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恰好在看一本名叫「尋百工」的書,書裡面記錄了100種在台灣可能消失的行業或著店舖,被記錄在這本書的店家,有很多是從事著相對傳統的行業,像是畫糖師、鹽工、古早小吃等等。但是在時代的浪潮衝擊之下,很多傳統的產業都受到人力、科技還有新的價值觀的影響,不得不面臨歇業的情況。有些店家擁有很好的產品,但卻不知道如何有效的銷售;相反的,懂得如何再造跟銷售的店家,卻有機會能夠延續生命。
如果說要打造個人品牌這種話,難免會讓人覺得你就是要來賺錢、你就是想要出名,那讓我們換個角度問問題:
如何讓別人知道你是一個值得信賴、合作的人,因此優先選擇你當做合作夥伴?
以下是我自己已經做了或是正在做的事,而我也認為這是讓自己成為更值得信賴的人的方法。
0.我有創造出價值嗎?
就像是前面提到的尋百工的例子,那些產業在早期人們的社會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用簡單的一句話總結的話就是:
人們需要他們
在當時那個年代,這些傳統產業的存在本身就有重大的意義,因為他們提供了人們所需要的各種價值。但是在時空的演變下,這些傳統產業也會像當初那些被他們自己所取代的產業一樣,面臨到漸漸不被人們需要的窘境,而換句話說就是他們所能提供的價值正在慢慢遞減,直到有一天他們滅亡為止。這大概就像是小時候大家都聽過的那句俚語一樣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所有的產業都會滅亡,而他們的終點就在這世界徹底不需要他們的那一刻。所以作為在這個社會中的一個個體,我們應該時常去思考的是「我們是不是真的有創造出價值、這種價值是人們真的需要的嗎?」
1.我有向專家學習嗎?
當我們要做一件事情卻不知如何開始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觀察那些「專家」如何做事。很多時候人們總是會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感到害怕,或極度反感跟自己原有認知牴觸的事情,但其實追根究底都是因為我們想得太多,而學習得太少,因為我們總是很難用已知推論未知。
所以不要因為只是嘗試了然後做不到就放棄,我們應該去思考的事情是:
- 有沒有其他人做到了
- 我跟他們的差距有多少
- 要怎樣才能彌補這樣的差距
- 開始行動
接著在2-4這三個步驟中不斷循環,經過時間的積累,效果就會慢慢顯現。
2.我有開始行動、持續積累嗎?
當我們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笨拙跟不熟練本來就是正常的,不要因為害怕丟臉或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就感到心灰意冷而放棄;想像一個邯鄲學步的幼兒,當他在學習走路時跌跌撞撞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和爬起來之間,他漸漸地學會走路,直到有一天能夠幾乎不費心力的行走。而我們在學習任何一個新技能的情況不也是如此嗎?如果小朋友因為怕跌倒就放棄了學習行走,那他這輩子大概都只能在地板上爬行。
就像是我從去年決定開始持續寫作,一開始真的使寫得痛苦不堪,也真的寫得很糟,但我每天都會寫個至少一兩千字,並且盡量保持三天內生成一篇文章。因為我一直奉行的公式就是「累積學習成果 = 學習效率 X 累積總時數」,我知道只要累積足夠的有效練習量,自然會有顯著的進步。所以就這樣我每天寫、定期po文章,一晃眼過去我也默默地持續寫作300多天、並且累積了200多篇文章了。
其實不只是在寫作領域,在學習日文和coding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一開始的我也是什麼都不懂、痛苦得要死,但是在每天不停的折騰之下,我也漸漸掌握了如何使用這些技能的方法。就像是我在一年內考過日檢N2在一些人的眼裡看似「聰明」,但對我來說不過就是在一年塞進了1000多小時的練習時間,然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刻意練習罷了。
3.我有讓人們搜尋得到我?
在這個google幾乎可以找到所有資訊的世界,你最好讓別人搜尋你的名字/藝名的時候可以輕易的找到你。
你知道台灣有多少「楊宗翰」嗎?當我手動在FB上數,至少就有超過一百以上叫做楊宗翰的人註冊FB,不過如果我在Google上輸入「楊宗翰」這三個字,我的大學同學幾乎佔據了第一頁的大量版位(我開了無痕)
所以當我想要了解的這個人是很容易被搜尋到的話,我就可以迅速地找到他的資料並開始了解他的思想和作品。而要讓自己容易被搜尋到的這個過程同樣也是需要積累的,有興趣的可以研究一下SEO(Search Engine Marketing),一些具體且常見的做法有:
- 創立以自己的名字作為網域的網站
- 在Facebook/Google/Youtube的平台上開設帳號或粉絲頁
- 持續創作,將自己的作品集放在網路上
- 適時的推廣自己的作品增加到訪的流量
4.我有持續累積作品嗎?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Seth Godin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部落客、作家和創業家,他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那就是他從2002年開始每天都會寫一篇部落格文章,算一算到了2017年的今天,他至少也寫了5000多篇文章。
在打造個人品牌,或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的過程中,持續累積「作品」可以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去了解一個人的能力和思想,但是如果我們單純透過對方的敘述來了解的話是非常危險的一項行為,但是如果能夠有對方的一些作品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判斷。
這也是為什麼在很多公司招募的過程中需要應聘者出示作品集一樣,如果當事人一再宣稱自己能力好,但卻連一個像樣的作品都拿不出來,那是不是非常沒有說服力?所以在平時練習的過程中,盡量的產出作品,而為了拿出像樣的作品公開展示,某種程度上也反向的逼迫自己要輸出更好的成品,這豈不是一件一舉兩得的好事嗎?
結論
為了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我們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很多時候我們僅僅是因為怕丟臉、不知該如何入門、沒有持續作為,所以就習慣性地逃避這些讓自己成長的機會,甚至最後去責怪這個世界。也許我不是一個有足夠說服力的榜樣、可能也沒什麼資格談論別人,但我只是認為,如果我自己平常依靠的準則還有自己的想法能夠帶來一點改變,那對我來說也是莫大的鼓舞了。
最後附上我的另外一個技術部落格還有github帳號,我知道我還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我會持續努力,因為成長才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而不是無時無刻當一個「愛面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