,我們逐漸為自己開闢出了一條路。這條路一開始的時候寸步難行,但是在你的努力之下,你開始踏上了屬於自己的旅程。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艱辛,但是你回頭看到一步一腳印所開拓的一切,你感到非常滿足。而更有趣的收穫是,你的路途上開始多了一些夥伴,他們都深受你的啟發。而你,雖然對未來偶爾仍會感到迷惑和害怕,但是一路走來你發現,只要努力堅持不放棄,似乎沒有什麼,能夠真正難得倒自己。

【每日寫作】Elon Musk的Master Plan給我的反思#79

createyourownlives-elon-musk-and-tesla
前幾天,Elon Musk在Tesla的部落格上,公布了關於Tesla未來的Master Plan,Part Deux。文章中揭露了打算如何帶領公司,去創造他想像中的世界,其中包括了更有效提升電池的生產和儲存效率(這也是他買下solar city的主因)、全面性擴充Tesla在不同車型的疆土、讓自動駕駛比自駕有10倍以上的安全性,還有讓你的Tesla成為你的自動賺錢工具等等。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到Tesla的部落格中去閱讀他的文章。

 

看完Elon Musk的文章,再對照他過去的作為、我在他的自傳中所看到的內容,我又再一次的為他個人堅強的意志力給折服。但是這一次讓我驚豔的不只是他強大的精神能量,更讓我在意的是,他如何長期的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並為自己設下了一個長遠、並且可行的計畫。

 

我們都知道要長久地保持一個習慣、或是意念一段時間,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遑論是長達數年甚至是數十年。而Elon Musk在他進入了Tesla的十數年間,除了得貫徹自己的意志,還要在各種挫折跟打擊中不斷地前進,而最終他也讓許許多多唱衰他的人們寡目相看。

其他像Elon Musk的怪物

而除了Elon Musk之外,科技業也有許多其他的怪物,正在一步一步地推進自己的霸業,像是Jeff Bezos的Amazon帝國,到了現在除了原先的電商,在AWS也大獲成功,目前更有進軍跨國物流的計畫;還有Mark Zuckerberg的Facebook帝國,目前的活躍用戶數早已突破16億5千萬,Facebook在今日(2016.7.23)的市值早已超越3423億美金。
在這些人的心目當中,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10+yrs plan。看到這些人一步步的邁進,我總是很好奇,他們到底是如何貫徹自己的意志?而在面對各種挫折時又是如何挺過來的?而又要如何“正確”的設定應有的目標?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這兩天在跟Lesley逛香港,看到了之前我最愛的神書之一“The Power of Habit”。這本書探討的是人類要如何建立習慣,而建立習慣的好處是什麼;而我們又聊到了,香港人的生活太過忙碌、充滿壓力,雖然可能因此錯失了一些思考的機會,但是香港人或許在任何地方都能夠“生存”。不過習慣的建立跟香港人能承受高強度的壓力,又跟我們要討論的事情有什麼關係?讓我們接著繼續看。

習慣的養成

在“The Power of Habit“中提到,在習慣養成之初,我們需要耗費大量的心神,才有辦法逐漸適應這個行為。但當你越趨熟練它,你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少,最終就像使用筷子、刷牙、騎腳踏車那樣易如反掌。
但是習慣養成之後,除非刻意練習,否則就會停止進步,所以這時候需要再搭配刻意練習,來幫助自己進步。

刻意練習

在”我比別人更認真“、”異數“這兩本書中,大量的提到了練習時數、還有刻意練習這兩個概念。所謂的刻意練習,就是藉由逼迫自己從舒適圈跨出,進入學習圈來學習。縱使可能會很不舒服,但是正是因為不舒服的刻意去做,才能幫助我們從中學習成長。
所以對這些神人來說,他們的所作所為,對他們來說早已養成了習慣,並且不斷的刻意練習呢?
  • 面對挫折的處理能力:隨著挫折一次比一次強烈,處理的能力也越來越好
  • 面對意志的貫徹: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克服難題,意志力也逐漸提升
  • 面對如何對未來下判斷:不停地預測、實踐、結果評估,他們早已找出相對正確的模式

不斷的突破自己

當他們建立了良好的習慣之後,接著就是採取刻意練習,刻意的去更加突破他們的極限,然後透過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雖然每次都只是小小的進步(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非常巨大!),但是當踐行了一段時間後再回頭看,他們會發現與過去的自己差距如此之大,不只自己無法一次跨越這麼多,甚至對其他人來說更是天大的鴻溝。

我們該如何去做

從踐行和從中學習開始。先試著培養一個相對好的習慣(或是技能),然後逐漸地把他們變得很好、甚至是非常好,接著在其他事情上也是一樣如法炮製。而你有加強深度或是廣度兩種做法

加強深度

像是我現在已經可以每天都寫一篇文章,並且試著把文章的內容加長,不像以前寫7、8百字就停(當然不是越長越好,但確保你有足夠的東西可輸出)。所以接下來我可以做的就是讓文字更加精練、讓架構更合邏輯、嘗試模組化寫作、讓文字更有故事性等等。

加強廣度

當我已經培養了每天寫文章的習慣之後,我已經開始在培養每天都寫Rails、閱讀的習慣,雖然尤其因為最近在旅遊,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這些事情,但是我持續的去做,我一定有辦法把這些一開始不舒服的事,變成我生活的一部份。
而成為強者應該也是一樣的道理,你設定一個目標,讓後讓自己照計畫去完成它;接著你再提高你新目標的強度,然後逼自己去完成它;接著你再繼續提高目標的強度,然後拼死命地去完成。

總結

“Your beliefs become your thoughts,
Your thoughts become your words,
Your words become your actions,
Your actions become your habits,
Your habits become your values,
Your values become your destiny.”
當你試著去了解人們的思維,並將這些放入你的腦海當中,並且試著讓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致,你就越有機會和他們看齊,並且創造你想要的人生。

【每日寫作】論英文能力的重要#78

createyourownlives-why-to use-englsih
雖然對未來的想像還沒有很清晰,但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是,如果未來的我,每天都撥出一些時間來精進自己的不同技能,除了寫Rails和寫文章,還有什麼技能是優先值得投資的?那時候我能想到的第一個技能就是-英文。英文為什麼重要?因為最有影響力的文章、資訊等等,大多被寫成英文流傳。國際上有名的期刊、程式語言的主體架構也都是如此。而我也會在文章下方闡述,增強英文對我個人的好處。

 

我也不是在說中文、日文、西班牙文等等語言不重要,而是說在整體環境下,當你去投資英文能力時能夠得到最高的回報。

 

雖然有感於人工智慧和科技的迅速發展,我個人猜測大約再過5-10年,能夠即時翻譯的app或機器將會普及和大量出現,但是我認為繼續投資英文能力仍舊有它的價值,因為你至少還有5年的紅利可以享受。所以可以的話,請拾起你的書本、任何的教材或資源,並開始精進你的英文能力。

 

使用英文的好處?

  1. 最快的得到最新資訊
  2. 避免二手資訊
  3. 學習優質的課程和知識
  4. 最普遍使用的跨區域語言之一
  5. 幫助你跨出大中華舒適圈

最快的得到最新資訊

我個人比較常關注科技、商業和經濟相關的資訊,而恰好在這部分,用英文撰寫的資料或是強者們所推播的訊息,都是由英文所撰寫。舉凡我會看的WSJ、Techcrunch、Twitter等等,無一不是用英文所撰寫。

避免二手資訊

一件真實發生的事和透過你朋友所轉述的內容,他們兩個的相似度會有多高?即使在高,絕對不會是百分之百,而翻譯的文章也會有這個問題存在。當我們花費了數個小時的時間去閱讀中文譯本,但如果其中有些意思跟原著所寫的並不相同,那這些相異之處,會不會對你的整體理解上大打折扣呢?(註:翻譯上的錯誤或不同,翻譯後就無法克服;但是語文能力不好造成的誤差,卻有辦法彌補。)

學習優質的課程和知識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最近都在用codecademy來學習Rails,而codecademy的課程是用什麼語言寫的呢?英文;那Rails的主題架構是哪種語言呢?是英文;那如果我在程式語言上有什麼問題的話,我要去哪裡發問呢?答案是去Stack Overflow上用英文發用。
當你發現有很多重要的歷史資料和課程都是用英文所撰寫的,你怎麼還能覺得英文不重要?

最普遍使用的跨區域語言之一

不管在哪個國家或區域,基本上你都可以找到能夠說英文的人,但是其他語言有沒有可能呢?我目前倒是還沒有想到有其他這麼強勢的語種。不論你未來的目標是什麼,只要你有需要出國或與其他人交流的打算,能夠使用英文,絕對能夠替你解決許多溝通上的問題。

跨出大中華舒適圈

我最近之所以對於英文重要性有更強烈的感覺,原因就是因為政治上的問題。台灣人最常討生活的地方,就是兩岸三地。不過我們都知道的是這些地方的政治連動的很密集,而且你若是不小心被黑了,你大概就徹底地說再見了。你要不就是有能力優遊於這樣的環境當中,要不然就是擁有足夠的外語能力,幫助你跨出整個大中華圈。

總結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目前的程度太差,又或者還離心目中的目標太遠,因為誰不是從頭開始的?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也沒有必要跟其他人比較,畢竟比較之後除了感到自卑,我們的人生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最腳踏實地的做法還是,從現在開始好好努力,不斷的積累自己的能力。

【每日寫作】從工作中學領導#77

createyourownlives-learn-leadership-from-work

現在的我只要情緒越不穩定,我就會試著讓自己靜下心來思考:『到底發生什麼事了?這件事是我所引起的嗎?我又如何處理?我又要如何與他人協調?』。雖然很多時候問題無法在當下解決,而且常常都會覺得很不舒服、很不愉快,但當我在試圖整理情緒、梳理思緒的時候,我往往都能從中看到很多事情。

 

這兩天因為要出國七天,所以很多事情不得不告一段落、然後交接。而除此之外,新的小幫手即將到來,人手過度充裕,而我無法依照我自己的原則指派幫手們做事(不想讓他們一直打雜,但當初在面試時自主意識就被閹割過,來之前沒跟對方確認換宿內容,也無法照自己的意識讓他們發揮。),卻要做一些我認為匪夷所思的事情,更讓我覺得煩躁不安。而小幫手工作途中中離,也讓我開始反省自己真的是管理的非常失敗,又讓我覺得有點失落。
雖然昨天心情有點混亂,但是情緒過了就過了,還是得解決問題。我打算先從溝通開始談起,最後是我學到的各種領導的反面例子。

 

  1. 溝通之前先想清楚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讓人們多嘗試
  4. 勿使部屬動搖情緒

溝通之前先想清楚

實例:因為職級問題,我常常都有不滿不說,導致溝通不良、充滿負面情緒。
我一直在思考的是,到底為什麼我沒有辦法好好把話說清楚。即使對方很難溝通,我是不是還是要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而若是某件事情我覺得不合理,究竟只是我覺得不喜歡、還是真的不合邏輯,更或者只是立場不同?

我覺得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用不同角度的確認清單來檢視。比如說:1.這件事解決了什麼問題?2.如果做/不做的結果是什麼?3.其他人會接受然後去做嗎?4.我要如何說服大家去做?5.如果我決定不做,我又要如何讓大家都接受?
如果能夠善用這樣的思考跟確認清單,事情是不是就會比較好解決?讓自己把所有的想法跟立場都思考過一遍,再開始溝通,而不是一股腦的卡在腦海當中,讓自己的思緒打結又不開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反例:把自己不想要、不喜歡做的事推給別人,而不是因為別人有機會比你做得更好
如果對方不是為了你好,叫你做的事你會喜歡嗎?如果我不喜歡做的事情我會想要做嗎?如果對方已經充分跟我說明了原因,我仍舊不能接受、不願意做,我做起來會開心嗎?如果做起來不開心,自己的意志有辦法被貫徹嗎?如果自己的意志無法被彰顯,那跟機器人有什麼不同?

我在這裡工作時總覺得我不停地在為別人擦屁股,做得是別人不想要也不喜歡做的事情,而最讓我痛苦的是,我又不得不把我不喜歡做的事轉嫁到別人身上。

註:這個部分牽涉到的細節有點多,無法做出太多說明,在一般公司到底要如何驅動人們朝向同一個目標,這是我還沒有辦法體悟到的。

讓人們多嘗試(死不了的情況下)

反例:把對方只當作替你處理雜務的人,不尊重對方的專才和時間
在“創業維艱”這本書中有提到,一般的執行長可分為戰時執行長與平時執行長。前者在生死存亡間大刀闊斧,後者在承平時期帶領團隊成長。而在承平時期,最應該要做的就是讓人們可以展現他們的長才,讓組織能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動能,而要讓人們展現自己能力的方式就是給予對方對嘗試。
如果你只把對方當作機器人,你說什麼他做什麼,而不給予對方展現的空間,大部分的人都會把自己的能力封印起來、與你疏遠、不尊重你,因為你從來就沒有看得起他們過。

勿使部屬動搖情緒

我目前做得很失敗的一件事就是,我太常流露出我對於他人不滿的情緒。
我發現當我有情緒的時候,除了為了發洩、更是期望周邊的人與我站在同一陣線,一同指責對方,在這種情況下,周邊的人也自然而然地擁有與我類似的情緒,而這時候若是有來自對方的要求,自然會心生抗拒,往後的指導跟工作分配,都會受到很不好的影響。
這方面我可以做得更好的事,自己就先把情緒吃下來,仔細思考到底該如何解決,然後針對自己得出的結論來推動事情,而不是一開始就把情緒展露出來,讓自己覺得舒服,卻讓事情的推動窒礙難行。

總結

即使有這麼多的不愉快更不舒服,但是從某從程度上來說我是幸運的。因為正是不舒服才學到很多東西,現在受挫的成本比未來低多了。
而所謂的領導統御或是管理,絕對是人們必修的一門課。因為所謂的領導統御,其實就是生活中各種心理學知識的應用,透過了解人類心理,你才有辦法掌握如何跟人們密切互動的方式,你才更有辦法在生活中完成更多事、達到你的目標。

【每日寫作】人生的下一階段該怎麼走?#76

createyourownlives-whats-your-next-step
今天恰巧看到XDite的這篇文章,看完之後真的覺得他X的心有戚戚焉,為什麼跟我先前(目前)的心境還有狀態這麼相似?我當初想出來自己做一些事情的原因,就是不想被一些愚蠢的事情綁住,但是如果只是單純因為這樣,我根本就是在送死,不是嗎?
在這篇文章裡,XDite問了自己九個關於能否創業成功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我該拿來問問我自己的,這九個問題分別是
  1. 這東西要賣給誰?
  2. 誰要付錢給我?
  3. 都收不到錢,我辭職要靠什麼吃飯?
  4. 就算都不考慮錢的問題。我自己一個做的完這些網站上的 feature 嗎?
  5. 我就算 Rails 技術很厲害,但這麼多功能,看起來我自己也作不完,那可能我也要請人,請人要花 多少錢?我付的起嗎?
  6. 就算我請的起人,我管的動人嗎?我知道怎樣團隊合作嗎?如果不知道豈不是浪費錢!
  7. 我只有一個人,就算我自己寫程式,要賺錢還要跑業務。我一出去跑業務程式工作就停擺了。那怎麼辦?無論如何我都需要請業務….
  8. 業務的錢要從哪裡來??
  9. 請人到底總共要燒多少錢,開公司到底要燒多少錢?就算給我五百萬,那可以擋多久?
而我也跟他一樣無法回答自己如果出來創業的話,要如何解決一大堆有的沒有的問題。
但是即使如此,我也從來沒有放棄過想要do something的念頭,而看完了他的文章,還有今天的一些其他反思,我有了一些體悟
1.增加實戰經驗
2.多做事,少抱怨
3.增加更多的技能
4.挑戰未知,不怕失敗

增加實戰經驗

我之前不想去一般公司上班的原因,最大的主因就是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歡什麼,而另外的原因就是覺得自己能力不夠。但是如果我還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自己玩、自己爽、自以為好棒棒的話,我沒辦法進步的更快!而年輕最大的優勢就是學習能力強、承受失敗風險高,所以為了快速進步,我必須要在接下來兩個月間,找到一間我有興趣、內部發展還不錯的公司,在裡面好好拼一段時間來鍛鍊自己。

多做事,少抱怨

在過去四個月來,我發現到自己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變得易怒、愛抱怨、推卸責任。當然我可以把一切的原因都歸咎在環境不好、人謀不臧等等,但這樣完全沒有解決問題。我應該要試著把事情做到更好,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對得起自己。如此一來,我無形之中除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得到來自他人的尊敬(雖然這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事,但就當作攢人品吧)

增加更多的技能

只有Rails技能和寫作能力,遠遠不夠。雖然目前的我這兩個技能根本來拿不上檯面,但是只要持續積累,絕對會越來越強,但是不夠。我想到下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能力,是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我不想只侷限在華人圈,如果要走得更遠,我勢必更有系統地鍛鍊自己的英文,甚至是日文。
而下一個要加強的技能是什麼,我還不確定。也許是Adwords、數據統計還是經濟學?我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我會盡快找到我需要精進的下個技能。

挑戰未知,不怕失敗

今天在雜誌上看到一段話,我很喜歡:『有時我們就是要去經歷不舒服和不確定的事物,當你不斷這麼做,就會創造各種可能的機會。最後,其中一個機會,會變成你追求的目標。』。這是一名24歲的台裔青年所說的話。其實仔細想想,我才25歲,雖然不年輕,但是也不算老,承受失敗的能力也還很大。如果我不敢挑戰、不敢與他人不同、不敢在又機會贏的情況下賭一把,那人生還有什麼樂趣?我又如何能把握年輕的優勢呢?

總結

每次總是覺得前方路途遙遠、漫無目標。但不知為何,只要越往前走,越會感覺眼前的視線越來越清晰,似乎只要永不放棄,終有一天會完成自己所設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