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運用我的時間,《古市幸雄超強時間術》讀後感#189

Spread the love

createyourownlives-reduce-unproductive-time-to-change-your-lives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好書,書名叫做《古市幸雄超強時間術》。不誇張的說,這本書中討論關於如何利用時間的方式、還有對時間的一些看法,幾乎跟我所想所做高達90%重合,所以想暸解《林家弘超強時間術》的各位可以考慮買這本書來看,就可以略知我時間利用的奧妙(被揍)。

我們常常都會自己的時間不夠,所以想要「生出」更多的時間並加以利用。關於這件事,古市幸雄先生倒是說得很直白:「我們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把時間花在其他事情上,卻沒有把時間花在學習上。」。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對時間利用的看法。

  1. 善加利用通勤的時間
  2. 升級自己的設備
  3. 讓每個時間都有生產力
  4. 正確排列優先順序

善加利用通勤時間

在台北實習時,從我住的地方到公司大約需要30分鐘左右。一般來說如果我搭乘捷運的時候我都會利用時間看文章、想事情、聽電子書等等,玩遊戲、滑太久FB這件事基本上不會出現。如果一天往返通勤時間約一小時,那我每天至少可以確保有50分鐘的學習時間。不要小看這短短的50分鐘,如果我們一年的上班時間是240天左右,這段時間相當於你比通勤時間只是滑手機或是睡覺的人多出了約200小時。而200個小時可能可以讓你通過日檢N5、看好幾本書、聽好幾本電子書、或是讓你產出好幾萬字的文字稿。

升級自己的設備

當年當蘋果團隊在設計Mac的時候,有一天賈伯斯突然闖進了總工程師的辦公室,咆哮著要他減少開機的秒數,當時工程師們不斷的解釋要減少開機秒數有多困難、目前已經是極限了。這是賈伯斯說了:「你知道減少開機秒數能夠拯救多少生命嗎?」,接著賈伯斯就在白板上開始計算起來,他說:「我一直在想這件事。」他的聲音因激動而提高。「將來會有多少人使用麥金塔?100 萬?不是,我打賭不出幾年,就會有 500 萬人,每天至少打開一次他們的麥金塔電腦。假設你們可以去掉 10 秒鐘的開機時間,再乘以 500 萬用戶,就等於每一天省下 5,000 萬秒。一年下來,可以折合成幾十個人的壽命。所以如果你們可以讓開機快 10 秒鐘,就可以省下至少十來條生命。」

賈伯斯最後說:「所以值得再減少 10 秒!」

麥金塔的工程師團隊認為不可能。但他們受到賈伯斯的激勵,不,是受到他亟欲替人類省下幾十億秒浪費的時間所驅使。於是再度投入心力,幾天內就成功的把開機時間又縮短 10 秒鐘。

自從用了Mac Air之後,我知道我近幾年、甚至一輩子都不會再用Windows系統的電腦了,因為我知道我省下了多少寶貴的時間,而這些寶貴的時間又能夠讓我做多少的事情。雖然每個人有不同的原因選擇自己的設備,但是我覺得在很多的時候,在時間面前金錢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因為我們總是有辦法賺到更多錢,而時間則是不停地從每個人的生命中流逝。

讓每個時間都有生產力

當我有移動的需求時,我的優先搭乘工具絕對是火車,而客運幾乎不會在我的考量範圍(高鐵價位相對較高,暫不放在一起討論)。有些人選擇搭客運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因為客運比較便宜,但是即使火車比較貴但我仍然選擇火車的原因是-我能有效地使用我的時間。

一般來說客運在移動的過程中往往過於顛簸,除了睡覺或玩個手機之外幾乎什麼都沒辦法做,甚至連玩手機不行,頂多就是思考事情或聽電子書。而且搭客運的時間一長,由於無法輕易伸展,往往會造成下肢極不舒服;選擇火車,就是因為火車移動時相對的舒服,所以在火車上我可以思考、看書、寫文章、聽電子書,還可以定期起來活動身體。而甚至比起高鐵我可能更喜歡火車,因為除非趕時間,否則在火車上可以確保有長達5小時完整的時間不會有人打擾你(但如果分段買票可能就有點尷尬lol,雖然我也可以站邊站邊坐好幾個小時聽電子書或想事情)。

因此客運和火車比較起來,我當然會選擇火車,畢竟雖然客運可以省下2-300塊,但是在火車4-5個小時我卻依然持續在產出,但是客運卻很難。我相信我的每個小時創造的價值一定超過100塊,所以不管怎樣還是搭火車實在。話說,如果有錢坐高鐵我也不一定會坐高鐵,因為我坐火車的產出足夠大,而且高鐵2個小時就到了有時反而或打斷深度思考的時間。

依據創造的價值衡量如何使用時間

當初在台北實習的時候真的很窮,不是要睡朋友家的沙發(雖然後來我都趁他不在家睡他的房間XD)、就是在民宿打工換宿。但是當時我在民宿換宿時我都會思考一件事,打掃工作對個體來說幾乎是一項沒有產出的工作,即使能學到東西但也不多。所以像是我每天打工換宿5-6個小時以換取一天550-600元的住宿費,所以也就是說我每個小時的價值不到一百塊囉?依據這個角度,如果我每個小時能夠創造的價值超過100元,我就根本不該打工換宿,因為對我來說這是不划算的,所以在當時若是我有需要住宿,基本上我就是費錢,而不是透過打工來換宿。

同理,當有時候我們需要付出時間去做一些事情時,思考要由自己執行或是付錢請別人代勞就是可以衡量的事情。像是我哥通常都會拿襯衫給洗衣店清洗,沒記錯的話一件是50元。如果他今天自己洗可能也會花上半小時以上,而且也沒有洗衣店乾淨,所以這種時候交給洗衣店就是明智的選擇。而依據這樣的想法,外包工作也成為了某些人會行業的顯學-讓自己做擅長的、有產出的,讓別人為你做他們擅長的、有產出的。

正確排列優先順序

前面花了不少時間提到如果有效利用時間、衡量時間,可能會讓人覺得這樣的生活方式太過冷冰冰、沒有溫度。在先前的討論我只是直接的比較金錢和時間兩個維度,不過在生活當中我們確實應該加入更多的維度同時考量,而這個段落就是先前幾個段落的補充。

和家人的相處:

雖然我平常都花了很多時間在學習或做自己的事,但是只要出去跟家人吃飯,我就堅決不用手機或其他是,這樣才有更多交流的時間(雖然我爸媽都是在吃飯的時候猛玩,難道家庭沒溫暖所以才QQ);或者是在家裡如果有兩個人以上同時用餐我就不會躲在房間裡面,即使是邊看電視邊用餐我也會盡量陪在家人身邊。因為對我來說善加利用時間雖然重要,但是跟家人的相處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即便時間不多,我都會盡量把握相處的機會和時間。

衡量長遠的價值:

今天有一本你一直很想要看的英文書出了中文版,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看中文版,畢竟中文版便宜、又可以快速看完節省時間做其他事。不過這種時候我反而會看英文原版,因為我考量的事情更多:1.翻譯的文章跟原意常會有落差,本來是要學知識卻學到錯的就得不償失了2.我能藉由閱讀原版時提升英文能力,幫助自己之後閱讀英文文檔更快速。所以雖然看中文書也有它的好處,但在權衡之下我覺得看英文版可能價值越大,所以我會選擇英文原版的書籍。甚至有些時候我會直接聽電子書並調整兩倍速,讓自己可以快速瞭解大意,接著再靠精讀補足不足的地方。

最正確使用時間的方式-積累

我深切的認為很多事情都是沒有捷徑的,而偷懶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偷懶、腳踏實地。當你每天都持續的撥出時間來培養某些技能、灌溉某些領域,隨著時間的過去我們就會累積越來越多的成果。當然並不是說只要花時間就會有效,但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只要效率或方法不要太差,單單數十或數百個小時的積累,成果就相當可觀的,更不用說是上百上千甚至上萬個小時了。

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時間有限、而一天又同樣都只有24小時,既然大家程度(很多強者的智商可能比你我還低)都差不多,那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呢?我想每個人如何使用自己的時間、如何提高時間的密度,應該就是造成差異的存在。有效的利用時間其實不難,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能夠改變自己人生的人們,常常都是那些能夠有效使用時間的。而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命、創造自己的人生。

最後,推薦這本「古市幸雄超強時間術:學習力多10倍的59秘訣」給所有人,希望你們也會喜歡這本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