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聰明人做朋友,一種讓自己幸福的方式 #213

跟聰明的人交流是個怎樣的體驗?

跟聰明人交流時最快樂的事就是可能不時會有這樣的驚喜,像是「原來事情還可以這樣想啊」、「別人竟然都是這樣思考的」、「竟然還有這樣的做法啊!」,在這個過程中你能受到他的思想啟迪,你能感受他對這個世界有比一般人更深一層的認知,而他在許多領域和觀念上都有足夠深的認知、還能互相做有效的連結。

也因為對方是「聰明人」,所以他甚至更知道如何在交流時去體諒別人的心情,讓對方感到舒服。而跟聰明人交流有許多的優點,所以往往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會反向去思考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期許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這樣的人。

閱讀全文〈跟聰明人做朋友,一種讓自己幸福的方式 #213〉

如何與人有效的交流?part 1 #207

大約從大學時代開始,我就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不太會社交的人。很多時候不是因為自己的想法太過黑暗,而造成聚會時的氣氛很詭異;有時候也會因為太過得意忘形、口無遮攔,而不小心傷害到其他人;又或者是因為想得太多,在和人互動時綁手綁腳的,進而造成互動上的尷尬;更有時候會因為滿腦子都是想要表現的想法,但卻變得鋒芒太露,進一步影響到整體團隊的氛圍。

雖然開始陸陸續續地意識到這件事情,但過去的我似乎也不太知道該去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只是不斷地踩雷。但或許是雷踩多了,我漸漸的開始知道如何拿捏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分寸。此外,不斷的反思和思考,也讓我更能夠去了解如何照顧人們的心理狀態。而我漸漸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讓彼此感到「舒服」。

人類真的是一種很敏銳的生物。在很多時候,一個人雖然嘴巴上沒有明講,但是心中的情緒和想法卻有可能在肢體語言上呈現,而在肢體上所表現出來的情緒,竟然能夠被其他人所準確地接收。所以一個緊張不已的人會讓其他人感同身受的緊張起來,甚至嚴重一點人們會因為這種集體的情緒痛苦不堪;另一方面,人類又有極度關注自我的傾向,我們常常會對別人的行為或是話語有過度的解讀,進而陷入一種不斷質疑自我的狀態。

所以在與人相處時很重要的是,如何讓別人在與你互動的過程中內心的狀態是持續感到平和的、甚至是舒服的,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很大的程度上你就能夠讓彼此的交流足夠順暢。讓其他人覺得舒服,可以讓這個世界更有效的運作,而不論對這個世界或是我們自己來說,這都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

而要做到讓彼此舒服這件事其實也沒有那麼難,我想有意義的交流的核心在於-真誠的關心別人、給予協助、幫助他人成長。

這篇文章只是這個主題的開端,之後我會花更多的時間把這個主題完善,希望能夠打磨出一套有效的方法論,讓人與人之間能夠有更好的交流。

 

讓人與眾不同的永遠是正確的思維+持續的行動 #207

今天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的內容是-「為什麼你一定要學會寫作?」。而大致上的內容也是笑來老師倡導寫作的好處,並且鼓勵大家一定要多寫作。但是看到這邊讓我困惑的是,若是每個人都寫作了,那究竟又有多少人能透過寫作來賺到錢或是與眾不同?雖然寫作的好處絕對不僅僅是著重在賺錢,更重要的其實應該是在思維的鍛鍊上帶給人的成長,但我畢竟這個專欄的主題是「財富自由」,我仍舊想要探討的是-如果大家都採取行動了,那是否還會依舊有差異以及優劣的產生?

而在思考這件事時,當初觀察一些行銷領域的想法或許能夠幫我解釋這個想法。

行銷一直是一個備受人們“喜愛”的領域,想要從事這個領域的人們也是前仆後繼地不斷試圖湧進這個圈子,尤其是在網路和社群媒體崛起之後,內容行銷、SEO行銷、駭客行銷等等各種行銷都不斷地吸引人們的目光,想從事行銷的人也變得更多了。行銷這個領域因為進入的門檻相對較低,又可以細分成各個小領域,導致從事行銷這個行業的人真的是-不誇張的說,一狗票。而即使那麼多的人湧進這個領域,但是厲害的人依舊那麼的少。

在笑來老師的專欄裡,他常常說的一句話是:「只要持續行動,其實你就已經超越了95%的人。」,而如果再加上另外一個他很常提到的觀點「打磨」的話,或許我們就很容易看出人們究竟要如何脫穎而出、又為何永遠都只有少數的人能與眾不同。因為如果持續行動能夠勝過95%的人,那麼不斷的打磨自己的觀點就能夠再幫你勝過後來5%中的95%的人,而也許在其中還有其他的行為又能幫我們勝過其他95%的人。就這樣不斷的循環下去,你就能越走越前面、越來越與眾不同,而關於這樣持續行動和打磨的觀點,在他文末的內容也可以看出些端倪。

“写对别人有用的东西”,这是写作的终极技巧,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仅仅这么一个问题,就会把这世间绝大多数文字过滤掉,你说它重要不重要?至于文笔什么的,不是不重要,但重要程度若是跟这个原则相比较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忽略。
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对自己的提问就会逐步细化、深入:

  1.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没有用呢?
  2.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用的话,有多大的用处呢?如何做到最有用?
  3.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用的话,对多少人有用呢?如何做到对更多人有用?
  4.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用的话,在多长的时段里对别人有用呢?我如何做才能让那个时段更长一些呢?
  5.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用的话,如何才能优雅地让人们恰当地回馈我呢?
  6. ……

之所以說正確的思維+持續的行動很重要,因為在我們已知所有的領域,幾乎都必須倚靠足夠的“正確積累”才有辦法產出好的結果,而且通常正確積累的量越多、成果越好;但是另一方面,錯誤的思維+持續的行動後果就常常會令人不寒而慄。因為思維一但錯誤,透過時間和行為的持續放大,最終的結果可能非常的可怕。

就像是那些相信可以透過賭博會是買彩券致富的賭徒,對,就是賭徒,絕大多數的他們都是不斷地成為別人的肥料,為其他人貢獻養分。因為回過頭來計算他們勝利的機率,他們的輸面永遠大於贏面,無怪乎不論是公益彩券、賭場、六合彩組頭們,幾乎都是賺得飽飽的。

此外,就像是我在學習coding和其他人交流的過程當中,我發現要學好coding,最重要的條件不外乎是:
1.找到好的教材2.能夠有指導你的人3.持續的”折騰“自己,並瞭解痛苦才是常態4.累積大量的練習時數

當能夠符合以上這些條件之後,除了很吃先天身體因素的領域之外,其他像是人們很喜歡說的「天賦」之類的東西,幾乎都可以忽略不看,因為這些都不是真正會讓一個人有效成長的關鍵。

我發現一些朋友雖然也花了不少時間學習跟我相同的領域,但似乎卻沒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而他們跟我最大的差異大概就是選擇的教材不同、是否有持續的折騰自己、有沒有人能夠指導自己;而相較起來,跟我使用相同教材又比我更努力、讀書又比我更徹底的朋友,他們的程度更讓我敬佩。而我的學習結果看起來比較好的這件事,其實也沒有什麼魔法,僅僅只是思維的不同搭配持續的結果造成罷了,其他跟我使用類似的學習方式而且也同樣變得相當優秀的人就是很好的佐證。

不斷的打磨自己的思維、持續地採取行動,其實就是一款特效藥,一個讓你能夠變得更好的神奇藥水。但他其實並不華麗,而是非常樸實,樸實到幾乎被所有的人忽略或是沒有真正的被採用。也許就像是查理蒙格很喜歡說的一句話:「我的劍留給能揮舞它的人。」,永遠只有少數的人願意拿起這把劍去揮舞它,然後斬斷一切在面前的阻礙。


Hi 大家,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在討論持續行動。當時的我還是一個轉職中的臭宅,而現在的我正在一間電商平台擔任工程師。

最近我也利用工作之餘,做了一個可以同步搜尋電子書和實體書的網站,叫做EasySearch

操作方法很簡單,只要在搜尋欄輸入你想要搜尋的書名,就會自動幫你去博客來、Kobo、Readmoo、Tazze、Google Play等平台來搜尋。

此外,首頁還有目前博客來即時的「暢銷」和「新書」排行榜,讓你可以直接去比較這些書的價格。

如果平時有在看書的朋友,不仿試用看看吧:)

EasySearch – 台灣電子書、實體書籍搜尋比價網

即日起文章暫時全數更新於Medium上

有鑒於近日都在衝刺coding,所以關於每日的反思和心得都已coding為主。
而我想把偏技術性的文章還有個人反思的文章分開,所以這段時間都已更新技術性文章為主,並放在Medium平台上。

所以我基本上還是有在每日更新文章的,絕對沒有在偷懶啊啊啊啊lol。
我的Medium網址

當日心得隨筆#171

之後會暫時改變每天文章的走向,今天算是過渡期所以只暫時記錄了一些我在思考的事情,之後有機會會再重新探討

1.批量處理事件:

過去每天都會撥出幾段各約15分鐘的時間處理事情,時間久了之後發現效果很像也還不錯,簡單記錄一下每天批量處理的事情

(1)冥想:15分鐘
(2)朗讀英文:15分鐘
(3)閱讀:20-30分鐘(主要看吃飯時間有多長)

2.阻力會越變越大:

似乎人只要成長越多就換相對應遇到更高強度的挑戰,所以增長能力的同時要訓練抗壓力。

3.兩倍速影片學習法:

之前因為看有些影片很不耐煩,加上聽到學霸Scott Young提到他如何在一年內學完MIT Computer Science的影片中提到,他的其中一個秘訣就是把影片調成兩倍快,所以我也開始這麼做了。一開始的時候真的會覺得很痛苦也聽不太懂,但是到目前為止大約一兩個月過去了,我現在聽到原速的影片就會覺得不耐煩,至少要調到1.25倍我才能接受,現在聽一般的英文影片或會話就感覺像慢速播放一樣…….。雖然不敢說變得多厲害,但是習慣了較高速的語速之後,聽力跟理解力確實有提升。

4.如何提升自己的抗壓性和完成挑戰的能力:

我目前的做法是先為自己設立一個約七天的目標,因為這是一個相對可以全力衝刺卻不那麼短的時間。這樣做的話可以檢視(1)目標是否設定太高(2)是否全力以赴(3)是否屏除不必要的事物(4)如何更有效率的做事。

我的想法是,一但能夠在每次的七天內設定一個足夠強度的目標並且達成,接著再透過一次次的提高強度,可以同時提高克壓性和完成挑戰的能力;而更之後也可以換成拉長時間的區間(如先一個月、接著一季、一年、三年等等),讓自己能夠用高效率處理更複雜、更長遠的目標。

5.人生最值得投資的興趣-學習:

真心覺得學習是人生中最有價值而且最好玩的興趣,優點如下(1)投資報酬率極高:如果正確的投資的話報酬遠高於其他投資方式(2)讓生活變得更高品質:更高品質的生活其實就是品味和品位,這些都需要深厚的知識和思考(3)妙趣橫生:可以在書中找到有趣的事情太多了,在此不多提。(4)相對便宜:一本好書可能也就幾百塊,可以讓你耗上好幾個小時甚至數天,比逛街、看電影、遊樂園、吃美食的開銷便宜多了。

6.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狂練和狂背

今天在Udemy的大特價中搶到了一門不錯的課程,而且只花了我300塊,原價可是5600啊!在我今天改變讀書方法還有稍微聽過影片之後,我真的認為在「非創造性」的領域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狂練和狂背。

狂練:練習之所以有用就是我們可以在每次的挫折、不順暢中找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你練習的範圍越廣泛、越細微,你就越能改善越多你以為你知道的事情。而且比起單純用眼睛看,很多事情是要靠身體去記憶,才能在大腦裡形成迴路並成為長期記憶。

狂背:很多時候一整本書或是一長串文字,最終目的就是要解釋一個概念的定義、如何使用它、不能怎麼用、常常搞混的地方在哪、跟其他概念相似在哪等等。基本上所有的東西就是圍繞著這個重點。所以與其看了一大堆文字但卻要花上很長的時間看了一遍又一遍才能記住,不如直接把重點死背起來,讓自己在每次閱讀到相關重點、或是有需要用時直接從大腦調用,效果應該會好上不少。

7.川普的特質:

最近在看川普的書,發現他在書中「呈現」的樣貌是:衷心感謝或是稱讚周邊的人、幫助過他的人、有才華的人;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也不會用太嚴厲的語氣指責,而會委婉地表達並同時稱讚對方其他特點;對於敵人和對他不敬或是不忠於事實的人,則是強烈批判甚至打擊。

講者如何有效傳遞訊息-給和我一樣的普通人#158

createyourownlives-how-to-deliver-message-effectively

終於順利完成在坪林街左邊的演講,在講台上對聽眾說話的時候我一直是戒慎恐懼的。因為我知道講者在大多數的時候無法有效傳遞訊息,甚至即使講者成功的做到了有效傳遞,聽眾是否能有效吸收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課題。除此之外,和一般近距離的對談能直接交流比起來,演講更傾向於單方面的訊息給予,某種程度上也喪生了從對方的情緒或是反饋中得到修正的機會。

在這兩天的交流中我得到了聽眾和朋友們的一些反饋,所以稍微整理了一下我個人演講前的準備還有事後的省思,希望能夠對其他跟我一樣的普通人在演講上有些幫助。

講者如何做到有效傳遞訊息?

作為訊息傳遞者,我認為最基本一定要做到的有以下幾點(註:以下不涉及講者在台上具體應該做些什麼)

  1. 只說自己相信的事
  2. 確保內容是基於事實的看法、甚至是事實本身,而不是基於看法的看法。
  3. 確保內容是對聽眾有所幫助的
  4. 一次只講一件事
  5. 大量放入易於吸收的素材
  6. 提高聽眾的專注力
  7. 不要擺出我就是對的的姿態
  8. 0.只說自己相信的事:

    每個講者站在講台上的理由和目的不盡相同,但本質上都是希望促使某事發生。不過若是講者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幫助提升聽眾的能力或認知,而是著眼於滿足個人或組織的私慾的話,天花亂墜的說一些鬼話連篇的話似乎就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但是即使堅信自己講的事是對的、也希望對聽眾有益,但依然有可能發生一種可怕的現象-自己堅信的事物從頭到尾錯的離譜甚至不自知。這基本上是所有人類都該懼怕的事(如果真有人明知自己是錯的卻仍舊沾沾自喜那也是蠻可怕的),而在講者上則是更被加大檢視,畢竟出來混的總是要負點責任。

    而要如何「盡可能」避免這種情況會在以下敘述。

    1.確保內容是基於事實的看法、甚至是事實本身,而不是基於看法的看法。

    事實:可以指在過去和現在被驗證且中立的信息,在科學中指可證明的概念。傳聞不可當作事實。
    看法:對人、事、物所持的觀點
    (註:以上取自維基百科及教育部國語簡編本。)

    你說的是事實還是看法?基本上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因為「事實」是放諸四海皆準,但是「看法」卻會因為每個人的出身、背景跟經歷而大相徑庭。最好的訊息提供方法,應該是使用有科學根據的事實直接作為素材,進一步還可以延伸出自己的看法幫助了解,但是僅是單純的看法或是來自未經科學證實的看法的看法,就極有可能產生有毒的觀念或是偽概念。

    一般來說講者本身/聽眾都可以試著用下列兩個提問在心中對應講者所說的話1.如果講的是事實,就應該問「他所陳述的內容真實性如何?」2.如果講的是看法,則是問「他的這個看法/意見的根源在哪?」。如果你發現經過自己心中的提問,發現講者(自己)所說出來的事實/看法並沒有良好的真實性和根據,那就有必要好好檢討究竟有沒有必要使用這段內容,甚至於通盤檢視自己的邏輯。否則沒有根據只有看法的話人人會說,為何大家要花時間坐在台下聽你說呢?

    (註:切記,千萬不要把從書中看來的知識當作真理,先看看那些知識有多少科學根據在背後支持再下結論。)

    2.確保內容是對聽眾有所幫助的

    雖然只要作為講者,站在台上說話時幾乎都會「認定」自己講的話是對其他人有所助益的、或是聽起來是正確的,而這樣高估自己的情況似乎無時無刻出現在人們身上。

    為了避免自己出現這種錯誤的認知,甚至是低估了聽眾的水平,講者勢必都要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 真的好麽?
    2. 好在哪裡?
    3. 這些東西可以用在哪裡?不能用在哪裡?
    4. 擁有它跟沒有它的差異在哪?
    5. 如果以上的論述都支持,我又要如何促使人們行動?

    而如果提供的訊息不是對聽眾有所助益的,基本上就是在浪費他人的時間。而不浪費他人的時間是最起碼的尊重,也是講者最基本的自覺。

    3.一次只講一件事

    基本上一本結構嚴謹的書籍,書中幾乎所有的內容都在幫助讀者釐清僅僅一個概念-不論是透過各式各樣的實例、科學根據、正反面論證還有其它資料的佐證。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要完整閱讀一本書至少得花上數個小時,而閱讀理解能力更高的人或許只需要數十分鐘就能有效的吸收整本書。演講基本上是作為知識體系的濃縮,並搭配講者的魅力還有技巧,在講台上透過高張力的方式帶領聽眾身歷其境。而跟閱讀比起來,聽眾在演講或者聆聽時每單位時間能輸入字數是少於閱讀的。即便有了圖片、現場氣氛或是其它演講形式的輔助,一場時間落在數十甚至一小時左右的演講,真的能達到用遠少於數小時的時間內完整陳述、並且幫助聽眾有效吸收超過一個概念嗎?我個人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4.大量放入易於吸收的素材

    比起冷冰冰的陳述事實,透過說故事方式帶出想要表達的概念,顯然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大腦理解事物的方式並不是生硬的背下一個又一個的資訊,我們可以想像大腦吸收資訊的過程其實是藉由拼湊一塊一塊相連的拼圖,進而形成有意義的圖像,最後看到事物的全貌;而不是試圖把每塊拼圖的樣子和位置都背下來,接著在一個一個的擺回原位。而故事在說者陳述一個事件時的作用,就像是把一塊塊拼圖給拼湊起來的黏著劑,賦予資訊跟資訊之間有意義的串連。

    5.提高聽眾的專注力

    跟第四點不同的是,在這邊要做的不是從內容上幫助聽眾理解,而是要透過設計演講的過程幫助維持注意力。一般來說時間過長的演講會導致專注力逐漸衰退,所以大部份的演講不會輕易把時間設定長於一小時(例如TED就只把時間限縮在18分鐘左右)。若是真的需要透過較長時間來幫助闡述概念,就需要在中途加入足以讓聽眾回復注意力的要素。

    比如說,10-20鐘左右放一段相關的小影片、穿插笑話、有趣的圖片、設計意象不到的情景(有興趣者可以參考馮雷斯托夫效應),並且記得超過一小時以上的演講一定要有中場休息,否則聽眾的膀胱跟瞌睡蟲會跟你拼命。

    6.不要擺出我就是對的的姿態

    基本上人們的交流在此刻之後就已經可以說是完全停止,因為沒有多少人能夠接受被人直衝著說:「你是錯的,我是對的!」。因為我們的情緒會下意識的保護自己的觀點,尤其在講者還不是個「能說那話的人」。在少數情況下,有著強大專業能力或是個人魅力的講者,是有辦法用其強大的個人能力做到直接指摘別人的錯誤,並且使其改正。但是這可能會有兩個問題1.這樣的方法是不是最有效的?2.講者是不是「能說那話的人」。

    如果講者本身經過自己的判斷認為這種方式是最有效而採用,那作為聽眾至少要做到適度的相信、甚至是全然的相信。但對於毫無省察而認為自己「百分之百」一定是對的講者,可能只會帶來效果極差的反應。

    至於如何判斷可以透過講者內容中有多少事實根據、過往態度、想要達成目的,來決定是否值得信任。

    總結

    作為一個講者或是訊息提供者,能夠有效的讓聽眾理解是一門需要不斷精進的學問。特別是牽涉到每個聽眾各自的背景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究竟要如何使訊息足夠簡單到使大部份的人理解、但卻又能讓訊息的強度和啟發足夠大之間取得平衡,勢必要花上講者大量的時間以及不斷的反省總結。

    而我個人認為講者若是只以做到盡可能的訊息給予為滿足,但卻不把如何盡可能的使聽眾有效吸收、甚至是促使行動,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這足以讓雙方都失去更進一步提升的機會。

    而其實有效傳遞訊息的內涵不只可以運用在演講上,在寫作、日常表述、甚至是做為傾聽者的角色,都能夠有助提升雙方交流的效率。僅以此篇作為演講後的省思,也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助益。

坪林街左邊系列II:如何找到人生的方向#134

createyourownlives-where-is-your-destimation

「人生沒有目標,就像是一艘船不知道目的地,只能在大海上任意漂流。」,一艘船要到達目的地都至少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心想事成是怎麼回事?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自我實証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在wiki上他的定義是這樣的: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s a prediction tha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auses itself to become true, by the very terms of the prophecy itself, due to positive feedback between belief and behavior. It is 20th-century sociologist Robert K. Merton who is credited with coining the expression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nd formalizing its structure and consequences.
In other word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prophecy, strongly held belief, or delusion—declared as truth when it is actually false—may sufficiently influence people so that their reactions ultimately fulfill the once-false prophecy.

它的中文解釋大致上是這樣的:「一個本來不存在、或是虛構的預測被創造之後,人們傾向於開始相信這件事,甚至做出一些事情幫助事件的發生,最後竟導致一個看似不可能、也不會發生的事件成真。」。

舉個例子來說,很多學生在剛升上高中或大學時,在一開始面對新學科的學習常常會受到挫折,而受到挫折之後有些學生就會開始對自己開始產生懷疑,他們會思考:「我到底是不是讀這個學科的料?」、「這個科目太難了…」,而在腦海充斥這樣的情緒之下,進一步的影響他們讀書的意願。然後,第一次考試結果當然不盡理想,而如預想中的「自己辦不到」又再一次的強化了他們認為自己不行的論點,最後期中、期末的成績就真的都沒救了……。

那假使我們把這個效應放在自我的目標實現上呢?如果你的腦海裡想的盡是「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我這樣什麼都不做也很好。」、「我就是想要隨心所欲地過日子」,不管你想的是什麼,你離它可能都不會太遠。

如果我們想要改變,但卻什麼行動都沒有採取的話,那就是象徵了我們其實是被困在了永恆的當下。

解決問題從犯錯開始

試錯幾乎是解決問題最基礎也最好用的方法之一,在維基百科上它的解釋是這樣的:
Trial and error is a fundamental method of problem solving.[1] It is characterised by repeated, varied attempts which are continued until success,[2] or until the agent stops trying.
中文:試錯是解決問題的基礎方法,它的特性是透過不斷的嘗試直至找到目標,或是操作者自己主動停止為止。

有學習程式經驗的人都知道,coding的過程基本上就是不斷跟bug奮鬥的過程。尤其是你在初入門的時候,一個bug就可以花上你數個小時甚至是數天,最後當你竭盡全力找到答案時,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就只是少了個括號或是少打了個字。這種尷尬但又不得不解決的情況每天都出現在programmer的身上,而且隨著技能的提升,跟bug奮鬥的情形也不見得會減少。 不過有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如此,你什麼都不做,它也躺在那邊跟你陪你虛度人生。

再跟大家分享我一個廢材朋友的故事。我這個朋友大一讀不分系時本來想轉材料系,但是發現材料系感覺不是他的菜,所以轉到環工系希望能夠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但是進到環工系時才發現環工系跟環境保護一點關係都沒有,所學基本上是末端的控制,也就是廢污水相關的處理,雖然幫助環境變好了,但卻離自己心中的目標很遠;基於已經相當於轉了兩次系他死心了,所以他打算把利用環工學分才129的特點,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他參加了活動到飯店經理人的麾下學習、參加了環境保護和動保社團、跑到菲律賓當志工、參加工學院的跨領域課程、在大四時延畢一年到日本交換、畢業後跑去電商公司當行銷實習生。

在經過不斷的嘗試之後,最後有一個想法慢慢的在他的腦海裡成型,他想要的是能夠靠著一台電腦和網路就能在各地討生活。所以他漸漸的開始每天寫文章、開始學習程式語言,因為文字能夠在網路世界自由流轉、而coding的能力則是全球通用的。寫到這裡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可能猜到我就是我的廢材朋友,但我也被當作廢材其實我也無所謂,畢竟每個人都是這麼跌跌撞撞過來的,也沒有人真的是完美的。

如果我20歲那年的那個晚上沒有做出主動選擇、如果我什麼都沒有做,我可能還是被困在永恆的當下-不斷地自怨自艾但是始終沒有作為。我完全不敢說我的經驗有什麼了不起或是別人一定得遵循的,我只想說的是目前的我完全在我所設想的軌道上前行,往我的第一個里程碑邁進-有跨國、不受區域限制的工作能力。

所謂的學習,簡化來看就是不斷的重複犯錯和改錯的過程。如果你不敢犯錯,基本上就等於你喪失了大量學習的機會,而犯錯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這才是真的常態。

你的熱情是什麼?

既然犯錯和改錯是學習的基礎,那麼盡快開始行動便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事。就像是我前面所提到的,如果什麼都不做,那我們只會被困在永恆的當下;如果什麼都不做,那自然無法引起任何改變。

但是這時可能又會有人說了,但是我不知道我的熱情在那裡,我不知道我會不會走錯路?那我該如何是好?而這些問題,其實側面的在傳達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到底需不需要熱情?」

待續……

有趣的新知識-元認知能力#133

createyourownlives-metacognition
元認知能力,英文叫做Metacognition。雖然之前就曾經在笑來老師的電子書上反覆地看到這個名詞,但是直到今天得到專欄上開始討論這個話題,加上最近對心理學還有腦神經科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我立刻上網查資料還有到圖書館借書來看。根據得到專欄上的解釋,所謂的英文解釋是“Metacognition: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one&s own thought process”,而中文是「元認知能力: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

在Metacognition這本書中類比了一個metacognition應用的實例。想像一下今天你的一個朋友興高采烈地打電話跟你分享她剛剛看的電影,她一開頭就批哩啪拉的說了一堆,所以你試圖去了解她到底在說什麼(monitoring),而在大致接受訊息之後,你便可以中斷她的談話、放空、開始跟你朋友討論劇情等等(control)。而真實的元認知能力就是類似的情形,只不過把你朋友跟你談話的作為,換成你自己在做的事;換言之,你監控自己的行為,並做出相對應的行為,而這正是簡單的metacognition的應用。

雖然對元認知能力瞭解的還不夠深入,但我想它最大的價值在於-知道自己到底在搞什麼。我猜想有太多的時候我們都會下意識地進入一些狀態,卻無法自拔。就拿我們每天都會使用的FB、網劇、電視來說,有多少人只要一開始用,就會整個了忘我地投入數十分鐘甚至好幾個小時,並且直到最後才回神自己竟然花了那麼多時間;另一方面,元認知能力應用在學習上也是很有價值的。因為一但你“意識”到你的學習狀態出了問題,你自然會試圖找出解決方法。

但是截至目前為止我更想知道的是,元認知能力既然作為一種能力,那要如何有效加強(冥想似乎可以)?加強了之後又能在哪些領域實際發生效果(似乎能在學習能力和記憶力上有幫助)?

目前都還在只是剛剛開始探索這個有趣的領域,隨著時間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認知,到時候再跟大家分享這個神秘又有趣的知識吧。

面對慌恐的人生,要如何找出方向?#132

createyourownlives-what-do-you-want-in-life
「有時候早上醒來,我也會煩惱到底下一步是什麼?但是即使再惶恐,我還是會對著鏡子裡的自己加油打氣,告訴自己可以。」,在我眼前的是一位連續創業家,也是面試我的對象。他在過去幾年創立了幾間公司,據他透露其中幾間公司有進軍海外的意圖,他個人在台灣網路界也頗有名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們的面試持續了約一個小時,我還記得面試結束前我問了他一個問題「未來你的目標或願景是什麼?」。「我想建立我自己的企業版圖」,他說。噢,對了,他後來跟我說在我們面試的第一分鐘他就決定不錄取我了,真是有趣的面試經驗。

改變的起點

我大概是從大二下一個準備工數的夜晚開始覺悟(萬惡的工數啊),我對環工系的所學一點興趣都沒有,難道我要繼續花時間在這我完全不感興趣的事情上嗎?這樣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而我也是從那個時刻開始真正做出了「主動選擇」,即使我還是不知道未來的我到底想做什麼、該做什麼,但是我就是深信一件事,「我必須活出屬於我自己的人生」。而從大二下的那個時刻開始,直到現在我寫下這段文字的這個剎那,時間已經過去了六年多。

 

其實從古到今,人們對於想要的事情總是渴望能夠越快入手、越快達成越好,就像是人們總是癡迷於一夜成功、一夜致富、一週學會XX,而在英文裡也有一個類似的單詞,叫做”Overnight success”。而關於自己人生的方向,很多人持有一樣的看法,我們總是煩惱著,為什麼別人早就有了明確的方向,但自己卻還在原地踏步?為什麼別人都已經在實現自己的理想了,自己卻還是對未來感到一片茫然?借用笑來老師的話來說,這種情況就是「人們傾向於只看到賊吃肉,而看不到賊挨打。」,人們總是只看到他人光鮮亮麗的一面,卻總是忘了背後所需要付出多少的汗水和努力。就像是Mark Zuckerburg絕對不會在10歲的時候就會建立FB、Elon Musk不會在11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會入主Tesla-他們都是經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後,才體悟到自己到底想幹麻。

學著定義一件事

我發現當我們能夠明確的定義一個事件之後,我們就能對這件事情有著更深入的看法。就像是當我定義出跑步對我來說的意義是「用最不傷害身體、最有效率、最能鍛鍊自己的方式讓身體健康,並不斷跑下去。」,而我想清楚了這個定義之後,我就再也不敢藉口跑步前不暖身、跑步後不收操,因為這些方式都有可能讓我的身體受到損傷,和藉由跑步變健康這個目的完全背道而馳。

 

我們每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是想著我們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但是我們究竟有沒有仔細想過自己想要怎麼樣的人生?大家也許都會希望自己有足夠的收入,然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然後呢?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嗎?你能鉅細彌遺地敘述自己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嗎?還是我們想要的其實只是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不需要為了金錢煩惱,每天過得很愜意就好?

 

讓我們回到正題,就此打住。所以對你來說,「你到底想要過怎樣的人生?」

 

如果你真的沒有辦法從正面定義一件事,或許也可以試著從反面來定義一件事,這種方式可能還更有效。
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在1986年對一所叫做Harvard School的中學發表了一場演講,主題就叫做「如何讓自己生活悲慘」,他給出了四帖讓生活變得悲慘的良藥。一、要反復無常,不要虔誠地做你正在做的事。二、避免廣泛吸收知識的另一種做法是,別去專研前輩最好的成果。這帖藥的功效在於讓你得到盡可能少的教育。三、當你在人生戰場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挫折時,就請意志消沈,從此一厥不振吧。四、為了讓你能過頭腦混亂、痛苦不堪的日子,請忽略這個鄉下人的故事「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可以永遠不去那裡。」。

小結

我們大多數的人其實既勤奮又懶惰,我們總是看似勤奮地生活著,卻懶於去做真正最有價值且影響深遠的事,那就是思考。
在你試著想要突破慌恐的人生,找出人生的方向之前,請放下自己的勤奮還有懶惰,花時間好好想想,「你到底想要過上怎樣的人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