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寫作】欠債不慘,更慘的是你要用注意力來還#98

 

createyourownlives-debt

拖延就像是欠債,不管你如何不想處理,你還是得還。而且你拖越久、更多利息要還。而更慘的不是用金錢還債,而是用注意力還債。
其實離開先前的工作的時候,我還有一些工作項目沒有完成,但是由於在之前的地方實在太痛苦了,所以我根本就是連滾帶爬的逃離(不要問我為什麼),而且我還自願的放棄了幾天假,並犧牲了自己的個人時間來完成工作項目。

察覺注意力的重要

回來之後我根本就是完全沈浸在coding的世界當中,每天都希望可以好好的學習前後端的東西。但是我心裡知道,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完,而在我沒有處理完之前,沒辦法跟先前的工作切得一乾二淨,而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個人的注意力會不斷的被犧牲。所以長遠來看,我需要解決它,越快越好。因為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從過往中學習

這兩天至少花了超過10個小時的時間,來收尾之前的工作。在這段時間裡我也思考了很多事情,像是:『我一定要自己掌握技術,而不是透過效率這麼低的方法做事。』、『未來我要找怎樣的人一起工作?』、『如何有效的辨別他人?』,等等。而在其中,我思考的最多的就是:『我到底做了些什麼,所以導致了我欠下了這麼多”債“,讓我不得不用自己寶貴的注意力來償還?』。

資源的優先順序

在每天閱讀《得到》專欄的過程中,我逐漸掌握到了注意力是我們所擁有,最珍貴的財富。而注意力跟時間還有金錢的重要性分別為,注意力>時間>金錢。所以當我發現我這麼長的時間以來,都是花我的注意力去換取金錢,而更慘的是並沒有換到多少成長,每當想到這裡我都覺得心痛不已。因為這麼多的注意力,我可以拿來投注在多少我有興趣的事情、想投資的技能還有重要的人身上。
而其實這也是一種債,一種必須要用自己寶貴的注意力來還的債。

為什麼會欠下注意力的債?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1.能力不足。2.不會識別環境。
1.能力不足
因為我的能力還不夠,所以我不得不出賣我寶貴的注意力來換取時間。所以為了擺脫這種狀況,我必須把我的金錢拿來買時間,甚至是換取注意力,因為這才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2.不會辨別環境
簡單的來說,就是不會看人事物。有很多東西自己早該察覺,像是為人、現況、環境等等,是我每每都把事情想得太簡單,然後自以為樂觀,採了坑以後才在該該叫,還認為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其實更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能辨別對的事物,免去後面的一堆麻煩事。

總結

金錢是稀缺資源,時間也是,而注意力更是。在人的一生當中,盡量不要用未來的金錢,支付今日的消費因為你不僅是在透支自己的財務,更是在拖累自己的成長。而比起欠下金錢的債務,小心更要避免欠下注意力的債務。因為注意力,比金錢值錢太多了。

【每日寫作】慢慢來,比較快#96

createyourownlives-step-by-step

今天的我陷入了極度的恐慌當中。一方面由於codecademy project的卡關,另一方面煩惱到底要怎麼處理8X8的app,最後就是學習rails,根本就是在進行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而今天的我,也面臨了很多矛盾。
『笑來老師你好,看到老師今天這篇問答很有質量,讓我花了不少時間省思,但我的想法卻開始困惑起來。我目前開始自學Rails,而我想透過線上教材(codecademy等等)、教學(上傳教學影片)、分享、交流的方式,依靠自己大部分的力量“搞懂”一份技能,而我也從中學會如何“教會自己”的這個技能,我想這對我未來會很有幫助。但是聽到老師這麼說:『我們應該節省時間、在經濟能力承受範圍內選擇最貴的。』。這讓我不免開始思考,我是否該去找足夠好的線上課程,讓老師一步一步地帶著我做。畢竟給專業的老師帶,未來我也可以避免很多技術債,節省更多時間。如果從節省時間的角度來看,兩者都能為未來節省很多時間,但當下的我,還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在得到專欄上,笑來老師提到了:『為了避免選擇上的偏誤和成本,我們應該在經濟能力承受範圍內,選最貴的。』

我該如何取捨?

其實我很想透過學習Rails這個技能,“教會自己“很多事。因為一旦當我學會如何”教會自己“,未來我就可以更快速的教會自己其他技能;但是他說的很有道理,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為自己節省時間,而若是跟好的老師學習,未來的我能夠避免很多在學習程式上的技術債。這兩件事都能創造極大的價值,一個是幫我教會自己,另一個是讓我在Rails變得足夠強大。
今天的我就帶著這份恐慌,到了高雄的meetup。但是在跟那邊的前輩聊了聊之後,我的恐慌立刻就消失一大半。他們跟我分享他們如何學習,推薦了幾份教材,也告訴我有什麼問題可以在每週聚會提出來討論,大家都很樂意解決。而此刻的我,也漸漸冷靜了下來。

過往的經驗教我的事

之前的我一直把學習程式語言,當作學習一門新的外語,而我有時候也會拿過去學日語的經驗來對照。那時候學日語的時候我暑假一天花5個小時,開學之後平日一天也花約2個小時,在一年中孜孜不倦,好不容易才累積了1000多個小時的學習時數,並通過了日檢二級。那時的我心中充滿了惶恐、迷惘還有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現在的我也是(但其實也沒那麼大啦)。所以現在的我,有沒有從過去的經驗,總結什麼不同的結論?

刻意練習的威力

通過JLPT日檢二級的漢字圈學生,他們的學習時數,一般落在約1150~1800 小時之間。也就是說,如果你要通過N2,基本上你累積的學習時數會落在這個區間(當然每個人的情況略有不同,會說中文又會說韓文的學生,所需時間應該會小於1000小時。)。而學習Rails應該也是類似的情形。
你根據一個人累積的學習時數、做了多少project、擁有多少作品集等等,基本上就可以判斷這個人的程度在哪。有好的老師最大的好處就是,他可以幫你減少走偏的機會、加快你的學習速度。不過『師父領進門,學習在個人。』,唯一不變、最重要的成長因素,就在於你付出多少的努力,也就是積累。
如果我在一個技能上投注了一千個小時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基本上就稍微進入了senior的境界;若是我在一個技能上投注一萬個小時的刻意練習,基本上我很有可能就進入了expert的境界。所以我該想的就是,
1.該如何累積足夠的練習時間。2.該如何創造足夠強度的練習機會。3.我要如何提高學習的效率。
而其實比起思考這三件事,更重要的就是,持續動手做。

Just Do It!

在A mind of number這本書提到,要幫助自己進入到”心流“狀態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聚焦於過程,而不是結果。人會拖延(procrastinate)的原因就是,當我們遇到不舒服的情況時,我們就會逃避,並選擇相對舒服的事情去做。最後把原本該做的事情拋在腦後,一拖再拖。但是有趣的是,要破解拖延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動手做(有機會再來介紹一下書中的做法)。因為實際動手的痛苦程度,事實上小於想像不想做的事情的痛苦程度。

總結

一個頂尖的優秀選手,要如何頂住壓力,最後突破自己?我認為答案是,聚焦於每個動作,把他們做到完美,而不是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創造出美好成果。我想我該做的也是一樣,不斷地投注時間、練好每個project、累積自己的能力,而當我能夠把每個動作做到接近完美的時候,美好的果實,自然就開花結果。
註:關於選擇教材和練習的方式,我想我最終會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答案的。

【每日寫作】優化每個流程#93

createyourownlives-optimize-all-your-procedure
回到屏東之後,開始維持早上Coding、下午看腦神經科學(之後改成與昱升合作的計畫)、晚上大多是閱讀或是反思。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盯著電腦的時間太久?還是因為體力還沒有練上來?又或者是因為還沒有找到正確的規律?

我通常在早上coding完之後就會感到眼睛很疲累,所以我都是中午一回家之後立刻爆睡。本來午睡的時間大約是25分鐘,但是因為希望能為眼睛爭取更多休息時間,目前都會拉到45分鐘左右。而下午回到cafe,疲勞程度也是不斷累積,即使撐到回家再睡了一覺,晚上的學習效率也是很低。因此我就開始思考,到底要怎樣才能整體提升我的工作效率?

全面的優化

在思考這件事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曾經看到一個類似的故事:『英國的自行車選手曾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但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他們已經離頂尖漸行漸遠。因此當時的英國教練就想到了一個方法,如果為了要取勝,就不能只在一個地方取得重大突破,他們要做的應該是要在各個環節都優化,如果他們可以在每個環節都提升1-2%,若是總共改善了10個環節,整體可能就提升了10%以上。他們那時的採取作法如下:除了提昇訓練效能之外,還為每個選手買更適合睡眠的枕頭、聘請隨隊的按摩師為選手舒緩疲勞,等等的做法。最後英國自行車隊果真重返榮耀,在各個國際賽事奪得傑出的成果。』
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就是,一件事的構成其實都牽涉到了很多環節,如果可以全面優化各個環節的步驟,最後累積的進步絕對是很可觀的。

所以為了提高我每天的工作效率,我必須優化以下幾件事:1.舒緩眼睛疲勞。2.提高睡眠品質。3.提高工作專注度。4.利用運動增加體力。5.延長“坐享”的時間和效果。6.更好的分配工作。而每件事又可以拆成更細節的部份來優化。

在下面的文章,我會跟大家分享幾個實際優化的實例

實際作法

關於舒緩眼睛疲勞:

我們每天用的3C產品所發出的藍光,其實是很傷眼睛的,除了會造成角膜的受損更會加速眼睛的疲勞。所以我目前找出了一些方法來減緩疲勞1.降低螢幕亮度。2.使用抗藍光眼鏡。3.按摩眼睛穴道(跟剛中醫的姨丈習得)。4.多運動(查資料找到)。5.記得多眨眼、適度休息。
而之後我還可以找出更多相關文獻,來保護我自己的眼睛。

利用運動增加體力:

最近跑步的時候,我總是覺得腳踝很容易痠痛,所以往往無法跑得太遠以增加體力,因此我特地跟長年都有跑步習慣的舅媽請教。她給我的意見是盡量將身體挺直、利用全身的力量去帶動、建議我加強核心肌群等等。而她也借了我幾本跑步相關的書籍,供我參考。

總結

其實優化各個步驟,也是一種複利累積的展現。。所以我們可以開始學著去拆解一些我們認為重要的事項,看看其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優化。我想,你總是能夠發現,我們有太多能夠加強跟好好優化的部分,而一旦你能夠實際且持續去做,長久下來造成的效果,絕對是非常非常的顯著。

我想要提高學習效率、提高體力回復速度、實際作業時間。

【每日寫作】腦神經科學學習心得#92

createyourownlives-neural-pattern

今天依舊花了不少時間來研究how to learn。越是了解腦神經如何運作,我越能夠掌握要如何學習才能夠更有效率。

Illusion of Competence

Illusion of Competence指的是一種心理狀態,在許多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當中,常常會“自以為”自己已經找掌握了這門技能的訣竅,但是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的情況,並花了大量時間做無效率的學習。舉例來說:聽了老師的講解以為自己就懂了,然後回去不練習;做習題的時候不動手做,看一看解答就覺得自己會了。而這一切,都是假的。

Retrieve

書中提到在學習(初期),最有效率的方法應該是retrival practicing還有self-testing,這個的效果超越重複閱讀、或是其他學習方法。讓我們來看一下書中的一段文字
“When you are learning something,your brain is trying to form a new neural pattern and connecting them with preexisting pattern that are spread through many areas of the brain.”
在我們學習新的東西時,基本上都是在建立新的neural pattern,而這些新的neural pattern又會和舊有的neural pattern彼此連結(所以才會有我們所說的『觸類旁通』)。當我們試圖去retrieve我們所學的知識的時候,其實我們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在強化固有的neural pattern。

Focus mode&Diffuse Mode

Focus Mode:現在先讓我們想像你的大腦中有一隻章魚。當你的大腦聚焦在某件事上時,這隻章魚就會把它的觸角延伸到你想要專注的地方上。舉例來說:我現在在想的是今天所學的腦神經科學,它就會把其中一隻觸角伸到我腦中有相關資訊的區塊;然後我想著我要如何好好地表達出來的時候,它可能就會把另外一隻觸角伸到我處理書寫的部分。
但是一隻章魚的觸角有限,當你腦海中放了太多資訊的時候,你的專注力就會被奪走。

總結

所以現在讓我們來結合Illusion of competence、retrieve還有Focus mode的一些結論。在我們學習新的東西之後,我們不應該就只是把它放在腦海裡,因為它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已經會了,而疏於練習;又或著你只是把它放在腦海裡不去用它,它可能會佔你的注意力;而我們知道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試著去回想它、自我測試,讓自己不斷的去加深大腦裡的neural pattern。
所以我現在開了一個新的部落格,每天記錄我寫Rails遇到的一些問題,讓自己可以retrieve、也讓這些東西不要佔用我的腦容量;之後腦神經科學的學習心得也會記錄在這邊,盡量跟Createyourownlives的網站分開。
註:這些都是我自己的學習心得,關於腦神經科學部分有誤,還請指教。

【每日寫作】你必須去學習,一個領域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什麼#91

createyourownlives-core-concept
最近花了不少的時間再研究Learning How to Learn 這門課,除了課程本身我還買了書,甚至連補充教材我都會花時間看。在這個過程中我除了更了解大腦的運作,更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
像是:在聽音樂的情況下,大腦運作的效率高於完全沒聽音樂的情況(不同的工作內容有個別適合的音樂類型);好奇心能夠提升學習效果、甚至增加記憶力;Retrieve能夠幫助你強化固有的Pattern,所以日復一日的練習還有紙筆測驗,其實都是有效的學習方式。

但是我其實不是因為單純覺得好玩我才研究腦神經科學,而是因為我想要了解學習最根本的運作基礎是什麼?我又要如何學得更有效率?而我想知道的是,如果我們可以領略一個領域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概念,我們是否就可以更加速學習的速度,甚至去解決最核心的問題。

回到屏東之後又開始重拾慢跑的習慣,今天試圖提高強度和更全神貫注在跑步上,而不是用difuuse mode在跑。在跑的過程中我也在思考,雖然我是透過跑步在鍛鍊體能,但我還是應該去找許多跑步相關的資料,去了解跑前該如何暖身、如何調整呼吸、如何調整步伐、跑步過程注意力要放在哪、如何收操等等。而今天在跑的過程中腳隱隱約約的痛了起來,我猜想可能是昨天收操沒有收好,或是今天的暖身沒做好,才會導致這個情形。所以我也不免開始思考,慢跑這件事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
學習的核心概念應該是:『如何在最有效率、能夠快速回復體力的情況下,持續學習。』
慢跑的核心概念應該是:『如何在最有效率、身體最不負擔的情況下,不斷的跑下去。』

在我對這兩件事下了定義之後,我其實就知道應該如何去執行這兩件事。
對於學習來說,我應該要做的事就是1.提高學習效率:如提高專注力、吸收速度。2.快速回復體力:在每個學習間隔休息、靠運動加強體力。3.持續學習:養成習慣並賦予意義,降低學習的障礙。
而對於跑步來說,我應該要做的事1.提高跑步效率:學習呼吸如何調整、了解跑步時心力要放在哪。2.減少身體負擔:學習暖收操、步伐如何挑整。3.持續慢跑:養成習慣並賦予意義。

不過下了定義之後,也不過是幫助你稍微推開了這個領域的大門,在門後還有許許多多需要你去了解、去克服的難關。但是至少,你已經成功地進到這個領域。在這個過程中,或許你對該領域的核心概念的認知會不斷的改變。但是這個最核心的概念,將會無時無刻地提醒你,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而你必然也會需要對此做出反應,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步伐。

【每日寫作】論英文能力的重要#78

createyourownlives-why-to use-englsih
雖然對未來的想像還沒有很清晰,但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是,如果未來的我,每天都撥出一些時間來精進自己的不同技能,除了寫Rails和寫文章,還有什麼技能是優先值得投資的?那時候我能想到的第一個技能就是-英文。英文為什麼重要?因為最有影響力的文章、資訊等等,大多被寫成英文流傳。國際上有名的期刊、程式語言的主體架構也都是如此。而我也會在文章下方闡述,增強英文對我個人的好處。

 

我也不是在說中文、日文、西班牙文等等語言不重要,而是說在整體環境下,當你去投資英文能力時能夠得到最高的回報。

 

雖然有感於人工智慧和科技的迅速發展,我個人猜測大約再過5-10年,能夠即時翻譯的app或機器將會普及和大量出現,但是我認為繼續投資英文能力仍舊有它的價值,因為你至少還有5年的紅利可以享受。所以可以的話,請拾起你的書本、任何的教材或資源,並開始精進你的英文能力。

 

使用英文的好處?

  1. 最快的得到最新資訊
  2. 避免二手資訊
  3. 學習優質的課程和知識
  4. 最普遍使用的跨區域語言之一
  5. 幫助你跨出大中華舒適圈

最快的得到最新資訊

我個人比較常關注科技、商業和經濟相關的資訊,而恰好在這部分,用英文撰寫的資料或是強者們所推播的訊息,都是由英文所撰寫。舉凡我會看的WSJ、Techcrunch、Twitter等等,無一不是用英文所撰寫。

避免二手資訊

一件真實發生的事和透過你朋友所轉述的內容,他們兩個的相似度會有多高?即使在高,絕對不會是百分之百,而翻譯的文章也會有這個問題存在。當我們花費了數個小時的時間去閱讀中文譯本,但如果其中有些意思跟原著所寫的並不相同,那這些相異之處,會不會對你的整體理解上大打折扣呢?(註:翻譯上的錯誤或不同,翻譯後就無法克服;但是語文能力不好造成的誤差,卻有辦法彌補。)

學習優質的課程和知識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最近都在用codecademy來學習Rails,而codecademy的課程是用什麼語言寫的呢?英文;那Rails的主題架構是哪種語言呢?是英文;那如果我在程式語言上有什麼問題的話,我要去哪裡發問呢?答案是去Stack Overflow上用英文發用。
當你發現有很多重要的歷史資料和課程都是用英文所撰寫的,你怎麼還能覺得英文不重要?

最普遍使用的跨區域語言之一

不管在哪個國家或區域,基本上你都可以找到能夠說英文的人,但是其他語言有沒有可能呢?我目前倒是還沒有想到有其他這麼強勢的語種。不論你未來的目標是什麼,只要你有需要出國或與其他人交流的打算,能夠使用英文,絕對能夠替你解決許多溝通上的問題。

跨出大中華舒適圈

我最近之所以對於英文重要性有更強烈的感覺,原因就是因為政治上的問題。台灣人最常討生活的地方,就是兩岸三地。不過我們都知道的是這些地方的政治連動的很密集,而且你若是不小心被黑了,你大概就徹底地說再見了。你要不就是有能力優遊於這樣的環境當中,要不然就是擁有足夠的外語能力,幫助你跨出整個大中華圈。

總結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目前的程度太差,又或者還離心目中的目標太遠,因為誰不是從頭開始的?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也沒有必要跟其他人比較,畢竟比較之後除了感到自卑,我們的人生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最腳踏實地的做法還是,從現在開始好好努力,不斷的積累自己的能力。

【每日寫作】我想當學霸-如何迅速上手一門學科#72

createyourownlives-xueba

我大約在8、9天前,重新開始學習Rails。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一直反覆的思考,到底怎樣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而我又要如何才能去證實哪些方式有效。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我常常都會去翻閱李笑來和Xdite的文章,試圖去理解要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更快地理解一門學科。
而我陸陸續續的參考了這幾篇文章

XDite的觀點

在裡面提到一些我覺得很有趣的觀點,其中有1.把高手的操作方法學到熟練2.大量練習3.試著自己動手做。
其實在一兩年之前,我就開始思考要如何快速上手一門學科,而那時主要關注的是語言。我那時一直在想,如果要讓我重新學習一門語言,我一定會照以下的步驟學習1.先學會發音2.開始大量跟讀3.背出現率高的單字。
雖然後來並沒有機會去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不過現在回頭來看,這樣的想法跟XDite提到的有幾分類似的是“跟讀”這個技巧,它其實就是在學如何把別人操作的方法練到熟練。

我目前的學習方式

(1)而現在的我在練習Rails時,我想的其實是希望可以先把所有Rails的project從頭run過一遍,然後不停地從頭run,直到熟練為止;甚至也可以是一個project run過好幾遍,直到自己照步驟打code到沒有bug出現為止。
(2)下個階段,我會去把網路上的一些眾人推薦的免費教材拿出來,同樣也是一份教材run好幾遍,就這樣練完幾份基礎教材之後,就開始做屬於自己的作品。
(3)而在下個階段,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嘗試類似12X12的計畫,在12週創造出12個作品(但可能也只是8X8),放在Stack Overflow上公開,並教其他人如何製作rails的網站。

富蘭克林如何學習

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又看到了一篇文章https://read01.com/KzLDB.html
這篇文章闡述了富蘭克林如何透過模仿他人,已精進自己的寫作技巧。同樣的,他使用的方式也是類似-從模仿高手開始。

總結

行文至此,我最大的體悟就是,要深刻的學好一個領域,最重要的就是模仿->熟練->創造->犯錯->修正。期許我也能找到自己的黃金學習通道,迅速上手更多的學科。

【每日寫作】讀蒙格傳略有感#70

Charlie Munger

今天花了一點時間,重新溫習“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的一些章節,特別是第一章“蒙格傳略”以及中文的推薦序。看完了之後,我在在對這一位長者的學識淵博、以及旺盛的求知慾感到震撼。
我稍微整理了一下,我認為蒙格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

 

1.單一領域深入的了解
2.跨領域思維的建立
3.不斷的學習
4.向自己的榜樣看齊

1.單一領域深入的了解

我一直很喜歡李笑來所說的一句話『人要有一技之長,而這一技也要夠長。』,你對一個領域的學習更深入,就能夠幫助你在其他領域更快上手。
蒙格在大二之後,在新墨西哥大學學習自然科學和工程學,後來又被送到加州理工學院,專攻熱力學和氣象學,而後被培養成氣象專家;在退役之後,蒙格進入了哈佛法學院,最終以前12名的優秀成績畢業。而蒙格在商業、歷史、心理學上的豐富知識,我就不多提了。

2.跨領域思維的建立

『當你手中握著錘子的時候,你眼裡所見都是釘子。』,這是一句蒙格特別喜歡說的話。意思就是說,當你用特定的思維去看事情時,你可能沒辦法跳脫框架,而限制了你的思考。所以透過在學習許多領域最重要且精華的知識,能夠讓你學會掌握不同的思維方式,幫助你能夠更全面的思考。

3.活到老學到老

『我手裡只要有一本書,就不會覺得浪費時間。』,蒙格總是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即使目前已經90幾歲的高齡,但他從來沒有停止學習過。巴菲特、比爾蓋茲,以及太多傑出的人物,都對他的學識感到折服。

4.向自己的榜樣看齊

蒙格的榜樣是法蘭克林,而且始終向齊看齊。如果一個人有方向,懂得堅持,他就不會太偏離自己的所設定的目標。而同樣的,若是你的榜樣,一直都是傑出、正直的人物,而且你也不斷的努力著,相信你的成功絕對不會遜於你的榜樣太多。

小結

接續昨天的文章,如果未來的一定是要由自己創造,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像蒙格這樣的人。對許多領域有深入的見解、有著高尚的品德、為人們創造更多價值,並且能給予自己的家人舒服的生活。

Learning how to learn 第一週學習心得#58

createyourownlives-learning-how-to-learn
前幾天推薦鯉魚王用cousera跟udemy,讓我想起cousera上有一門很著名的課程,名稱叫做:Learning how to learn.。剛好晚上有點時間,所以就花了半個小時左右看完了第一週的課程。看完了之後覺得受益良多,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學習心得,還有一些想法。

為何要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

課程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講了,如果你了解大腦如何運作,哪怕只是一點點,都能夠幫助自己的學習更有效率。其實在開始課程之前我就在想,我們常常會花很多東西學習A技能、B興趣、C專業,然後不斷的專研和加強相關的學習,但是為什麼卻很少人去思考,如何從根源加強自己的學習效率呢?
這種感覺就像是有一棵樹,拼命地把樹枝長得更長、更茂密、結更多果實,但是卻不去加強自己的樹根和樹幹。這棵樹感覺起來很茂密,似乎有機會成為一棵雄偉的大樹,但總覺得有點頭重腳輕,似乎隨時都會倒的感覺。
所以學習如何學習,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可以更快速也更扎實的成長。

人的兩種思維模式

我們的思考模式分成兩種,專注型和發散型。Barbare Okaley教授利用了彈珠台的例子來解釋兩種思維的差異。但我更想用穿越一個叢林的例子來做類比。
專注型思維:想像你是一個經驗豐富的獵人,當你要穿越一個熟悉的叢林時,你的腦海裡絕對會浮現,此時你的腦海裡會有密密麻麻的各種資訊,而你會從中找出一條最適合的道路來穿越。
發散型思維:想像今天你是一個業餘的獵人(甚至是初心者),當你要穿越一個你不熟悉的叢林時,你的腦海裡可能千頭萬緒,但你不會有這叢林的詳細資訊,頂多就是一些零碎的想法。你也不會有什麼最佳路徑,你只能靠自己去模索,直到找到一個最適合的方式為止。
專注型思考就像是走在一條平坦的道路上,你不斷的思考如何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到達終點;而發散性思考更像是不斷的嘗試,試著找出一個方法到達終點。而這兩種思維無法同時並存,只能交替運用。

如何善用兩種思維

在課程中有提到達利和愛迪生,如何善用兩種思維來提升自己的做事成果,分別都是透過進入發散型思維找出點子,再回到專注型思維仔細思考是否可行。但是關於人的這兩種思考模式如何運用,我更想總結李笑來的這篇文章,《我的跨界秘籍—— 蒼蠅與蜜蜂的啟示》裡的內容來類比。
發散型思維就像是在黑暗的瓶子裡找出口,總是跌跌撞撞,但總有機會找到出路;發散型思維就想是箱子找尋發亮的出口,目標明確,不受其他事物阻礙。當我們進到一個新的領域時,我們要像蒼蠅不停的碰撞,即使頭破血流也要試圖找出門道(出口);而當你找到門道之後,你就要想辦法在門道上標註(讓它發光),讓自己可以用更有效率的方法飛向出口,可以有多快就有多快、可以有多高就有多高。而當你飛出瓶子之後,你就自由了,也學到了新的做事方法。

創造觸類旁通

古人常說的觸類旁通到底是什麼感覺?我猜或許就是大腦中的突觸互相連接,讓你從一個固有的認知出發,迅速瞭解不同的領域。在“Waht is Learning”這節課當中,提到了大腦的突觸,在經過了學習和一夜的休息之後,會長出更多的分支,而更多的分支會加強大腦固有的突觸。既然如此,不同的突觸之前是否有可能因為分支的增長,而有一天連結了起來,從一個領域跨到了一個領域呢?
而在經過一夜的休息之後,明天的我們都會有機會比今天更加成長。既然是這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鍛鍊自己的腦力,讓自己有更多的可能去掌控人生呢?

小結

這堂課實在太精彩了,雖然第一週的課程只有短短的幾十分鐘,但卻讓我有如醍醐灌頂的感覺。也給了我更多的動力相信,只要每天好好努力,最終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回報(當然路途上跌跌撞撞一定少不了的)。
接下來有機會,再跟大家好好分享剩下幾週的課程吧。

【每日寫作】學習最快的方法,踐行#47

createyourownlives-we-can-do-it
現在的我每天依舊處在對未知的恐懼當中,很多時候花了大量的時間去思考,但總覺得得不出什麼好的結論。我一直在想,到底要怎麼突破未知、而到底要怎樣,才能快速的搞清楚一些事情,每次總是想到頭都快破了、心情沮喪萬分,但是依舊卡在泥淖當中,無法自拔。
今天剛好有一點空擋,所以開始著手寫新手該如何上手青旅經營&如何用wordpress建立網站的文章,之前一直想著之後才動手,所以就不知不覺拖延到現在,也佔用了腦袋不少的資源。但是今天一開始下筆之後,發現其實能寫的東西沒有自己腦海裡想的這麼多、步驟也沒這麼簡單,突然體悟到有太多的事情不會像我們想像這麼完美,那我之前花了那麼多時間想破頭擔心那麼多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恰巧,今天的我又不停地重看了李笑來所發的文章,也剛好看到了Xdite動態上關於自學Pattern的一些文章,我突然有點感覺,所謂最快的學習方式,其實就是實際動手去做,什麼其他的觀察、思考、研究,很多都是屁(當然不能這麼武斷地說),因為很多時候當你真的跳進去自己做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原來一切跟你設想的差太多。
在參考了Xdite的文章之後,我發現他有提到所謂的快速學習方式,很可能就是試著去將你會遇到的大難題,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難題,並開始一個一個的去攻克小難題。當你學到如何解決其中一個小難題、並開始上手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跳到下一個小難題,而當你有了數個解決小問題的能力,你就可以把它整合起來解決大問題。我不確定我自己的見解算不算正確,但我覺得這個方法還算是可行。
下一階段可以做簡單測試的方法,就是從寫作開始。我現在遇到的其中兩個問題就是1.文章行文不夠符合邏輯2.內容故事、例子不夠多,所以下個階段我應該學習如何解決目前遇到的兩個難題,並且試著組合這兩者,學著如何產出一個更好的文章。
而另外一個可以測試的東西就是如何做買賣,在買賣方面會有很多問題要解決,而其中一個就是1.如何挑貨2.如何銷貨3.如何處理庫存4.如何處理物流等等,如果要照上面的步驟來解決問題的話,我們也應該把所有的問題拆開來看,接著去實踐,我們就會越來越靠近欲瞭解的真理。

小結

這篇也寫得很亂,感覺只是一篇雜想,但是拆解問題再去解決的方法似乎是可行的,之後就來一步一步突破,試著找出解決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