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如何有效傳遞訊息-給和我一樣的普通人#158

Spread the love

createyourownlives-how-to-deliver-message-effectively

終於順利完成在坪林街左邊的演講,在講台上對聽眾說話的時候我一直是戒慎恐懼的。因為我知道講者在大多數的時候無法有效傳遞訊息,甚至即使講者成功的做到了有效傳遞,聽眾是否能有效吸收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課題。除此之外,和一般近距離的對談能直接交流比起來,演講更傾向於單方面的訊息給予,某種程度上也喪生了從對方的情緒或是反饋中得到修正的機會。

在這兩天的交流中我得到了聽眾和朋友們的一些反饋,所以稍微整理了一下我個人演講前的準備還有事後的省思,希望能夠對其他跟我一樣的普通人在演講上有些幫助。

講者如何做到有效傳遞訊息?

作為訊息傳遞者,我認為最基本一定要做到的有以下幾點(註:以下不涉及講者在台上具體應該做些什麼)

  1. 只說自己相信的事
  2. 確保內容是基於事實的看法、甚至是事實本身,而不是基於看法的看法。
  3. 確保內容是對聽眾有所幫助的
  4. 一次只講一件事
  5. 大量放入易於吸收的素材
  6. 提高聽眾的專注力
  7. 不要擺出我就是對的的姿態
  8. 0.只說自己相信的事:

    每個講者站在講台上的理由和目的不盡相同,但本質上都是希望促使某事發生。不過若是講者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幫助提升聽眾的能力或認知,而是著眼於滿足個人或組織的私慾的話,天花亂墜的說一些鬼話連篇的話似乎就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但是即使堅信自己講的事是對的、也希望對聽眾有益,但依然有可能發生一種可怕的現象-自己堅信的事物從頭到尾錯的離譜甚至不自知。這基本上是所有人類都該懼怕的事(如果真有人明知自己是錯的卻仍舊沾沾自喜那也是蠻可怕的),而在講者上則是更被加大檢視,畢竟出來混的總是要負點責任。

    而要如何「盡可能」避免這種情況會在以下敘述。

    1.確保內容是基於事實的看法、甚至是事實本身,而不是基於看法的看法。

    事實:可以指在過去和現在被驗證且中立的信息,在科學中指可證明的概念。傳聞不可當作事實。
    看法:對人、事、物所持的觀點
    (註:以上取自維基百科及教育部國語簡編本。)

    你說的是事實還是看法?基本上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因為「事實」是放諸四海皆準,但是「看法」卻會因為每個人的出身、背景跟經歷而大相徑庭。最好的訊息提供方法,應該是使用有科學根據的事實直接作為素材,進一步還可以延伸出自己的看法幫助了解,但是僅是單純的看法或是來自未經科學證實的看法的看法,就極有可能產生有毒的觀念或是偽概念。

    一般來說講者本身/聽眾都可以試著用下列兩個提問在心中對應講者所說的話1.如果講的是事實,就應該問「他所陳述的內容真實性如何?」2.如果講的是看法,則是問「他的這個看法/意見的根源在哪?」。如果你發現經過自己心中的提問,發現講者(自己)所說出來的事實/看法並沒有良好的真實性和根據,那就有必要好好檢討究竟有沒有必要使用這段內容,甚至於通盤檢視自己的邏輯。否則沒有根據只有看法的話人人會說,為何大家要花時間坐在台下聽你說呢?

    (註:切記,千萬不要把從書中看來的知識當作真理,先看看那些知識有多少科學根據在背後支持再下結論。)

    2.確保內容是對聽眾有所幫助的

    雖然只要作為講者,站在台上說話時幾乎都會「認定」自己講的話是對其他人有所助益的、或是聽起來是正確的,而這樣高估自己的情況似乎無時無刻出現在人們身上。

    為了避免自己出現這種錯誤的認知,甚至是低估了聽眾的水平,講者勢必都要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 真的好麽?
    2. 好在哪裡?
    3. 這些東西可以用在哪裡?不能用在哪裡?
    4. 擁有它跟沒有它的差異在哪?
    5. 如果以上的論述都支持,我又要如何促使人們行動?

    而如果提供的訊息不是對聽眾有所助益的,基本上就是在浪費他人的時間。而不浪費他人的時間是最起碼的尊重,也是講者最基本的自覺。

    3.一次只講一件事

    基本上一本結構嚴謹的書籍,書中幾乎所有的內容都在幫助讀者釐清僅僅一個概念-不論是透過各式各樣的實例、科學根據、正反面論證還有其它資料的佐證。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要完整閱讀一本書至少得花上數個小時,而閱讀理解能力更高的人或許只需要數十分鐘就能有效的吸收整本書。演講基本上是作為知識體系的濃縮,並搭配講者的魅力還有技巧,在講台上透過高張力的方式帶領聽眾身歷其境。而跟閱讀比起來,聽眾在演講或者聆聽時每單位時間能輸入字數是少於閱讀的。即便有了圖片、現場氣氛或是其它演講形式的輔助,一場時間落在數十甚至一小時左右的演講,真的能達到用遠少於數小時的時間內完整陳述、並且幫助聽眾有效吸收超過一個概念嗎?我個人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4.大量放入易於吸收的素材

    比起冷冰冰的陳述事實,透過說故事方式帶出想要表達的概念,顯然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大腦理解事物的方式並不是生硬的背下一個又一個的資訊,我們可以想像大腦吸收資訊的過程其實是藉由拼湊一塊一塊相連的拼圖,進而形成有意義的圖像,最後看到事物的全貌;而不是試圖把每塊拼圖的樣子和位置都背下來,接著在一個一個的擺回原位。而故事在說者陳述一個事件時的作用,就像是把一塊塊拼圖給拼湊起來的黏著劑,賦予資訊跟資訊之間有意義的串連。

    5.提高聽眾的專注力

    跟第四點不同的是,在這邊要做的不是從內容上幫助聽眾理解,而是要透過設計演講的過程幫助維持注意力。一般來說時間過長的演講會導致專注力逐漸衰退,所以大部份的演講不會輕易把時間設定長於一小時(例如TED就只把時間限縮在18分鐘左右)。若是真的需要透過較長時間來幫助闡述概念,就需要在中途加入足以讓聽眾回復注意力的要素。

    比如說,10-20鐘左右放一段相關的小影片、穿插笑話、有趣的圖片、設計意象不到的情景(有興趣者可以參考馮雷斯托夫效應),並且記得超過一小時以上的演講一定要有中場休息,否則聽眾的膀胱跟瞌睡蟲會跟你拼命。

    6.不要擺出我就是對的的姿態

    基本上人們的交流在此刻之後就已經可以說是完全停止,因為沒有多少人能夠接受被人直衝著說:「你是錯的,我是對的!」。因為我們的情緒會下意識的保護自己的觀點,尤其在講者還不是個「能說那話的人」。在少數情況下,有著強大專業能力或是個人魅力的講者,是有辦法用其強大的個人能力做到直接指摘別人的錯誤,並且使其改正。但是這可能會有兩個問題1.這樣的方法是不是最有效的?2.講者是不是「能說那話的人」。

    如果講者本身經過自己的判斷認為這種方式是最有效而採用,那作為聽眾至少要做到適度的相信、甚至是全然的相信。但對於毫無省察而認為自己「百分之百」一定是對的講者,可能只會帶來效果極差的反應。

    至於如何判斷可以透過講者內容中有多少事實根據、過往態度、想要達成目的,來決定是否值得信任。

    總結

    作為一個講者或是訊息提供者,能夠有效的讓聽眾理解是一門需要不斷精進的學問。特別是牽涉到每個聽眾各自的背景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究竟要如何使訊息足夠簡單到使大部份的人理解、但卻又能讓訊息的強度和啟發足夠大之間取得平衡,勢必要花上講者大量的時間以及不斷的反省總結。

    而我個人認為講者若是只以做到盡可能的訊息給予為滿足,但卻不把如何盡可能的使聽眾有效吸收、甚至是促使行動,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這足以讓雙方都失去更進一步提升的機會。

    而其實有效傳遞訊息的內涵不只可以運用在演講上,在寫作、日常表述、甚至是做為傾聽者的角色,都能夠有助提升雙方交流的效率。僅以此篇作為演講後的省思,也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助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