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長很重要,但你知道怎麼選擇環境嗎?#187

Spread the love

createyourownlives-how-big-you-wanna-be

在現在這個社會當中,很多人試快速成長為重要的事,因為當我們能夠快速成長,就意味著有辦法解決更多問題、體驗更多人生、甚至能夠過得更有品味(因為挖掘享受人生的方式,顯然也是一種能力,是吧?)。

但是談到成長時,不免就要想到環境。大家都說環境很重要,但是我們要怎樣才能選到對的環境,進而幫助自己成長呢?

很多人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應該多跟強者待在一起才會成長得越快,對吧?不過又有很多人說應該要「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這樣才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到底哪個正確?

就像如果我們是一條魚,到底是在競爭激烈的大池塘當小魚好?還是在競爭不激烈的小池塘當大魚好?

今天我會針對這個主題分享我的看法,我認為能夠幫助一個人有效成長的,最重要的在於:

  1. 有效刻意練習量
  2. 心態致勝

有效刻意練習量

什麼是刻意練習?

首次提出“刻意練習”這個概念的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家K. Anders Ericsson。這套練習方法的核心假設是,專家級水平是逐漸地練出來的,而有效進步的關鍵在於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務讓受訓者按順序完成。這些小任務必須是受訓者正好不會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學習掌握的。完成這種練習要求受訓者思想高度集中,這就與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帶娛樂色彩的練習完全不同。-取自百度百科

而有效的刻意練習才是真正的讓一個人成長的關鍵,而有刻意練習的量越多、效果越好。

大池塘真的好嗎?

相對剝奪感

台大電機系可以說是全台灣電機系當中,擁有最高比例成績優異學生的系所。不過由於考試機制的設計,每次的考試當中總是會有相當比例的人拿到低分、甚至該科被當掉。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原先成績非常優良、充滿自信的學生,在強大的競爭壓力、排名比較之下,很有可能讓他腦海中出現一個疑問:「我從小到大都是頂尖中的頂尖,怎麼到了這裡簡直跟個廢物一樣?」。

不過事實上是,這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在成績上贏了全台灣99.9%的人,但是在這個優秀團體中的挫折感,卻有可能慢慢使他喪失對學習的熱情;但是另一方面,如果這個學生來到了清、交、成這些被台大人覺得「競爭力不夠」的學校,他的成績卻更有可能是該系所的佼佼者。而因為成績較好漸漸的培養出對學術的熱情,他可能慢慢地大幅超越在平行時空中那個台大電機系的自己。

馬太效應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馬太福音

馬太效應為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即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現實中就是指,只要獲得了每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造就了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假使一個優秀的棒球員在美國大聯盟的一級強隊中只能當個遞補,一年162場只能上個20場;但同一個球員在次級強隊中卻有可能是個先發球員,一年甚至可以打滿150場,兩者一年的差距接近130場。經過幾年下來,兩者能夠上場接受高強度的比賽鍛鍊的時間差距只會越來越長,程度自然而然就有所不同。

小池塘又有比較好嗎?

鏡像神經元

意指動物在看到其他個體從事某些行為時,大腦某些神經元會被活化,進而產生感同身受的感覺。而這種現象有助於動物去模仿、甚至是學習如何掌握這樣的行為。

當一個人在身邊同儕相對優秀時,我們的鏡像神經元會不斷的被激發,讓我們會想要模仿對方、近一步加強自己,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因。也因此,如果在你想加強的領域,你的同儕相對與你有點差距的話,你在成長方面的鏡像神經元可能就沒辦法經常被激發。

馬太效應

同樣的,馬太效應也可能在小池塘發生作用。在小池塘中的硬體資源、導師質量、同儕競爭力可能遠遠不如大池塘,連帶的讓你少了許多可以鍛鍊自己的機會,時間越長、進步的幅度越小。

但其實,不論在哪個環境,更重要的是有效刻意練習量的多寡。

心態致勝

個人的心態

在心態致勝這本書中把人的思維分成「成長性思維」和「固化型思維」,而如果用人格來形容的話就是「進取型人格」和「表現型人格」。進取型的人在乎的是成長、長遠的結果、自己怎麼看;而表現型的人更在乎成績、當下的表現、別人怎麼看。

因此不論在怎樣的環境當中,一個人是否是進取型的人格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樣的人不論在怎樣的環境下-大池塘或小池塘,他們都會盡力地讓自己進步-在繁榮中茁壯、在逆境中成長。

團體的心態

但除了個人的心態很重要之外,一個團體是不是進取性人格的人居多也是非常重要。如果今天一個團體中的成員的心力放在互相競爭、表現自我上,而不是花時間去思考如何達成目標、共同成長的話,這種團體不待也罷。

我再說一次,如果你發現自己所待的團體花在互相競爭、互相扯後腿的時間,大於彼此扶持、共同成長的時間的話,請你儘速退出那個團體。不要浪費自己寶貴的人生,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不論什麼都好。

結論

我想要把成長的公式計算如下:

有效成長=心態X刻意練習量

我個人的結論是,一個人能否有效的成長最初也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心態,也就是說-這個人是否有心想要成長。當一個人沒有意願想要成長的話,不論在多好的環境,或是給予多少練習的機會也是沒有用,就像是零不論乘上多少都是零。而刻意練習量,就是成長的放大器 ,當你有心改變之後,越多的刻意練習就能夠讓你有更顯著的成長

所以,如果想要成長,先給自己一個亟欲成長的心,再把自己放在一個亟欲成長、互相扶持的團體,你就會看到自己的不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