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做事總是無法持之以恆?

Spread the love

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中提到,所謂的第二種商業模式就是「把一份時間出售多次」。

對現在的我來說,我希望能夠在除了工作的收入外,另外再創造另外一份收入。而除了創造另外一份收入之外,我還有多重的目標希望可以達到,像是

  • 打造產品的能力
  • 讓自己可以脫離僅靠工作賺錢的情況
  • 讓自己的資料更好看(因為幾乎在任何領域,有個人品牌永遠是個加分)

所以最近開始嘗試打造了屬於自己的產品,剛好在上中國的一個線上課程時,發現了台灣似乎也有這個需求、但還沒有相似的課程。所以我就開始思考,既然我也想學、加上沒有人在做,那就來做一個線上課程吧?

但在打造產品的過程中其實面對了不少困難。因為網路上的教材真的不太多、而且寫得不深入,所以在學習的時候遇到了滿多的挫折。

在一開始嘗試的時間中,由於累積了不少挫折,也消極了一段時間,所以一直在放棄的關頭持續徘徊著。

中途放棄的我

後來回想,我一直常常會滿腔熱血的跨入某個領域,然後往往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後,發現有重重困難就開始猶豫、思考究竟值不值得自己投資這麼多時間在上面,然後就放棄了。

就像現在有很多人在Youtube上分享書評,但其實我大概在2013年的時候就嘗試過,如果能夠持之以恆地輸出跟經營,即使不是個小網紅,也累積了很多作品集了。

在我生活中發生這種事情的次數其實不勝枚舉,雖然事後都會找些理由來安慰自己,但心裡總會覺得這樣是不對的。

庫伯勒-羅斯改變曲線

無意中,我發現了一個名叫「庫伯勒-羅斯改變曲線」的東西。這個曲線一開始提出時,主要是在解釋人們在面對死亡的心態轉折。一般來說,絕症患者在得知不久之後可能會到來的死訊時,往往會經過以下的五個階段,分別是:

  1. 「否認」:「不會吧,不可能啊!」「不是一直以來都好好的嗎?」
  2. 「憤怒」:「為什麼是我?這不公平!」「我能怪誰啊?」
  3. 「討價還價」:「讓我活著看到我的兒子畢業就好。求你(祢)了,再給我幾年時間吧!」「如果她能醒來,我什麼都願意做。」
  4. 「抑鬱」:「唉,幹嘛還要管這些事啊?反正我都要死了。」「我不想活了,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5. 「接受」:「好吧!既然我已經沒法改變這件事了,我就好好準備後事吧!」

而這個曲線經過變形跟整理後,變成了以下的七個階段。

這七個階段分別是「震驚」、「拒絕」、「挫敗」、「憂鬱」、「嘗試」、「決定」、「融合」。而這些階段,似乎也可以用來解釋往常我學習中途放棄的情況。

震驚

比如說,一開始我總是帶著滿腔讓血進入,但是發現事情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而我的打擊最常來自於一開始進入這個領域前我的想法,因為我會認為

  1. 這件事照我的想像應該可以「如此這般」做就完成
  2. 這件事應該不會花上我太多時間

但是真正開始嘗試之後發現跟我的想像不符之後,我就會受到打擊。這時候我經歷的是第一階段的「震驚」。

否認

由於一開始想得太美好,所以心情難免無法接受,因此我可能會拒絕接受這個情況。因為如果立刻就接受事情跟自己想的不一樣,那不就承認自己一開始都在做白日夢了嗎?

挫敗

但是隨著現況無法立刻被改變,挫敗感就隨之而來,心情也隨之跌到谷底。

憂鬱

當挫敗的情緒一直持續,那可能心情就轉換成憂鬱。

過去的我往往在挫折和憂鬱階段就放棄了,而我猜,這也是許多人放棄的主因。但是如果我們可以走過這些階段,繼續走到嘗試、決定、融合的階段,那情況可能就會完全不一樣。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能夠學到上手的技能、好好完成的事,往往都完整的走完了這七個階段。主要的差異只是究竟花了多少時間走完這些階段、以及承受了多少的挫折和打擊而已。

如何走到最後

學習任何的新事物,遇到挫折一定是正常的,因為正是因為我們對這些事情感到不熟練,所以才會學習、而正因為不熟練,所以才更需要花上加倍的時間去學習。

我們的挫折跟放棄,往往來自對事物的太過樂觀;以及沒有正確地去理解學習需要的時間跟可能面對到的挫折。

如果我們可以抱持著正確的心態,也就是—「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不少挫折」,那我們就不會總是遇到挫折就放棄。而隨著持續的努力並解決眼前的問題,越來越接近原先設定好的目標就不再只是空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