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學著,如何把一塊塊拼圖拼湊成有意義的圖樣,而不是把每塊拼圖的樣子都背起來,但不知道它們究竟代表什麼。」-by 林家弘XD
最近依舊持續的在提升自己的學習技巧,而這幾天在看了Scott Young、Samford University還有Tim Ferriss的影片之後,我開始嘗試一些新的技巧,看看是否真的有效。而在我昨、今日測試之後,發現學習的效果確實提高了(有效很多啊@@)。
縮短學習的間隔時間
我現在學習方式改成每30分鐘中途休息5-8分鐘,並在休息的時間回想學到了什麼。這樣的構想主要來自於Tim Ferriss的影片中提到:「一般人在開始不久和結束學習之前,學習的效率最高,因此若是將學習時間分成多個區間,效果可能更好。」。
我之前的做法是,每讀一個半小時休息約15分鐘,並用那15分鐘想一下事情或複習。在改成新的做法後,確實在較短的時間內專注力似乎有提高,但是我發現最有價值的部分其實是在短短的休息時間。由於30分鐘讀的份量其實相對原先一個半小時少很多,不然原先要回想一個半小時的內容常常有心無力;而半小時後短短的5-8分鐘剛好可以讓我邊走(運動可以活化大腦、幫助記憶)、邊用Feynman Technique總結概念。
Spaced repetition和記憶留存率
在Scott Young挑戰一年修完MIT四年課程的影片中,他原先是一週只修一門課(一週完成MIT一學期的課,狂!),不過他中途改成約3-4周同時修2-3門課,因為他要嘗試一種叫做Spaced repetition學習技巧。
一般來說人在吸收資訊之後,資訊在腦中留存的比率或不斷的下降,但是適時複習的便可再次提高留存率,並且同時增加長期記憶的強度。這種技巧的應用方式有:
- 在學習初期複習的頻率要高(因為容易忘),而在學習中後期頻率可以稍低但是依舊要複習。
- 利用測試的方式找出不熟悉的主題,不熟悉的增加複習頻率;熟悉的主題複習頻率可以稍低。
所以我現在也是同時進行前後端的課程,一天前端、一天後端。每天讀完之後用Feynman Technique總結學到的東西(盡量希望圖像化,或是條列所有的內容),而兩天後要往下讀之前會花時間再複習一遍。改變方法後期望可以將每個知識連結在一起,就像是一團一團拼起來,而不是一塊一塊單一個的拼圖。
累積學習成果= 累積總時數X學習效率
學習用對了方法就是事半功倍,用錯方法就會變成事倍功半。很多人(包括我)學習之所以有心無力,並不是他們不努力、不用功或是沒有心。正是因為他們太過努力,但是卻走到錯的方向(做了錯的事,效率越高越可怕。)。而費盡心力卻依舊以失敗告終的挫折,讓大部分的人對學習心生畏懼,甚至完全放棄。
所以並不是埋頭苦讀就可以得到好的學習成果,先慢下來提升學習效率有可能是更好的決策。根據這個我自己創造的公式,“累積學習成果”是“累積總時數”乘上“學習效率”。所以我們不論是提高累積總時數或是學習效率,都可以幫助增加學習成果。但是相較累積總時數,提高學習效率顯然是個更好的選擇,畢竟學習效率可以不斷提高,但是人的時間再擠也無法增加太多;另外,若是你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你就可以比別人少花上20%、30%甚至是更少的時間(別人花1000小時,你可能只要700小時,多出來的300個小時可以做的事可多了!),由此可見學習效率有多重要!
總結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論是生存、相處、創造價值甚至是否幸福,回過頭來都取決於我們是否可以洞悉事情的本質,並用有效的方法解決它們。而如果你能有效的解決問題,也就代表你在人生中更加游刃有餘的去面對大大小小的挑戰。
而人生越少煩人的問題、更多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是不是就是所謂的幸福或是快樂呢?