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一場演講上,有一名觀眾問了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你總是長年穿著同一款衣服呢?」,而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我想把我所有的精力保留在對這個社會來說重要的事情上,而除此之外的決策,越少越好。
選擇多是一件好事嗎?
事情應該盡可能簡單,但不要過度簡單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Sheena Iyengar,為了瞭解選擇的多寡是否會影響人們的決策,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她先在某個週末在超市門口提供6種口味的果醬提供試吃,來監測人們停下來試吃的比例和之後的購買率;另外一個週末則提供24種口味的果醬提供試吃。經過統計之後,當提供6種口味時人們停下來的試吃率是40%,而提供24種口味的試吃率則是60%,不過有趣的是,當比較最終購買率時,兩者的比例產生了巨大的差距:
人們在6種口味的果醬前停留後的購買是30%,但是24種口味的果醬最終購買率只有3%,相差了10倍之多。而當他們相乘了停留率和最終購買率之後,發現僅提供6種口味的情形下的總購買人數,超過24種口味的6倍之多。
而Sheena Iyengar團隊後續得到的結果是,當選項過多超出我們的負荷時,常會出現以下三種負面的結果:
1.人們更容易延遲決定,即使這樣做會傷害自己的利益
2.比起往常更可能做出錯誤的決定
3.選擇讓他們不滿意的決定
自律等於自由
當選項過多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適當地減少選擇,否則我們永遠都無法擺脫做出負面選擇的結果;而另外一種可以讓我們減少精力消耗的方式是-把生活模式規律化。
村上春樹在寫小說時,總是凌晨四點起床,連續工作五、六個小時。下午他則用來跑步或游泳(或者兩者都做)、辦雜事、閱讀、聽音樂,晚上九點上床。
把生活習慣規律化的做法是,事先規劃好「每天的固定每個時刻應該做些什麼?」、「如果計畫發生變動備案又是什麼?」。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的身體可以在固定的時間迅速進入狀況,這樣就不需要花時間思考「待會要幹嘛?」、「有這麼多選擇我應該做什麼好?」,最後反而造成「選擇疲乏」,做出品質不好的決定。當我們已經事先規劃好之後要做些什麼,我們就能更有效地去使用自己的時間,而更重要的事情是
當我們足夠自律的為自己設下一些限制、規劃了固定的流程,我們每時每刻都會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不該做些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反而更能掌握自己的生活,並從中獲得了自主的感覺。
至於這樣的做法會不會讓人生顯得很無趣,我只能說每個人的樂趣來源不同,相比每天思考要吃什麼、苦惱著要怎麼打發多餘的時間,有些人早就找出那些最讓他們感到快樂的事,他們寧可把思考的時間花在上面,並且時間一到就繼續執行他們的計劃。
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
只要人們願意,人們可以做任何他們想要做的事,但是我們顯然不可能完成世上所有我們想要做的事情,畢竟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論我們做些什麼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看出成效,而重要的事情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投入才能做得更好。
所以我們就必須做出取捨,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而只把時間放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當我們一但瞭解了這點,我想,要做出更高質量的選擇、過上更幸福一些的人生就不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